包包真的只要三個就夠?

2023/05/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曾經是一個超愛買包的人,網路上買、逛街時買、出國也買,沒有特別喜愛的品牌包,但重視質感和設計感,也因此,賺來一大部分的錢都在包包上了,直到我開始有意識要斷捨離後,才發現到只要不是國際品牌的名牌包,在拍賣場上真是乏人問津。
至於什麼時候意識要斷掉買包喜好呢?一個重要的關鍵,那就是我發現有好幾個包發霉了!
結婚後的我住在一個濕氣比較重的城市,當時以為衣帽間有除濕機應該沒問題,但沒有密閉式的空間除濕還是不夠徹底,有一次整理包包,發現不只皮革包發霉,連幾個帆布包也中獎,那幾個包的使用機率還算高,但因為後來又有新包,因此放著未使用也好一陣子,也許就是因為之前經常使用,所以有些汙垢或雨水痕跡尚未處理或全乾就擠壓在櫃子裡,而造成這樣的慘案。
本來想心一橫全丟了,但後來又挑出三個喜愛的包,找了個專門清潔包包的店家處理,共花了五千多元,當時老闆提醒我,清洗過的包要特別留意日常保養,否則更快再次發霉,因為包包的清洗步驟會讓皮革的毛細孔放大,如果後續又淋到雨,或是在濕氣比較重的天氣帶出門,回來沒有徹底陰乾就有可能再發霉。
老闆確實專業,有一個皮革包很快地又在一年內發霉了。從那次開始,我開始嚴格控管包包數量。前一年搬家,我把所有的包攤在地上拍照整理,我的老天!整個客廳地板擺滿了包,而真正使用的只有幾個,我把那張照片PO上網,送走了大部分的包。
看了一本「包包只有三個就夠」的書,想著要朝這個數量努力,但書中的建議真的不太符合我個人的使用習慣,這次中年斷捨離計畫,便決定以自己的需求,設定精簡標準。
首先,再次確認自己的人生下半場關鍵字:輕盈、清爽、平靜、自由行走,再根據過往使用各式各樣的包包心得,列出我的包袋需求:
1. 材質輕盈。想平常在外多走路,除了希望探索更多交通工具到達不到的角落外,也希望讓行走成為一種日常運動(活動?),維持輕盈是必要的。
2. 可以放書的尺寸。以前我就是會帶書出門的人,自從重度使用手機後,漸漸不帶了,但人生下半場想要開始戒除手機癮,所以需要可以放書大小的包。
3. 需要拉鍊。我知道很多名牌包沒有拉鍊,是因為拉鍊會限制包的造型,我買過完全開放的托特包,也買過拉繩束口的水餃包,最後在使用上都會少了一點自在感。
4. 底部不能太寬。我曾經很渴望一個包,觀察了好幾年終於在三十幾歲那一年買了二手的LV Speedy25,但用了兩次就不太常帶出門了,這種形式的包款很需要另外放置一個內袋,否則東西容易堆疊,要在當中撈出物品可不容易,尤其我會攜帶書本,要不容易折損,要不就是常常滑到最底部,變成了底板。
5. 皮革小包。小包通常因應正式場合使用,有些場合還是得讓自己有些份量感,我維持簡單的穿著,讓質感小包來扮演關鍵的加分元素。這種場合不算多,應該只需要一個。既然是特殊場合使用,就不用再去考量是否能裝下太多物品,能放錢和簡單化妝品就可以了。
明確列出需求之後,留與捨之間就容易許多,當未來想要購入新包時,也要以這些條件為主要考量,就不會買到不合用的包。
3會員
10內容數
一個中年女子的斷捨離練習。重新盤點過往人生累積的物品、人脈、經驗,藉由清理和整理,讓自己的靈魂有更寬廣的空間運作新的生命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