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看完心中最大的疑惑或許是「政治人物到底是哪時走歪的?」雖然整部劇的政治氣氛說實在非常的淡薄,劇中涉及的政治層面大概跟台灣人日常會「看到」的面向一樣,可能還更淺一點。甚至與其說這是從政治幕僚視角出發的職業人物劇,不如說這是一部在描述女性職場生活的性別平權劇。但看著劇中年輕幕僚熱血的樣子、趙昌澤那句:「老師要進廚房了。」再對比他後來的處境,以及林月真最後一幕鏡頭前的神情轉換與眼神,我還是不停地想著到底是在甚麼關鍵時間點讓政治人物「變了」。

《人選之人—造浪者》真的很不政治,雖然它呈現了一場選舉台前幕後的景象,以及選舉時各種議題的攻防、各方勢力的角力,但多數相關劇情都是很表面、相對清新的形象。提到地方勢力怎麼可能只有樁腳里長出來辦活動,提個兩句選民服務,而閃過台灣長期的黑金體制?提到政治資金怎麼可能只是單純政府贊助,不提檯面下的金流與政治獻金?提到網軍怎麼會只用幾個象徵性的名詞與動作帶過?但是當看到編導這樣處理,或許也想得到代表他們完全不想著重這些方面,因為那不是他們想說的主軸。這方面對我而言姑且說是導演林君陽的特色,因為從《我們與惡的距離》、《疫起》以來,他都給人一種:「知道想說的主軸是甚麼,但是旁邊支線提到的議題看起來好像也很需要探討,可是他卻只是蜻蜓點水的帶過,那他幹嘛放進劇情裡?」的感覺。而仍舊用政治外皮來包裝整部劇就顯得很有趣,或許就因為台灣民眾看起來蠻不在乎,但骨子裡明明很愛參與政治,所以用這樣的外表也會有更大的吸引力吧。

或許是當你心中有了定見,你看整件事情都會傾向那個角度吧,對我來說這就是一部女人的故事。現任總統(雖然她影薄到不可思議的境界)、主角政黨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是女性、主角群是女性。劇情前半在訴說女性遭遇的職場性騷擾,後半在描述婚外情中妻子的角色與小三的心境,以及權勢性交的影響,點綴女性參政者會面臨的社會壓力與攻擊型態、家庭與社會對女性成員的期待、異性婚姻中老公老婆長久以來的性別分工刻板印象。不過我很喜歡整部劇自然而然呈現這些事情的方式,這些都是直到今日仍舊在社會上很常見的事情,但以前的作品敘事角度或許會偏重描述女性角色的悲慘,弱勢的女性毫無招架之力,只能委屈得忍受。而《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女性開始會直接面對這些事情,不容忍職場性騷擾,表達自己身為受害者不想重複描述處境的心情;在家,也是有自己的工作,不要讓自己的付出成為理所當然;工作是平等的,沒有誰的工作比較重要這種事;即便是競爭對手,也不要用性別作為攻擊武器;還有或許是全劇相關主軸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即使是小三也有錯,但為什麼人渣享盡一切好處,事情爆發只要抵死不從,或是私下向元配求情就可以逃過一劫,而承受一切攻擊的,往往都是女性?小三在事件過後可以回到工作團隊以今日眼光來看還是很超現實,但那就是描繪一個未來的樣貌。

此外翁爸在與女兒對談時的那一段「她家沒飯喔?我們家有飯啦。」原本單看文字還在想是甚麼豪氣干雲的霸氣發言,但看到實際演出時角色的神情變化,我真的非常喜歡翁爸在脫口而出她家沒飯這句諷刺台詞後臉上浮現的懊悔表情,那個表情包含了太多觀念和情緒,是全劇我最喜歡的兩個表情轉換之一。

雖然政治部分相當淡薄,但林月真這個角色所透露出來的意涵還是讓我覺得很有趣。前段關於死刑的回應那邊是我對這個角色感到有趣的開端,政治中「妥協」是很重要的部分,但它也是局外人最無法接受的部分。林月真一句:「那你就不夠想贏。」道盡一切,有權才能推動事情是這部劇在政治範疇的憧憬,劇中其實沒有真正掌權者的實力展現,但從角色、演員,到我想可能連編導都認為掌權才能夠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因為這樣的基礎設定,才會讓「大局為重」這四個字這麼有存在感。而不能表達自身廢死的立場,還要將其轉化成能夠擄獲大多數人心的場面話,更何況那段話還要挑不到錯,還能倒過來打擊對手。即使那段提問的論點很表面、跳針、了無新意,但那段回應卻很精華。

而關鍵的召開性平會議題,主席所展現出的憤慨、無力感,以及看似要豁出去的決心,對比在最後確定當選準備上台前,看向張亞靜的那一眼,那是我另一個最喜歡的神情轉換。那是看著未來麻煩的眼神,還是想著接下來的挑戰的眼神呢?承諾不管有沒有選上都會開性平會,但這個議題和廢死不一樣,廢死可以消極、低調行動,性平會一開就是軒然大波,是拿整個黨的名譽做賭注。處理好當然具有歷史意義,但處理不好就是萬劫不復,而且就算現在處理好,過兩年換個角度重新檢視或許風向又變了,而大選完還有下一個大選,林月真最後那個逐漸凝結的笑容,希望不是黑化的開始。

好像蠻多希望有第二季的聲音,我覺得也蠻妙的,台灣從以前花系列到鄉土劇這種超長篇連續劇,到開始偏好日韓那種十幾集結束講完一個故事的形式,現在又開始有傾向類似歐美分季長篇連載的趨勢,這樣觀影習慣的轉換很有趣。但是回到故事本身,就算時序拉到兩年後翁文方選議員,但女性議題第一季已經蠻廣泛的談過了,還要講這些容易顯得無趣,也許是有其他社會議題可以談,但最直接的是公正黨已經執政,勢必有很多很尖銳的政治問題要面對,而從林君陽導演一直以來的風格,我覺得他還是會避免去碰觸這些問題,那將會是更嚴峻的題材挑戰。

最後大選之日投票的那一幕,回想起來很有感觸,每個人不論階層、經歷,走進投票所面對票箱就是一票,不論整部劇採取的角度、論述的議題,不論現實世界中有多少紛擾、質疑,那樣的場景,就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精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8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Dyo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一部以政治幕僚角度出發的職業人物劇(? 一部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性別平權劇(O 但有個疑問:「是哪個關鍵讓政治人物走歪?」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部以政治幕僚角度出發的職業人物劇(? 一部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性別平權劇(O 但有個疑問:「是哪個關鍵讓政治人物走歪?」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女性當選總統真的就平權了嗎?女性政務官的比例不到一成。這代表以台灣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我們離所謂的性別平權還有一大段距離。」
Thumbnail
「女性當選總統真的就平權了嗎?女性政務官的比例不到一成。這代表以台灣目前的政治環境來看,我們離所謂的性別平權還有一大段距離。」
Thumbnail
終於看完兩季的「還魂」 溫習一下「六人行」 開始「人選之人—造浪者」 有點想停掉D+ 跟網飛比起來 感覺沒那麼重視臺灣市場 這部國片雖然是政治題材 但似乎沒有以往沒那麼沉重、悲傷 應該是比較刻畫、嘲諷社會——還不是很確定 買隻水獺娃娃 還有一本書 送小朋友 .....................
Thumbnail
終於看完兩季的「還魂」 溫習一下「六人行」 開始「人選之人—造浪者」 有點想停掉D+ 跟網飛比起來 感覺沒那麼重視臺灣市場 這部國片雖然是政治題材 但似乎沒有以往沒那麼沉重、悲傷 應該是比較刻畫、嘲諷社會——還不是很確定 買隻水獺娃娃 還有一本書 送小朋友 .....................
Thumbnail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Thumbnail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