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執著:《人選之人-造浪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大概就如劇中所說,「30歲以前不是左派沒有良心,30歲以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20多歲開啟了性別意識、公民參與的眼界之後,曾戲稱自己是政治狂熱者,和朋友見面總在研討各類議題。假日裡也曾熱血地搭上一段又一段長長的路,到市區聽女性議題座談演講、看平冤的紀錄片(邱和順、鄭性澤......)、上街頭參與各式遊行(同志大遊行、反親中媒體、撐香港......),又明明是個窮光蛋北漂分子,卻仍是在每一個投票日把當月的娛樂費用全都拿來買高鐵來回,只為了回家為自由民主投下我的票。

其實也說不上理由,就讀的科系與政治無關,更毫無從政想法,只是覺得身為公民,這不過是我們的權利義務。還有一點大概是,談論在乎的議題的時候,總以為我們都閃閃發光,為了他人或者未來的,某個很小很小的事,挺身而出的時候,好像能感受到年輕的光芒正滾燙著,與其說是在乎政治,更不如說當時的自己只是更認真愛著這塊土地、這個家。

當過左派的、30歲以前的我們,都聽過「政治即生活」、「每一個選擇都是政治」,都不相信「某某歸某某,政治歸政治」這套。不知道看完全劇的你們,是否也彷如身在其中,和他們一起拚搏、一起相信改變。至少我是如此,在裡面一次次被林月真的談話喚起雞皮疙瘩;被家競和文方的公平正義捂暖;心疼亞靜和蓉之的勇敢堅強;當然不可避免的,愛上儷雅!

也可能因為我深刻經歷過從不相信至捍衛某個立場的過程,於是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把改變的力量傳遞下去,畢竟對我而言,大多進步價值的源頭都是愛,只要愛就夠了。

可惜愛有時候也是最難的,當內在精神塌陷、當物質生活貧瘠,當自顧不暇的時候,要花足夠大的努力,才能記得好好愛自己的時候,哪還有餘力溫柔的愛著其他。

於是還沒30歲,我們也或多或少進入過某些黑洞,有些甚至長在心上。然後我們閱讀、我們諮商、我們內觀,我們盡可能關掉感官、盡可能走進山海、盡可能放下執著,為了前進提醒自己不執著,為了快樂提醒自己不執著,為了繼續愛提醒自己不執著。當然這不一定是對的,但為了找回內在平靜,我開始比較喜歡道家思想,大致就是不入世那套吧?

求的是在思想層面上超脫事物的相對,對於現象界所見所感皆能無所為、無所待。看電影或戲劇的時候也常想著,某些壞蛋就是被無意義的執著羈絆,所以才無法逃脫,而淪為惡。為權力選舉是執著、為權利也是;為利選舉是執著、過分的愛著他的工作也是吧?好多人就是這樣被絕對的權力腐蝕,當然是源於愛,但行至末路。

盡管如此仍是被劇中的公正黨感動,想著如果也能這樣閃閃發光就好了,執著並快樂著就好了。也許就因為《人選之人》劇中同時呈現出不同角度拉鋸之後的「妥協」,所有的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誰為權、誰為愛,誰在乎廢死、性別、環保、隱私、資安,或誰不在乎。

而在民主之前,所有的樣貌都是可以被接受的。而為了這樣的自由,我願意仍是不斷追索。用戰鬥、妥協或者放下的方式都好。前提是記得為了什麼執著,然後忠於自己。

────────────────────────────────
如果這篇文章有泛起你心中什麼樣的漣漪,歡迎不吝給予愛心並留言。
更可以追蹤我的IG:yihan__writing ,會看見不一樣的創作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race-avatar-img
2023/05/10
「總以為我們都閃閃發光,為了他人或者未來的,某個很小很小的事,挺身而出的時候,好像能感受到年輕的光芒正滾燙著」是啊!想著那些參加過的遊行,熱血青春,因為是學生毋須擔心生計,可以義無反顧,但結婚生子之後,就收起鋒芒,甘心守著家園,變成了保守黨的信徒了。
Yiha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10
Grace 是啊,但保守也好,激進也好。只希望那段青春都成了我們的養分,至今在每一次扣問自己的時候,仍是深刻明白我們所追尋的是什麼。
avatar-img
Yihan的沙龍
50會員
111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Yi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1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Thumbnail
2025/01/21
最開始吸引我的點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幾年對這個詞深感興趣,總以為「非物質」是如此縹緲並難以傳承,一不小心就再也沒有人記著;而殯儀文化更是另一個感興趣的點,因為它帶點神祕、帶點恐怖、帶點禁忌,有人談了傷感、有人談了忌諱,而大多數的人是根本不理解。
Thumbnail
2024/10/12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2024/10/12
很多時候,心之所嚮的事無法好好抑制,但至少我們通常能夠掌控腦袋,封存身體裡的動物,離開叢林、表現得社會。可是有時候,腦袋的、社會的病沒辦法控制,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記得要笑,連哭的時候都要笑,誰叫這個世界連一點點愛都給不起。
Thumbnail
2024/08/28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Thumbnail
2024/08/28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方針通常都是努力、成功、不要甘於平凡。直到出了社會,大家開始認知經濟能力的重要,所以開始比社會貢獻、比薪資水平,都贏不過的話,至少也要比工時假期。誰的工作符合「錢多事少離家近」,誰就那麼值得稱羨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劇上架一段時間了吧,直至最近才一口氣看完。是一部,適合選前看的一部劇,會在面對這些選戰時,可以更冷靜面對。 我很少看台劇,謝盈萱、戴立忍、王淨這些演員對我來說,都很陌生。初次看他們一起飆戲,被他們的演技帶入劇情裡,還有旁邊的一些角色,演技都非常的自然,沒有違和感,也讓我兩天時間就看完了。
Thumbnail
這劇上架一段時間了吧,直至最近才一口氣看完。是一部,適合選前看的一部劇,會在面對這些選戰時,可以更冷靜面對。 我很少看台劇,謝盈萱、戴立忍、王淨這些演員對我來說,都很陌生。初次看他們一起飆戲,被他們的演技帶入劇情裡,還有旁邊的一些角色,演技都非常的自然,沒有違和感,也讓我兩天時間就看完了。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一部以政治幕僚角度出發的職業人物劇(? 一部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性別平權劇(O 但有個疑問:「是哪個關鍵讓政治人物走歪?」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一部以政治幕僚角度出發的職業人物劇(? 一部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性別平權劇(O 但有個疑問:「是哪個關鍵讓政治人物走歪?」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終於看完兩季的「還魂」 溫習一下「六人行」 開始「人選之人—造浪者」 有點想停掉D+ 跟網飛比起來 感覺沒那麼重視臺灣市場 這部國片雖然是政治題材 但似乎沒有以往沒那麼沉重、悲傷 應該是比較刻畫、嘲諷社會——還不是很確定 買隻水獺娃娃 還有一本書 送小朋友 .....................
Thumbnail
終於看完兩季的「還魂」 溫習一下「六人行」 開始「人選之人—造浪者」 有點想停掉D+ 跟網飛比起來 感覺沒那麼重視臺灣市場 這部國片雖然是政治題材 但似乎沒有以往沒那麼沉重、悲傷 應該是比較刻畫、嘲諷社會——還不是很確定 買隻水獺娃娃 還有一本書 送小朋友 .....................
Thumbnail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Thumbnail
當所有劇評都在討論政治、職場和性別的時候,我想談執著。不過還是得從政治帶入啦,畢竟人家就是政治職人劇。
Thumbnail
自然、流暢是造浪者給人的前調氣味,讓人一集接一集無法按下暫停;各種議題(性別、動保、環保、貪污、廢死)是造浪者的中調氣味,你會反覆咀嚼,思考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日常;熱情、夢想、關係則是造浪者的後調氣味,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一輩子拉扯,一輩子都在學習。 這個前中後調的氣味,串連成八集剛剛好的職人
Thumbnail
自然、流暢是造浪者給人的前調氣味,讓人一集接一集無法按下暫停;各種議題(性別、動保、環保、貪污、廢死)是造浪者的中調氣味,你會反覆咀嚼,思考這些就在我們身邊的生活日常;熱情、夢想、關係則是造浪者的後調氣味,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一輩子拉扯,一輩子都在學習。 這個前中後調的氣味,串連成八集剛剛好的職人
Thumbnail
雖然遙望對面的《造后者》大灑狗血、激情四射,但轉頭看《人選之人》是如此溫柔地接住每一個對於人生、對於社會、對於理想追逐過但也墜落過的人們,享受《人選之人》追劇的滿足感是無法化約為一句競選口號那麼簡單的。世界觀眾的胃口怎樣我們或許不知道,但台灣人看《人選之人》絕對能夠得到共感。
Thumbnail
雖然遙望對面的《造后者》大灑狗血、激情四射,但轉頭看《人選之人》是如此溫柔地接住每一個對於人生、對於社會、對於理想追逐過但也墜落過的人們,享受《人選之人》追劇的滿足感是無法化約為一句競選口號那麼簡單的。世界觀眾的胃口怎樣我們或許不知道,但台灣人看《人選之人》絕對能夠得到共感。
Thumbnail
  雖然歸類在「政治推理」,但本書並沒有所謂的政治立場,因為它探討的是「台灣政治上常見的造神現象,」作者說:「同時也透過造神與毀神的過程,去談青春的迷惘。政治推理和青春愛情互為一體兩面,構成全書的主線。」(作者官方臉書)
Thumbnail
  雖然歸類在「政治推理」,但本書並沒有所謂的政治立場,因為它探討的是「台灣政治上常見的造神現象,」作者說:「同時也透過造神與毀神的過程,去談青春的迷惘。政治推理和青春愛情互為一體兩面,構成全書的主線。」(作者官方臉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