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唐代山水詩》--第一集(上):躺平族孟浩然與他的賴床詩〈春曉〉

第一季《唐代山水詩》--第一集(上):躺平族孟浩然與他的賴床詩〈春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躺平族孟浩然


孟浩然的山水詩,與他的性格一樣任性,完全不愧對他作為任性李白的任性偶像。正值大好前途的孟浩然,決定歸隱山林,過他躺平的悠哉人生。著名的春曉即是一首躺平的賴床詩,睡到「春眠不覺曉」,醒來繼續來賴床。孟浩然隱居時期的詩歌清曠悠然,用字自然清新,與李白相似。然而,卻與李白的風發不同,有種悠然散淡。可惜的是其四十歲後忽然用力於功名,得罪玄宗後失卻仕進良機。沮喪落拓的孟浩然沒有馬上返鄉,四處遊蕩羈旅,又有著有家歸不得、失卻歸屬於從容的寂寞。其後詩中呈現出一種為警所觸動的哀幽。雖是憂愁,但畢竟是一己之憂,與杜甫的大我之深重,有著截然的不同。


沒有最任性,只有更任性:李白的偶像「孟哥哥」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李白的那首<送孟浩然之廣陵>,作為迷弟的李白看著偶像孟哥哥遠去,如何依依不捨地緊盯著江面上孟哥哥的船。浩瀚遼闊的江面千帆過盡,李白卻只看見偶像的船。甚至連船都隱沒在青山的盡頭,李白還望著江面上久久佇立不去。這樣的李白,與「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的灑脫模樣,是截然不同的。

李白是很多人的偶像,連詩聖杜甫都對他欽佩不已,聽聞李白來到了洛陽,迷弟杜甫趕緊打聽偶像下榻在哪家酒館。這樣萬人迷的李白,卻崇拜著孟浩然。李白到底崇拜孟浩然什麼呢?李白眼中的孟哥哥是瀟灑拋棄仕途,迷花、醉月、看雲地悠然。這樣的人生,是李白所嚮往的。

孟浩然在本該積極仕進的十八歲,毅然決然地放棄功名,隱居鹿門山上。這樣的人生觀,孟浩然自身也是享受著的。然而,年至不惑,孟浩然忽然想要在政壇上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個人生轉捩點,讓孟浩然的心境不再悠然,詩歌也跟著轉變。


流傳千古的「賴床詩」:<春曉>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是孟浩然四十歲前的詩作,可說是將孟浩然閒散的人生完整呈現。這是。這其實是一首「賴床詩」,詩人在春日舒爽的季候中深眠,睡到天亮了都不知道,還是聽到鳥兒啁啾才悠悠轉醒。醒來了,也不急著馬上起床,因為並沒有什麼急著去做的事。詩人繼續躺在床上,回想著昨夜,似乎有場風雨,不知是否將窗外可愛的花朵打落?整首詩絲毫未見人世的奔忙。正值青壯年的孟浩然,未科舉求仕,而是悠然地躺在鹿門山上。難怪任性的李白將其視為偶像,李白眼中的孟浩然是「迷花不事君」的。

在鹿門山隱居期間,孟浩然雖不仕進,然而他的詩名遠播。李白也是在這個時期結識了孟浩然。瀟灑的生命態度,悠然散淡的生活,自絕於官場的送往迎來之外,讓孟浩然的詩中洋溢著大自然的擁抱,清新自然的用字,含蓄但真摯的人情往來,清曠而散淡。









avatar-img
陳蒂老師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學校課本上的詩人是不是好難懂?你知道其實詩人也是人,七情六慾和我們差不了多少? 陳蒂老師將使用詼諧生活化的語言,將晦澀難懂的文學詩詞,轉變為平易近人的動人文字,讓108課綱的素養題不再是你的致命傷,而是決勝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