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2023/05/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本關西每日新聞的深度報導集結,討論的是久病的殺人、或殺人後自殺等悲劇。其實還是有點睡眠障礙問題,還算能想像長期睡眠不足的不舒服感,但除此之外,還有心理壓力、掙扎、糾結,那就與個人睡眠問題完全不同了。
老病死是人生必經,老是常態,但病死中間隔多久、誰負擔經濟成本、、、等等問題都相當棘手。感情一般甚至深厚的親族關係,通常會選擇照顧,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限度,支持一陣子到撐不下去之後,先把病人殺了,然後自殺未果,最後鋃鐺入獄或悔恨終身,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較早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相愛相殺最後成了字面義。看著病人痛苦,希望給病人一個解脫;再也無法支撐照顧又不忍病痛逐漸惡化選擇殺人,在書中都是支持了一段時間,經濟上的壓力加上睡眠長期的剝奪,制度支持體系有時還是無法阻止悲劇發生,在這個系統的各個角色,都有好不容易得到的採訪內容,那些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辛苦,恐怕早已超越文字。
對照顧者來說,這些不會好轉,甚至逐漸惡化的照護,本身就很有壓力。退休金或存款也不見得能支持養護費用,甚至很多時候也不這麼願意親族就在養護中心老死。長期的壓力最後就是在忍無可忍的狀況下,親手想要結束這些痛苦,但如果自己最後自殺不成,後續的審判又是一番折磨,還未到生命盡頭的日子,恐怕也得不斷面對各種早知道。
對機構的協助者或醫師而言,雖然很希望能夠減少悲劇發生,但數量龐大的個案有時才正準備整合資源,需求者卻等不及了。面對照護的壓力,除了同情之外,在悲劇發生後才回想起各樣徵兆,又是另一種無力。
失智的案例在書中特別多,而失智的照護有時還得面對性格大變、生活自理逐漸不能等狀況。對比往日,有時照顧起來痛苦更劇烈。對大眾而言,這類的殺人案件有時格外令人同情,殺人的動機有時也沒有真的這麼難以理解以及破壞社會秩序。
有需要機構照顧,不一定有合適的機構,也不見得有經濟能力負擔機構照護的費用,日照的協助有時只是讓照顧者能有時間處理日常瑣事,但並不足騰出喘息的時間及空間。很快的,這些社會問題數量可能增加,在少子女化的社會中,未來將更為嚴峻。
怕死嗎?在死之前誰願意拖累家人?這些親情的羈絆能夠支撐多久?病真的難,時間長就更難。久病無孝子,那是每個人都只有24小時,那些無條件的愛磨耗光了,醫療的進步讓死亡好像遠一些,但還沒死之前的這些日子,到底要怎麼熬過去,才能夠不後悔又負擔的起,看完書了還是沒答案。只是有些統計數據知道那些面向是最為困擾的,實際上是不是能夠針對這些困擾建立制度,可能才是關鍵。
推薦給看到人倫社會悲劇也會嘆口氣的朋友,也許大家、社會都還沒準備好,而這本書也不過就是說明了日本關西的狀況,讀來怵目驚心,但也是時候了解問題了這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44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