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殺人,長照體制不完整的人倫悲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照顧殺人這專有名詞大家不一定聽過,但長期照護者不堪壓力殺死被照護者的社會新聞可是屢見不鮮。

老老照顧、零照顧者時代來臨

隨著人類壽命持續延長,老老照顧也漸漸成為主流。所謂的老老照顧是指生病的年長者由同樣年長的配偶照顧的狀況。由於現今小家庭的觀念盛行,許多年輕人不願與父母同住。年老的父母便需要互相照應,倘若一方生病就會陷入老老照護的漩渦。

想當然的,年長者體力早已大不如前,除了要負起另一半的衣食起居照顧外,被照護者因疾病疼痛衍生的負面情緒也得由照護者接收。另一方面,照護者常常顧此失彼,為了將另一半顧好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甚至比被照護者先倒下,成為被照護者及其家屬永遠的遺憾。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照護者與消極安樂死

對於照護者來說,長期照護的壓力和疲勞是外界無法體會的。除了老老照護使人悲傷外,更糟的情況是年輕一輩反倒由父母照顧。例如2023年3月發生在台中大里區的人倫悲劇,母親長年照顧智能不足的兒子。心力交瘁之下綁住兒子的雙腳後持刀將之刺死,最後自殘身亡,徒留難過的丈夫與女兒。

這起照護悲歌僅僅是社會的一小角,事實上台灣最缺乏的便是這類照護者的補助措施。縱使政府推出長照2.0,但這些照護悲劇的家族大多沒有足夠的金錢去負擔長照服務。且長照的服務覆蓋面也不夠廣,要知道照護者幾乎無時無刻都得守在病人身邊,隨著被照護者年齡持續增加,病痛的症狀變多。這種先老後病的情況往往使照護者崩潰。而長時間往返醫院的醫療開銷也成為巨大的經濟重擔。一旦那條情感的理智線斷裂,人倫悲劇便發生了。

除了積極的照顧殺人外,還有一種消極的安樂死。雖然台灣現階段尚未通過安樂死專法,但龐大的壓力若逼得照護者喘不過氣,可能就從原先的積極照護轉為消極照護。例如餵飯的間隔拉長、翻身的次數減少。透過這種消極的方式來加速病人的死亡。

預防勝於治療的難度太高

隨著人口年齡提高,台灣遲早會步入超高齡社會。但我們總是在問題發生後才要忙碌的照護者急匆匆的捧著一堆申請資料去辦理補助。其實理想的情況應該是透過社區關懷的方式,提早看見照護者需要承擔的問題。再從家庭結構層面、經濟水平狀況等方式來針對照護者打造補助措施。再者台灣在許多補助的審理上略為欠缺同理心,許多流程不夠「人性」。希冀政府除了照顧這些辛苦的被照護者外,能給予照護者們更多關懷。畢竟很多時候,他們都是最努力但也最受傷的一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8會員
137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長期照護(長照)方面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各國如何處理長期照護問題的例子。同時提出政府應盡快擬訂更適合的長期照護方案,以扼止長照悲歌持續發生。希望政府能夠研擬出更完善的訓練規則,讓長照悲歌不再響起。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長期照護(長照)方面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各國如何處理長期照護問題的例子。同時提出政府應盡快擬訂更適合的長期照護方案,以扼止長照悲歌持續發生。希望政府能夠研擬出更完善的訓練規則,讓長照悲歌不再響起。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持續邁向高齡化,高齡照護與高齡金融的需求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對於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所組成的高齡家庭,也帶來了全新的需求,同時意味著照護與金融領域,需積極轉型以因應未來的趨勢。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持續邁向高齡化,高齡照護與高齡金融的需求成為日益重要的議題,對於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所組成的高齡家庭,也帶來了全新的需求,同時意味著照護與金融領域,需積極轉型以因應未來的趨勢。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在宅老化」要真能做得完整,有沒有社區醫療照護是關鍵,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的黃勝堅醫師,在他擔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時就組織了成員有三十二人的社區安寧團隊,走進巷弄,醫生出診到病患家,為生命末期的病人提供全套服務,包括了疼痛控制,心理照護、善終準備,臨終照護、悲傷輔導……等等,讓病人與家屬
Thumbnail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底,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為16.26%,持續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測到2065年時,高齡人口比例將升高至38.5%,是目前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
Thumbnail
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底,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比例為16.26%,持續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測到2065年時,高齡人口比例將升高至38.5%,是目前全世界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
Thumbnail
關於銀髮族負面身心狀況(諸如:譫妄、抑鬱等等)的眾多調整方案中,能夠首要改變既有現狀者,當屬針對其接觸對象、生處場域做出改善。
Thumbnail
關於銀髮族負面身心狀況(諸如:譫妄、抑鬱等等)的眾多調整方案中,能夠首要改變既有現狀者,當屬針對其接觸對象、生處場域做出改善。
Thumbnail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Thumbnail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而依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在民國107年3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即已達到14.05%,也就是說,7個台灣人中就
Thumbnail
政府有鑒於長照需求日益增加,為了提升長期照護品質,推出「長照2.0升級計畫」,而人口老化社會所帶來的三大需求是:醫療照顧、經濟安全及社會照顧,以下就來告訴大家,2.0升級後究竟與我們有什麼密切的關聯呢?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所面對的失能長輩也日益增加,而照顧父母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根據中華民國家庭
Thumbnail
政府有鑒於長照需求日益增加,為了提升長期照護品質,推出「長照2.0升級計畫」,而人口老化社會所帶來的三大需求是:醫療照顧、經濟安全及社會照顧,以下就來告訴大家,2.0升級後究竟與我們有什麼密切的關聯呢?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所面對的失能長輩也日益增加,而照顧父母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根據中華民國家庭
Thumbnail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當高齡化時代來臨 近年來,有許多以「如何迎接老齡化」為主題的書籍和報導專題,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共鳴。例如《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以關心和陪伴父母的角度出發,把照護
Thumbnail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當高齡化時代來臨 近年來,有許多以「如何迎接老齡化」為主題的書籍和報導專題,引起社會的關注和共鳴。例如《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以關心和陪伴父母的角度出發,把照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