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有明天

2023/02/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生的體悟,試著讓讀者更願意正面看待為死亡做準備這個議題,也希望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之後,能有更多的人願意為自己做決定。
隨著醫療的進步,維生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困難。但徒有生命跡象,對病患及家屬而言,究竟是一種悲歌或者是福音不得而知。隨著年紀漸長,家中的長輩也逐漸面臨人生的中後段,慢性疾病開始找上門,各個器官也開始退化。先是東西得拿遠了才看得清楚,接著就慢慢得也聽不清楚,經常不記得最近的事。這些老化的跡象原先再自然不過,過去平均餘命沒有那麼長的時代,人們甚至沒有想過有天會求死不能,如今,這些都成了隨時將要面臨的問題。
醫療從業人員看見的天邊孝子,以及不斷的強加醫療的臨終病人死前的各樣不得好死。當我們沒認真看待過死亡,不曾接受這是無可挽回而儘量的減少可能的遺憾,那在每個生命稍縱即逝的瞬間,很可能無法決定,也沒有心神精力面對這些壓力。
而許多罕見疾病乃至於重大疾病患者,生活品質逐漸下滑,生活不能自理是可預期的,身體上的限制也成了人性尊嚴的枷鎖,失能的進程讓人幾乎忘了活下去是為著什麼,如果疾病的痛苦又劇,那就更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了。安樂死、加工自殺在自由意志與生命權的價值拔河中,始終沒有哪一方穩贏不輸,較為折衷的重大不治疾病下的自主決定,似乎成了可能的發展方向,並且完成立法。只是整個社會文化觀念對於死亡的解讀是否也隨之改變,中間有多少落差需要彌平,是這個社會運動推動者持續努力的,而這本書的目的也在透過不同人的經驗,試著降低接近、討論這個議題的門檻。
最觸動的大概就是那些揮之不去的遺憾。為家人的死亡做決定,不論結果如何,不論經歷什麼,都是心理上很大的負擔。孤家寡人,能為摯愛做的,大概就是自己做決定,至少,那個失去的遺憾,可以少掉那些不知道這樣好不好的自我控訴和內心糾結。
廣播中,楊玉欣前委員仍致力於推動後續,並且鼓勵可能的讀者透過把書放在桌上,或者藉由新聞社會事件,試探的與家人討論這個向來不甚吉利的話題。一如許多作者提到的,沒有人死過,所以討論這個話題,毋寧有一定的難度,但死亡終究逃無可逃,就像是邏輯教學總會舉的例子「人都會死」。
推薦給每一位家中有長輩的朋友,及早開始準備如何道愛、道歉、道謝、道別,降低可能的遺憾,或許明天跟意外還是不知道哪個先來到,但總有機會多做些什麼。也推薦給每一個沒想過這個問題的朋友,是時候想一想了,甚至可以把它放在雲端,分享給那些關心著你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44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