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鍋般的《造后者》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Netflix 上近期最常容易被拿出來比較的兩部劇,無疑就是都在討論政治幕後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與韓劇《造后者》,兩者打的都是政治幕僚的故事,但對我來說,最大的不同是造浪者是一部你會不自覺融入其中的戲劇,而造后者是你會用旁人的眼光欣賞劇中彼此相互砍殺的韓劇八點檔。

raw-image

兩齣劇各有擁護者,用我最能表達的比喻來說:造浪者應該是家裡巷口轉角的那間小火鍋店,賣的是海鮮鍋、臭臭鍋、泡菜鍋那些日常的口味,你可以經常吃,經常感受庶民日常;而造后者應該就是xx集團的重量麻辣鍋,又麻又辣,你會偶爾想品嚐,卻不會讓他天天在你家上桌。這齣劇有三個讓人直呼過癮的麻辣點:

角色選角非常鮮明

選的角色性格刻畫非常成功與立體,特別是皇后大人、宰相、駙馬爺、兩個公主的嘴臉都把想像中有錢人的嘴臉刻畫的栩栩如生,而正義的一方在真情流露時的表情與撼動人心的號召力,讓人在劇情線大幅進行的時候情緒跟著一起起伏與提心吊膽,甚至大罵對手王八蛋,而主角之一金喜愛把造后者-幕僚這個角色該要有的俐落表現的絲毫不拖泥帶水,卻也在失去親人時的痛苦崩潰演到讓人跟著心碎,我想這些演員的表現,都是造后者流暢感如此順暢的原因。

故事的節奏感十分明確

整齣劇打的是首爾市長的補選過程,五位市長候選人如何相互攻防,以及整合聯盟,都能在這些故事線裡看見他們如何各自盤算著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每一個新聞事件點都是大辣以上的麻辣程度,不論是產後憂鬱、性別議題、勞工政策、政治鬥爭...等,這些內容推動著造后者如何回應每一次新聞的打擊點有效並且回擊。觀影者會不斷地想要知道下一個新聞事件是什麼,會不會又有更勁爆的消息透過媒體的放送與輿論的壓力蹦出新火花,也是這齣戲讓我想要一直追下去的原因。

畫面的精緻度與細膩度

不論是大型建案的施工或是選舉人造勢的盛大畫面,或是在菜市場裡的庶民生活吃著炒年糕,這些大大小小劇情中不同的場景,都能看得出來製作團隊的用心,甚至劇中人的穿著打扮,大大地展現了韓劇的不手軟的大手筆。韓劇裡最讓人喜歡的原因之一,我想就是徹底滿足想要的奢華感與張力,讓人不只被劇情推著前進,眼睛也過足乾癮。

————

看完戲之後的內心迴響

生活中你為何而戰?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方向、目標,了解自己為了什麼而努力,就不會一旦知道事情的真相不如期待時,大失所望,然後選擇完全反方向加速前進。

工作來說,你所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期待與成就感,還是為了滿足公司與主管?如果滿足的前提是別人,只會有一種結果:失去了決定自己人生的主導權,此時所有的事情你都只有承擔的份,甚至當他走往錯的方向時,只要權力夠大,就能被合理化。而執行這一切的人如果戰鬥力十足,或是自律性很高,錯的往往足以引爆一切,造成不可挽救的傷害。這個傷害,未必是別人,有時候很有可能是自己。

關係來說,你所做的一切,是自己真實的樣貌,還是為了滿足關係之中需要與被需要?如果總是為了滿足別人而犧牲自己,你會活得痛苦,活得疲憊,人只有真正先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打從心底好好的照顧別人。

人的一生,為何而戰

人的一生到底為何而戰?這個答案只有每一個自己知道,也很有可能每一個階段都不一樣,但是真正的底層邏輯卻沒有改變,我們希望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追求的事,是你真的喜歡,做了也快樂的嗎?如果快樂,那會讓我們前進的時候就算路不太好走,你也會想要繼續往前,因為你的內心會知道那是一種灌溉的養分,那是讓你活出自己快樂的路徑。

#2023日更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美麗的沙龍
59會員
264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愛美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7
成為一人公司後,創作者往往會感到壓力巨大,需同時負責內容產出、行銷及銷售等多重角色。本文探討瞭如何從「執行者」的思維轉變為「老闆」的思維,強調時間管理與創造價值的重要性,並提供實用的行動建議。透過重視自身的影響力與商業價值,創作者可以找到持續成長的方向,平衡創作與商業,並達到真正的成功。
Thumbnail
2024/11/27
成為一人公司後,創作者往往會感到壓力巨大,需同時負責內容產出、行銷及銷售等多重角色。本文探討瞭如何從「執行者」的思維轉變為「老闆」的思維,強調時間管理與創造價值的重要性,並提供實用的行動建議。透過重視自身的影響力與商業價值,創作者可以找到持續成長的方向,平衡創作與商業,並達到真正的成功。
Thumbnail
2024/11/11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利用自己的多項能力整合出獨特的事業。從ikigai的角度分析,無論是理財、編輯還是活動策劃,只要不設限,結合自身擅長的技能,就能創建出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2024/11/11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利用自己的多項能力整合出獨特的事業。從ikigai的角度分析,無論是理財、編輯還是活動策劃,只要不設限,結合自身擅長的技能,就能創建出具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
Thumbnail
2024/11/07
歡迎收聽美麗人生冰蹦彩,我是愛美麗。 這是我的Podcast開場,從2022年1月到現在,一共產出了249集。 249集裡面,依照類型可分成單口(芳療、自我照顧、學習成長)的內容與訪談(大約100人以上)的訪談節目。   回頭看這條路,漸漸走出一條路,單集收聽下載數最高是1533(截至今
Thumbnail
2024/11/07
歡迎收聽美麗人生冰蹦彩,我是愛美麗。 這是我的Podcast開場,從2022年1月到現在,一共產出了249集。 249集裡面,依照類型可分成單口(芳療、自我照顧、學習成長)的內容與訪談(大約100人以上)的訪談節目。   回頭看這條路,漸漸走出一條路,單集收聽下載數最高是1533(截至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到選舉,不是沒經驗的素人,而是真的打過選戰的阿! 想知道詳情的可以看看「倒數190,我當助選員的日子」系列文章,我可是待過競選總部,當過隨行秘書、行程秘書,也處理過文宣與寫致詞搞,甚至代理行程上台接受提問的呢! 總之這部片之前風評很好,讓我一直超想看的,好不容易孩子們考完試,終於可以補完。
Thumbnail
說到選舉,不是沒經驗的素人,而是真的打過選戰的阿! 想知道詳情的可以看看「倒數190,我當助選員的日子」系列文章,我可是待過競選總部,當過隨行秘書、行程秘書,也處理過文宣與寫致詞搞,甚至代理行程上台接受提問的呢! 總之這部片之前風評很好,讓我一直超想看的,好不容易孩子們考完試,終於可以補完。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跟Me too無關,沒有要蹭流量... 一齣以政黨幕僚為主軸的戲劇
Thumbnail
Netflix 上近期最常容易被拿出來比較的兩部劇,無疑就是都在討論政治幕後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與韓劇《造后者》,兩者打的都是政治幕僚的故事,但對我來說,最大的不同是造浪者是一部你會不自覺融入其中的戲劇,而造后者是你會用旁人的眼光欣賞劇中彼此相互砍殺的韓劇八點檔。 兩齣劇各有擁護者,用我最能表
Thumbnail
Netflix 上近期最常容易被拿出來比較的兩部劇,無疑就是都在討論政治幕後的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與韓劇《造后者》,兩者打的都是政治幕僚的故事,但對我來說,最大的不同是造浪者是一部你會不自覺融入其中的戲劇,而造后者是你會用旁人的眼光欣賞劇中彼此相互砍殺的韓劇八點檔。 兩齣劇各有擁護者,用我最能表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劇中所描寫的日常,全部都是我們身邊正在發生的故事。那些只能往肚裡吞的苦楚,編劇將他們一一攤開,再溫柔地撫平。當觀眾將自己投射在角色之中,馬上就能從那些對白中獲得療癒。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Thumbnail
活著,終究得為了麵包奮戰;活好,卻得依靠內在之光。人若沒有麵包活不下去。但是,胸中也不能沒有詩和遠方呀。
Thumbnail
活著,終究得為了麵包奮戰;活好,卻得依靠內在之光。人若沒有麵包活不下去。但是,胸中也不能沒有詩和遠方呀。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觀後感心得,對於還沒看的觀眾可以先看是不是自己適合看這個劇,後面設計好壞的地方,則是有雷,適合看完的觀眾閱讀 適合哪類的觀眾(無雷) "人選之人—造浪者"算是這幾年我看過的台劇,最好看的一部,imdb分數也很高-8.5分!黑暗榮耀也才8.1分i
Thumbnail
摘要 本篇文章將會探討"人選之人—造浪者"的觀後感心得,對於還沒看的觀眾可以先看是不是自己適合看這個劇,後面設計好壞的地方,則是有雷,適合看完的觀眾閱讀 適合哪類的觀眾(無雷) "人選之人—造浪者"算是這幾年我看過的台劇,最好看的一部,imdb分數也很高-8.5分!黑暗榮耀也才8.1分i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