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武訓傳》,一部於五十年代初期,曾被禁播六十年的大陸電影,而且與電影有關的人士亦遭到嚴厲的批鬥。故事是以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於道光與光緒年間的乞丐,歷經三十九年行乞,做牛做馬,多番受到奚落白眼,幾經受騙欺侮,但他仍然堅持他人生唯一的一個理想、一個目標,就是要興辦義學。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訊,武訓五歲喪父,隨母親行乞度日。七歲時求私塾教師收留讀書,卻遭鄙視驅趕。十七歲替人家做長工,三年不發工資,並反遭毒打。武訓痛感窮人不識字的不幸,決心興修義學,讓窮孩子讀書識字明理,免受人欺侮。
1896年,武訓在義塾微聽著讀書聲中,含笑離世了。由於他以行乞來辦義學,事跡感人,聲名遠播,感動了全世界,他被收入《世界教育辭典》中,被尊稱為無聲平民教育家。1934年,民國政府發起對武訓的九十七歲冥誕紀念活動,並將武訓同孔子塑像供奉在一起,也就是說,把武訓視作聖人。
這讓我想起《論語》的一段故事:
子貢有一次請教孔子,怎樣才可以稱得上「士」呢?
孔子分別回答說,有三類人都可稱之為「士」:
頭一類,有知恥之心(有國格),如代表國家出使,不辱君命(因為子貢曾有好幾次代表魯國出使)。
次一類,在宗族鄉黨裡能被稱得上孝弟的人。
下一類,就是那些老老實實,說到做到,不起二心的下人。
最卑下的人,沒有讀過書的,在孔老夫子的眼裡,往往都可以稱得上為「士」,因為他/她們老老實實的,說到做到,而且他們的信念堅定,就好像石塊互相踫擊時所發出硜硜然的聲音,既堅貞,又清脆,無雜音,一點不含糊,完全不起二心。這種人,雖然是下人,但他們老老實實,信得過,有骨氣,所以都可以稱之為士。
這則《論語》,最關鍵的在子貢的最後一問:「今之從政者何如?」
子貢聽完孔子講述有三類人都可稱之為士,於是就問:「現在當權執政的人,老師您怎樣看呢?」子貢言下之意,哪些當權執政的人,算不算得上稱為士呀?
孔子卻斬釘截鐵地說:「他們那些斗筲之人,器量狹小,言而無信,根本就不入流,焉能稱為士?」
武訓,在孔子的眼裡,當然是值得尊重的士。只可惜,這則《論語》在大陸,卻被嚴重曲解。唉!真是戚戚然,小人哉!
寫於2023年5月17日於海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到「一統中華」,居住在臺灣的人,無論是臺灣土生土長的,抑或是從外地移居臺灣的當代或後代的,即使旅居海外的非陸華人,都會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就算註解說明「一統」不是「統一」,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涵義不同,心裡還是「妄談」。 筆者首先自申,我既非臺灣人,也不是大陸人,乃是旅居海外幾十年的香港人,按道理
大前題,不談政見、不談立場,看看以下這兩段文字,在內容上、在大方向上,是否有異曲同功之處。 2023年5月10日中新社(原文為大陸字): 中共中央政治局王滬寧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
臺灣人稱之為鹽酥雞,而我則稱之為鹹酥雞,理由是:我沒有下鹽的。 鹹酥雞:雞肉先用腐乳、紹酒、生抽醃過晚,再打一隻雞蛋再醃。炸前沾地瓜粉,先炸一次,撈起,其後大火滾油再翻炸,這樣就會外脆而內嫩。(可惜無法上傳圖片) 2023-5-6
過去談到君子與小人的話題時,總會有讀者質疑,說:做君子好像有許許多多的掣肘,處處「地雷」,不順心、不如意;倒不如做個小人,只要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愛做啥做啥,這樣活得容易順坦得多呀! 的確,要立心做君子,在現實上的確不容易啊!但立心要做小人而又不會做傷天害理的事的話,更難。所謂做君子,那是人生價值觀的
有位長輩說:人生就是一場修煉,只要做到①自求多福②知足常樂③清澈自在,那就是美好的人生了。 ①自求多福;福氣能求嗎?有個民間故事,話說有個善信,在觀音廟裡喃喃地求,忽然看見旁邊跪求的人很像觀音,於是就問:你是觀音嗎?對方回答說:我正是觀音。善信問:你既然是觀音,為啥還要求呀?觀音回答說:求人不如求己
很喜歡這裡的天氣,熱時有微風,凍時少濕氣,年青時有鼻敏感,常常打噴嚏,來了這裡,不但沒有鼻敏感,鼻子還靈敏多了。上了年紀,最怕有風濕關節,但這裡經常濕度低,什麼風濕關節,都沒了。只要恆常運動,病痛都少了。很感恩,移居這裡幾十年了,都不用看醫生,只要飲食起居勞動保持適度,相信還能頤養吧! 感恩! 20
談到「一統中華」,居住在臺灣的人,無論是臺灣土生土長的,抑或是從外地移居臺灣的當代或後代的,即使旅居海外的非陸華人,都會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就算註解說明「一統」不是「統一」,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涵義不同,心裡還是「妄談」。 筆者首先自申,我既非臺灣人,也不是大陸人,乃是旅居海外幾十年的香港人,按道理
大前題,不談政見、不談立場,看看以下這兩段文字,在內容上、在大方向上,是否有異曲同功之處。 2023年5月10日中新社(原文為大陸字): 中共中央政治局王滬寧表示,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
臺灣人稱之為鹽酥雞,而我則稱之為鹹酥雞,理由是:我沒有下鹽的。 鹹酥雞:雞肉先用腐乳、紹酒、生抽醃過晚,再打一隻雞蛋再醃。炸前沾地瓜粉,先炸一次,撈起,其後大火滾油再翻炸,這樣就會外脆而內嫩。(可惜無法上傳圖片) 2023-5-6
過去談到君子與小人的話題時,總會有讀者質疑,說:做君子好像有許許多多的掣肘,處處「地雷」,不順心、不如意;倒不如做個小人,只要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愛做啥做啥,這樣活得容易順坦得多呀! 的確,要立心做君子,在現實上的確不容易啊!但立心要做小人而又不會做傷天害理的事的話,更難。所謂做君子,那是人生價值觀的
有位長輩說:人生就是一場修煉,只要做到①自求多福②知足常樂③清澈自在,那就是美好的人生了。 ①自求多福;福氣能求嗎?有個民間故事,話說有個善信,在觀音廟裡喃喃地求,忽然看見旁邊跪求的人很像觀音,於是就問:你是觀音嗎?對方回答說:我正是觀音。善信問:你既然是觀音,為啥還要求呀?觀音回答說:求人不如求己
很喜歡這裡的天氣,熱時有微風,凍時少濕氣,年青時有鼻敏感,常常打噴嚏,來了這裡,不但沒有鼻敏感,鼻子還靈敏多了。上了年紀,最怕有風濕關節,但這裡經常濕度低,什麼風濕關節,都沒了。只要恆常運動,病痛都少了。很感恩,移居這裡幾十年了,都不用看醫生,只要飲食起居勞動保持適度,相信還能頤養吧! 感恩! 2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大將」之「信」豈僅是「言必信,行必果」 「孫子兵法」第一篇提示大將的五大條件,第二項就是「信」! 論語子路篇有這樣一段紀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貢問孔子「作為知識份子的基本條件」!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
Thumbnail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雍也第六)。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小城邑。子遊去那裡擔任城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長官。可能回到孔子身邊時,孔子很重視舉才,就問他,『你在那裡發現作用了什麼人才嗎?』子遊就回答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大將」之「信」豈僅是「言必信,行必果」 「孫子兵法」第一篇提示大將的五大條件,第二項就是「信」! 論語子路篇有這樣一段紀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貢問孔子「作為知識份子的基本條件」!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
Thumbnail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雍也第六)。  武城是魯國的一個小城邑。子遊去那裡擔任城宰,也就是最高行政長官。可能回到孔子身邊時,孔子很重視舉才,就問他,『你在那裡發現作用了什麼人才嗎?』子遊就回答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