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霧臺兩天一夜遊:探訪雲的故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0年的春節可說是一場驅車長征:小年夜先從臺北到中壢阿姨家過年,初一再一口氣奔向爸爸的臺南老家,並趁著難得大部分人齊聚府城的機會,相約了兩天一夜的屏東霧臺行,共赴山間雲霧繚繞的原族故鄉。

※ 谷川大橋

旅程大約從三地門開始正式進入山林,沿著臺24線蜿蜒前行。屏東北部的山地鄉是魯凱族的故鄉,尤以霧臺鄉所占人口比例為最。此行的目的地是神山部落,也是第一日晚上的留宿所在。

以往不是沒走過山路。小時候時常在九彎十八拐的北宜高速公路上被晃得暈頭轉向,也曾探訪過花蓮壯麗的太魯閣,但遊走於臺24線,卻讓人第一次有種深入山谷而逐步歸隱其中的安寧感。

因春節期間,自初三開始每日10:00~14:00有進行交通管制,我們一行人在谷川大橋下暫時歇息,等待14:00過後才繼續上山。谷川大橋附近亦是谷川部落(又稱伊拉部落)所在,橋下有一個小巧的遊客中心,以及眾多原民美食小攤。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誌」,訴說當年災後的橋梁重建歷史,並飾以精美的百步蛇、勇士、百合花、陶甕等雕刻,標示魯凱族在此存續的悠久歲月。

raw-image

谷川大橋是霧臺鄉唯一的聯外橋樑,當年莫拉克颱風摧毀了其前身「伊拉橋」,經過政府及在地人重建努力,谷川大橋於2013年開始通車,橋墩高達99公尺,為目前臺灣橋墩高度最高的橋。站在淙淙溪岸旁,腳底下踩著大小各異的石頭小心維持平衡,抬頭仰望,只見秀長的橋梁劃過蔚藍天際,連接兩處山頭,不免讚嘆人類面對生存所展現的韌性是如此強大。

raw-image

※ 神山部落

14:00過後,我們再次啟程沿著山線爬升。當望向遠方,視線所及幾乎與遠處山尖平行時,我們終於抵達了神山部落。部落規模不算大,初踏入便先被胖呼呼的貓咪給迷惑,跟在後頭走進層層石板所構築的在地生活。即便信仰基督天主,花紋繁複的幾何圖、百步蛇及百合花依舊鮮豔,且巧妙融為一體。

raw-image

​​​當日部落裡沒什麼遊客,本以為是因為天色漸暗,氣溫漸涼,殊不知走出「住宅區」,街上卻相當熱鬧。有名的神山愛玉搭配軟糯的小米風味絕佳,引來長長人龍;對面剛出爐的小米甜甜圈咬起來有種Q彈嚼勁,同樣讓遊客瘋狂。雖然個人比較喜歡後者,但這兩樣點心都算是當地特色美食,上網查看霧臺遊記幾乎都會提到,有機會來訪很推薦嘗試嘗試。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身為一個本質疏懶的人,即便出門在外遊玩,開箱住宿房間仍然是最期待的一刻。我們下榻的民宿有著與地名相呼應的名字──「霧光雲臺」。三個家庭分別入住三間小屋,裡頭整體空間寬敞明亮,不僅房門旁放了長沙發附加抬腳椅,還設有陽台擺放石桌木椅供人賞山賞雲賞月亮,只可惜當天日落後便氣溫驟降,迎來寒風冷雨,結果最實際的享受還是躲在柔軟的被窩裡躺著不動。

raw-image
raw-image

※ 霧臺部落

原先計劃第二天要徒步往上走一段路到霧臺部落,這樣才不會因為遊客太多而找不到停車位,結果第二天一早便滂沱大雨,眾人討論後決定開車上山,所以吃完早餐後就check out了,讓原先對小屋依依不捨、想窩在房間裡發懶等大家回來的我有些感傷。

因為雨勢過大,上到霧臺部落就只在岩板巷晃了一遭。比起神山部落,這裡展現更多魯凱族工藝藝術:沿著山線堆建的岩板牆及透過一個個陶壺並排勾勒而出的小路,高大的勇士雕像看守部落一隅,老獵人家的5朵百合標示戰功彪炳的過往,門扉、巨石板與建築物上綿延不斷的鮮豔雕刻,則訴說著魯凱族的文化與精神,連教會都飾以鮮明的幾何圖案及族人石雕。聽旁人笑道,這是入境隨俗,我卻想起昨日在神山部落同樣看過的「宗教藝術在地化呈現」,覺得更像是人們將自己認為最美好的事物奉獻給信仰,表達一片純粹的誠心及孺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但霧臺最美的或許還是那一片山。前一天天氣好時,遠山黛青;但當雨幕籠罩,山也成了朦朧。我們回程剛往下開時,比山嵐還高。在峰迴路轉間,只見下方雲霧縹緲,掩去半個人間;隨著高度不斷下降,我們終被山嵐包圍,小心翼翼在能見度不到一公尺的迷霧中前進。當眼前一片清明再回首,已是告別,也在那刻終於知道,為什麼霧臺會被稱作雲的故鄉。

raw-image
raw-image

※ 回程

當天下山後,我們家又拔山涉水了371公里,耗時8小時38分鐘,才回到臺北的家中坐定。隔天一早捧著重新烤過、從霧臺帶回來的小米甜甜圈,想到寒流肆虐之際還要醞釀上班之心,就覺得特別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安小室
86會員
84內容數
🌏 小小的國家與島嶼 💼 微型事業與職涯議題
喬安小室的其他內容
2021/08/22
原先以為今(2021)年會因為疫情而點點採集無望,幸好七月底左右三級警戒降級,基隆嶼宣布重新開島,才有機會去解鎖這座有「臺灣龍珠」美譽的小小島嶼。
Thumbnail
2021/08/22
原先以為今(2021)年會因為疫情而點點採集無望,幸好七月底左右三級警戒降級,基隆嶼宣布重新開島,才有機會去解鎖這座有「臺灣龍珠」美譽的小小島嶼。
Thumbnail
2020/07/04
基隆中正區的和平島是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島嶼,透過一條和平橋與臺灣本島連接。和平島嚴格說來,其實是由3座小島填海造陸而成:社寮島(主島)、中山仔島、桶盤嶼。中山仔島位於北邊,整座小島即為和平島公園的所在地,以各種奇異的風蝕海岩地景著稱。
Thumbnail
2020/07/04
基隆中正區的和平島是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島嶼,透過一條和平橋與臺灣本島連接。和平島嚴格說來,其實是由3座小島填海造陸而成:社寮島(主島)、中山仔島、桶盤嶼。中山仔島位於北邊,整座小島即為和平島公園的所在地,以各種奇異的風蝕海岩地景著稱。
Thumbnail
2020/05/22
自從點點粉專開張以來,就心心念念要開啟點點探訪之旅,就近當然便是從我們臺灣自己的離島開始。在思索該選擇哪個離島踏出第一步時,由於數年前已去過澎湖與金門,暫且按下不表,剩下的離島剛好有朋友想去小琉球,如此一來也順便拯救了不會騎機車而苦惱在離島會「不良於行」的我,於是就這麼決定先朝小琉球邁進。
Thumbnail
2020/05/22
自從點點粉專開張以來,就心心念念要開啟點點探訪之旅,就近當然便是從我們臺灣自己的離島開始。在思索該選擇哪個離島踏出第一步時,由於數年前已去過澎湖與金門,暫且按下不表,剩下的離島剛好有朋友想去小琉球,如此一來也順便拯救了不會騎機車而苦惱在離島會「不良於行」的我,於是就這麼決定先朝小琉球邁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昨晚夜宿高樹,一夜好眠,今天主要行程是前往「神山」,看大橋、吃愛玉、賞櫻花,預定由高樹出發→185縣道→三地門→谷川大橋→神山部落→霧台→阿禮部落,全程約60公里,爬升約1800公尺,騎起來會比昨天辛苦,但絕對值得!
Thumbnail
昨晚夜宿高樹,一夜好眠,今天主要行程是前往「神山」,看大橋、吃愛玉、賞櫻花,預定由高樹出發→185縣道→三地門→谷川大橋→神山部落→霧台→阿禮部落,全程約60公里,爬升約1800公尺,騎起來會比昨天辛苦,但絕對值得!
Thumbnail
原以為神仙居住的峽谷會在深山中,要長途跋涉經過崎嶇蜿蜒的山路才能夠靠近。沒想到,交通便利的現在,只要願意驅車前往,這是一段連兩歲娃兒都能夠輕鬆行走、駐足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峽谷 - 神仙谷。 車子駛過南庄老街過了橋後,經過桂花園左轉進入苗21線一路開上去,就能夠抵達抵達神仙谷步道口。不過,前陣子下雨
Thumbnail
原以為神仙居住的峽谷會在深山中,要長途跋涉經過崎嶇蜿蜒的山路才能夠靠近。沒想到,交通便利的現在,只要願意驅車前往,這是一段連兩歲娃兒都能夠輕鬆行走、駐足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峽谷 - 神仙谷。 車子駛過南庄老街過了橋後,經過桂花園左轉進入苗21線一路開上去,就能夠抵達抵達神仙谷步道口。不過,前陣子下雨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聽說最近有人把竹基山的路徑整理好,領隊揪大家趕快衝啊~當天往返南投地利村爬竹基山。位於地利村上方的竹基山算是冷門山,路過此處的山友大多是進入丹大林道走六順七彩,誰聽過竹基山?陣陣檳榔花的香味,沿途展望可見雙龍後方群山,在悶熱的天氣小心穿越芒草邊坡懸崖,摸一下三角點,登山人的樂趣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Thumbnail
一講到苗栗你會想到什麼呢?大湖草莓?三義木雕?龍騰斷橋?
Thumbnail
一講到苗栗你會想到什麼呢?大湖草莓?三義木雕?龍騰斷橋?
Thumbnail
  今年端午連假本來要跟姑姑和叔叔去花蓮爬山,但因為天氣很不穩定,所以改變行程,來到了新竹五峰。畢竟在新竹唸書,我偶而也會上新竹的山跑跑,但多半都在內灣那帶,五峰倒是第一次來,這次是非常輕鬆舒適的行程,不太需要準備什麼東西,畢竟和姑姑一同上山通常是人到就好,不太會用到腦子。
Thumbnail
  今年端午連假本來要跟姑姑和叔叔去花蓮爬山,但因為天氣很不穩定,所以改變行程,來到了新竹五峰。畢竟在新竹唸書,我偶而也會上新竹的山跑跑,但多半都在內灣那帶,五峰倒是第一次來,這次是非常輕鬆舒適的行程,不太需要準備什麼東西,畢竟和姑姑一同上山通常是人到就好,不太會用到腦子。
Thumbnail
我們乘公共汽車前往慢城鳳林鎮,在雪雲城堡住兩天,白天雖然下著雨,我們還是騎著自行車,尋找一些歷史地標。
Thumbnail
我們乘公共汽車前往慢城鳳林鎮,在雪雲城堡住兩天,白天雖然下著雨,我們還是騎著自行車,尋找一些歷史地標。
Thumbnail
  20210124-26 回想每次登山過夜行程,集合地點通常都是在鄉鎮林道上或是部落裡, 有時候連要去造訪的山頭都是頭一次聽到, 我想要不是爬山的關係, 對於圍繞在山邊的鄉鎮或者部落, 這輩子可能都沒有機會探訪.    而這次3天2夜的行程, 集合的地點在高雄藤枝林道18k處,
Thumbnail
  20210124-26 回想每次登山過夜行程,集合地點通常都是在鄉鎮林道上或是部落裡, 有時候連要去造訪的山頭都是頭一次聽到, 我想要不是爬山的關係, 對於圍繞在山邊的鄉鎮或者部落, 這輩子可能都沒有機會探訪.    而這次3天2夜的行程, 集合的地點在高雄藤枝林道18k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