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人際困擾的觀點轉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所以當我開始寫作,雖然知道自己最喜歡心靈成長相關主題,卻感到無比心虛。我覺得人的困擾大多跟關係有關,但我到底有什麼資格書寫?人際問題這麼複雜,我要怎麼真正幫助到人?

就因為那時混亂、迷惘、充滿問題,我才開始找自己的答案。

當年,發現生活周遭出現很多懂星盤、易經的人,便帶著開放好奇心,聽他們說說我的命運。一開始覺得大約都有八成準確,其餘兩成還有待驗證,也就不太放心上,想著幾年後再回頭看看吧!同時當下有很深體悟,如果人的脾性、特質、選擇傾向、困難關卡、幸運之處,都能跨中西方傳統,在生辰中找到痕跡,那麼我好像更能真正理解,遇到的人說了不同的話、做出不同的反應、跟我之間產生了和諧或衝突、讓我有美好或受傷的感覺,那都只是因為,我們不一樣而已。

後來我認識到,關於命運,還有人類圖、馬雅印記這些不同系統,闡述著人的性格和使命,而我也終能理解,所謂命盤或者我們的原始設計,都是認識自己的窗口,我們因為這些資訊,而學著接納自己許多面向,更可貴的是也因此生出同理,接納他人呈現的多種面向。

遇到人際關係不和諧時,我會知道不必再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怎麼可以這麼說?」,因為或許那就是屬於他的性格、他理解和對待世界的方式。我驚訝地覺察了一個事實:擴展認識自己的深度,就是在擴展認識他人的底蘊;療癒自己的內在,就是在療癒我與外界的關係。

於是我不再糾結「要幫到人」、不再著眼「我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我只是認真在自我療癒之路上學習體驗,然後將沿途發生的故事、真心的感觸,用我最喜歡的文字媒介,書寫記錄下來。

時至今日,我特別喜歡「光的課程」裡,老師的一句提醒:「每個人都在他完美的進展中。」這句話是說,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生命課題、有他的優點缺點、有他的看見和迷失、動機和思慮、原則和偏執、條件和資源、傷痛和渴望... ...,人們永遠會以最符合當下需求的方式去生活、和其他人互動,而這一切不可能符合我們的想像與喜好。

這個觀點引導我敞開心胸,當我再次回顧關係中讓我感覺限縮、不舒服的回憶,發現細節我已難以回溯,感覺也好像隨風散得多了,我開始能以深層的溫柔去理解,即使對方和我不能共創和諧相處,他其實也走在他成長的路途上,上天安排給他的關卡,跟我手上的這份考題,完全是不同內容、不同層次、不同設計。

但我相信這一切都很完美,而我會在心裡輕輕祝福。

✨療癒練習

🌱出現「他怎麼可以這樣」的念頭時,為自己按下暫停鍵。如果這就是他的特質,在這段關係中的你,能做些什麼?

🌱往後退一步,看清楚關係中每個人的性格與彼此動態。

🌱把課題分離開來,他人有他人的生命功課,你只要專注在你的部分就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ina.陽光樹梢🌿的沙龍
59會員
34內容數
我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內在的選擇,是這份選擇,帶我們超越眼前現實,創造更貼近自己渴望的真實。這裡將分享讓如同微光般的生活感動,讓我們在生命中看見各種啟動覺察力、轉化力、創造力的可能,一步一步從小行動開始,感受生命擴展的美好。
2024/08/13
一位老師和我們分享,他花了很多年時間,在處理自己總是感覺「準備得不夠」的課題。   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感覺自己必有缺失、感覺自己還需要加強……我們總能找到無數個理由,說服自己還不夠好,想要等到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時刻,卻發現一晃眼幾年過去,並沒有一個標準,可以明確篤定告訴你「已經準備好」。  
Thumbnail
2024/08/13
一位老師和我們分享,他花了很多年時間,在處理自己總是感覺「準備得不夠」的課題。   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感覺自己必有缺失、感覺自己還需要加強……我們總能找到無數個理由,說服自己還不夠好,想要等到終於可以心安理得的時刻,卻發現一晃眼幾年過去,並沒有一個標準,可以明確篤定告訴你「已經準備好」。  
Thumbnail
2024/06/19
文章描述作者經歷弟弟罹患罕見疾病的過程,以及弟弟逝世後對生活的體悟與成長。作者以覺知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痛苦與困境,並以此為契機學習珍惜每一刻,希望為世界帶來美好。文章充滿對生死與情感的深刻思考,並強調擁抱覺知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4/06/19
文章描述作者經歷弟弟罹患罕見疾病的過程,以及弟弟逝世後對生活的體悟與成長。作者以覺知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痛苦與困境,並以此為契機學習珍惜每一刻,希望為世界帶來美好。文章充滿對生死與情感的深刻思考,並強調擁抱覺知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4/03/25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2024/03/25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在命理諮商的晤談中,面對生命大小創傷,我經常邀請當事者覺察接納自已,那是一條邁向療癒與改變的通道。透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連結內在渴望而成為行動力。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體驗正往另個脈絡發展,這就是改變的力量,同時也改寫命運。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出淤泥而不染 落紅塵而不沾
Thumbnail
出淤泥而不染 落紅塵而不沾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中的挑戰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與情緒波動。本文分享如何認識自身問題及處理關係危機的方法,並鼓勵讀者以寫作的方式釐清內心。內文也提到心理學書籍《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觀點,並分享我調整內心的心路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