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不是我的家-1 (起源)

2023/05/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來聊聊為什麼會有寫這系列文章的念頭好了,這句話最早是從一個20年老友W口中得知,她小我三歲,和家人住在新北市自家獨棟透天,原本從小到大都生活得融洽,直到適婚年齡時,除了被她的大姐催婚外,大哥大嫂也急急忙忙地想將她推離這個家,當初她感嘆地跟我提到:「我的家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時,我還不太懂,每天在家悠然自得過得自由自在。
曾幾何時直到這幾年開始,這句話「我的家不是我的家」居然也可以印證出現在我家。
從2016年起,厭倦了每天上班下班的奔波生活,開始踏上WFH的職涯生活,"自由接案SOHO族"成了個人新的代名詞,於是老是被大人說天天都往外跑的我,成了大人眼中天天宅在家的啃老族。大人只要看到孩子在家,不論她在做什麼都會被認為是無業遊民。
家中父母親都把重望寄託在很有成就的弟弟身上,做老姐的也多少有沾光的感覺。對爸媽而言他們的養老計劃都在弟弟身上,因此所有生活大小事一切以弟弟夫妻倆為主,盡量買他們愛吃的,晚上再煮他們愛吃的,就在WFH前幾年,晚餐除了家人吃的份量外,還有弟弟夫婦倆的便當菜,常常就在我要挾菜時,不斷地被爸媽提醒: 「這些是你弟要帶便當的,妳再挾了就不夠了!」因為從小到大家裡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被差別對待不是第一天才這樣。
當下心情仍然有點錯愕,於是找了20年老友W聊到此事,她表示這種情形她在家早就有所領悟了,她比我早就感受那句「我的家不是我的家」的心情。除了勸我有能力就盡早搬出來,她也在提到這句話時表示憤憤不平,明明是自己生長的地方,為什麼時間一到就要被人趕出家裡? 多麼羨慕那些爸媽疼女兒,連婚後都可以隨時回家住的那種家庭,就像我國中同學H。想不到我卻是到了近幾年才體悟到這句話的道理。
於是乎,這幾年不停地就會在家裡上演因這句話延伸出來的狗血肥皂劇,時不時就會來一齣戲說台灣、台灣民間故事的橋段。家中重男輕女的戲碼不勝枚舉,以後有機會再聊吧!
第一篇除了想聊聊最近對這句話「我的家不是我的家」的感觸與它的起源外,也想分享一下近幾年在家當SOHO及家人眼光的甘苦談。
打從離開待了三年的大醫院牙科工作後,就一度嚮往辦公室工作,自以為可以當個每天看著穿著美美通勤服的上班族,於是努力加強學歷後想擠進好一點的辦公室上班。誰知道沒多久就開始嚮往自由的工作生活,直到我看了一本「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一書,開啟了我SOHO族的生活目標。
書中作者提到他離開編輯後,經過客戶的提攜和引介,得到不少案源的機會,每個月都有不錯穩定的收入,而且他所求不高,作者也說他都可以了,不求高薪的話基本上都有4萬以上收入,這更加堅定我想成為SOHO的想法。
只是沒預料的是,這幾年在家工作卻越來越有種這不是我的家的想法,很奇妙的體悟,卻是讓人覺得有點心酸的感觸。(待續)
安小娜
安小娜
喜歡用文字紓發心情並分享人生職場上喜怒哀樂的輕熟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