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個地方恐懼十一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行車天橋橋底經常有人打小人,尤其是在驚蟄的時候就更常見,成為香港文化的一個特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原來人處於巨變之中,是最不自知的時刻。

那年,我家因故離開廈門街,一窮二白,多得教會朋友幫忙,才能在灣仔區找到地方落腳。由唐樓「上樓」,有電梯坐,無須再在夏天爬幾層樓梯回家,固然新鮮;但心底明白家裏狀況不好,也無法高興起來。

由四樓搬上八樓,最不習慣是睡在窗邊的上格床。好些夜晚,我害怕窗,覺得會掉下去;有時為關房門而恐懼(唐樓的玻璃門外有露台),加上偶爾看到的焚書坑儒的劇集畫面,試過夢見自己被活埋焗死;更試過因為掛念舊居偷偷啜泣。當時,舅父一家也剛搬了屋,我有時想:不知道三個麻甩佬表哥會不會掛念以前的家?不知道他們會哭嗎?

驚蟄、中秋、中元節,我家樓下香火不絕,燒衣味日日夜夜傳到樓上,無須掛念童年時光,一到街上便眼水鼻水直流。我可以打小人嗎?我能將這些痛歸咎於誰呢?家中各人都面對着自己的難處。

鵝頸橋位置:https://goo.gl/maps/QSx1Bay5TKYA6dHG8?coh=178572&entry=tt
附近景點:打小人、時代廣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個聖雅各的學生,都在聖雅各福群會長大。
爸爸失業了。當然,我不會知道「失業」意味着甚麼,只知道爸爸每天都在家,有時會帶我和弟弟上學。
正如太古坊在金鐘,長沙灣廣場在荔枝角而長沙灣政府合署在深水埗,加上柴灣角街trap 到新界一般,中環廣場也不在中環。
落地玻璃與滿臉稚氣之目光互相映照的火花,才是進入新時代的大門。
多得家姐轉校考入聖雅各小學,我做阿妹的可以掹裙尾受惠。那時當然不會有band幾的概念,記得的只有上學、放學、小息去玩、被老師罵、看etv。
我第一次進戲院看電影,是到總統戲院看鐘樓駝俠。
每個聖雅各的學生,都在聖雅各福群會長大。
爸爸失業了。當然,我不會知道「失業」意味着甚麼,只知道爸爸每天都在家,有時會帶我和弟弟上學。
正如太古坊在金鐘,長沙灣廣場在荔枝角而長沙灣政府合署在深水埗,加上柴灣角街trap 到新界一般,中環廣場也不在中環。
落地玻璃與滿臉稚氣之目光互相映照的火花,才是進入新時代的大門。
多得家姐轉校考入聖雅各小學,我做阿妹的可以掹裙尾受惠。那時當然不會有band幾的概念,記得的只有上學、放學、小息去玩、被老師罵、看etv。
我第一次進戲院看電影,是到總統戲院看鐘樓駝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立足於園林建築前,那建築恰似板橋林本源園邸,我心裡狀態不似平常,內心恐懼想拔腿就跑,跑越遠越好!   門,吱呀打開了,門內人們衣著不是現代,見我大喊:「二少奶奶回來了!」「趕緊通知二少爺」,我恐懼到全身麻木,無法動彈,被眾人攙扶進去,心想:「怎麼又被抓走了……」前廰見過眾人,各個蒼老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想來也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那時候 一家人住在台北南港東新橋旁的一棟舊公寓裡 橋下的公園常是我們三兄弟和兒時玩伴 流連忘返的地方 現如今東新橋 早已隨著鐵路地下化而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 我們一家人 也早已搬離此處 每當我日後再經過此地 總有種滄海桑田的錯覺.....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再次來到小孟家,距離外面鬧區不到30公尺的距離,卻讓我再三感慨其中差別:大巷口外,車水馬龍,巷子內,沈靜如水。 搬動箱子的過程尤其不順,一股腦的抗力似乎非常不歡迎我的到來。 明明一趟不到10分鐘的過程,半小時都還沒搞定,但是要我就此離開,未免太過天真。 剛到樓下便感到一陣騷動,不好!前陣子事情
Thumbnail
一個人租房子的奇遇,應該鮮少人會遇見,也沒人想遇見,我遇見了! 年輕時曾經租屋地點,離公司近的中山區,不夜城,一般人認為龍蛇混雜區域,我卻認為最安全,因為永遠燈火通明的街道,如果晚歸我也不害怕,但,這裡應該曾經發生很多事,年輕時的我,並不在意,我認為沒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有
Thumbnail
位於台北海巡總署附近的並不是一般所想空地或山地或空地,而是一個傾斜度將近約50度角的社區公寓,而其中一個就是相對生活富足的某社區。 我朋友阿榮跟他妹妹阿慧並非所謂的「富」家子弟,因緣際會租到這個占地50坪多的一樓,而月租「才」一萬五,高地價又低房租的位置。想當然耳,這房子自然是有不小的問題。 當
Thumbnail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立足於園林建築前,那建築恰似板橋林本源園邸,我心裡狀態不似平常,內心恐懼想拔腿就跑,跑越遠越好!   門,吱呀打開了,門內人們衣著不是現代,見我大喊:「二少奶奶回來了!」「趕緊通知二少爺」,我恐懼到全身麻木,無法動彈,被眾人攙扶進去,心想:「怎麼又被抓走了……」前廰見過眾人,各個蒼老
Thumbnail
因為有親戚住在香港 小時候常把香港當後院(X 還記得國高中曾在唸書期間去那兒 同學、老師問起我就說去吃烤鴨 但自從反送中事件後 總是心有餘悸、不敢再踏足那裡 而這次,既是為了帶男友去玩、也是為了去看看許久不見的親戚 我又帶著忐忑的心飛往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只會搭紅色巴士到金沙嘴
Thumbnail
想來也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那時候 一家人住在台北南港東新橋旁的一棟舊公寓裡 橋下的公園常是我們三兄弟和兒時玩伴 流連忘返的地方 現如今東新橋 早已隨著鐵路地下化而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 我們一家人 也早已搬離此處 每當我日後再經過此地 總有種滄海桑田的錯覺.....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再次來到小孟家,距離外面鬧區不到30公尺的距離,卻讓我再三感慨其中差別:大巷口外,車水馬龍,巷子內,沈靜如水。 搬動箱子的過程尤其不順,一股腦的抗力似乎非常不歡迎我的到來。 明明一趟不到10分鐘的過程,半小時都還沒搞定,但是要我就此離開,未免太過天真。 剛到樓下便感到一陣騷動,不好!前陣子事情
Thumbnail
一個人租房子的奇遇,應該鮮少人會遇見,也沒人想遇見,我遇見了! 年輕時曾經租屋地點,離公司近的中山區,不夜城,一般人認為龍蛇混雜區域,我卻認為最安全,因為永遠燈火通明的街道,如果晚歸我也不害怕,但,這裡應該曾經發生很多事,年輕時的我,並不在意,我認為沒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有
Thumbnail
位於台北海巡總署附近的並不是一般所想空地或山地或空地,而是一個傾斜度將近約50度角的社區公寓,而其中一個就是相對生活富足的某社區。 我朋友阿榮跟他妹妹阿慧並非所謂的「富」家子弟,因緣際會租到這個占地50坪多的一樓,而月租「才」一萬五,高地價又低房租的位置。想當然耳,這房子自然是有不小的問題。 當
Thumbnail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童年生活,通過參加廟會活動、食物和家庭回憶來體驗快樂和困難。文章充滿了個人故事和情感,以及家庭中的重要時刻。作者分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不同感受,並展望未來。這分析了童年時代對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