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個地方恐懼十一歲。

我在這個地方恐懼十一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行車天橋橋底經常有人打小人,尤其是在驚蟄的時候就更常見,成為香港文化的一個特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行車天橋橋底經常有人打小人,尤其是在驚蟄的時候就更常見,成為香港文化的一個特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原來人處於巨變之中,是最不自知的時刻。

那年,我家因故離開廈門街,一窮二白,多得教會朋友幫忙,才能在灣仔區找到地方落腳。由唐樓「上樓」,有電梯坐,無須再在夏天爬幾層樓梯回家,固然新鮮;但心底明白家裏狀況不好,也無法高興起來。

由四樓搬上八樓,最不習慣是睡在窗邊的上格床。好些夜晚,我害怕窗,覺得會掉下去;有時為關房門而恐懼(唐樓的玻璃門外有露台),加上偶爾看到的焚書坑儒的劇集畫面,試過夢見自己被活埋焗死;更試過因為掛念舊居偷偷啜泣。當時,舅父一家也剛搬了屋,我有時想:不知道三個麻甩佬表哥會不會掛念以前的家?不知道他們會哭嗎?

驚蟄、中秋、中元節,我家樓下香火不絕,燒衣味日日夜夜傳到樓上,無須掛念童年時光,一到街上便眼水鼻水直流。我可以打小人嗎?我能將這些痛歸咎於誰呢?家中各人都面對着自己的難處。


鵝頸橋位置:https://goo.gl/maps/QSx1Bay5TKYA6dHG8?coh=178572&entry=tt

附近景點:打小人、時代廣場

avatar-img
陳星晴老師-教育斜棟人生
21會員
115內容數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每個聖雅各的學生,都在聖雅各福群會長大。
爸爸失業了。當然,我不會知道「失業」意味着甚麼,只知道爸爸每天都在家,有時會帶我和弟弟上學。
正如太古坊在金鐘,長沙灣廣場在荔枝角而長沙灣政府合署在深水埗,加上柴灣角街trap 到新界一般,中環廣場也不在中環。
落地玻璃與滿臉稚氣之目光互相映照的火花,才是進入新時代的大門。
多得家姐轉校考入聖雅各小學,我做阿妹的可以掹裙尾受惠。那時當然不會有band幾的概念,記得的只有上學、放學、小息去玩、被老師罵、看etv。
我第一次進戲院看電影,是到總統戲院看鐘樓駝俠。
每個聖雅各的學生,都在聖雅各福群會長大。
爸爸失業了。當然,我不會知道「失業」意味着甚麼,只知道爸爸每天都在家,有時會帶我和弟弟上學。
正如太古坊在金鐘,長沙灣廣場在荔枝角而長沙灣政府合署在深水埗,加上柴灣角街trap 到新界一般,中環廣場也不在中環。
落地玻璃與滿臉稚氣之目光互相映照的火花,才是進入新時代的大門。
多得家姐轉校考入聖雅各小學,我做阿妹的可以掹裙尾受惠。那時當然不會有band幾的概念,記得的只有上學、放學、小息去玩、被老師罵、看etv。
我第一次進戲院看電影,是到總統戲院看鐘樓駝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