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作101:使用三段草稿法+GPT4,一次寫4篇文章成為系列文的3個秘密】

【AI寫作101:使用三段草稿法+GPT4,一次寫4篇文章成為系列文的3個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用三段草稿法一次寫4篇原子短文真的超簡單!

三段草稿法,其實就是很簡單的3步驟

  • Step 1: 根據話題自言自語講3段話
  • Step 2: 與GPT4討論每一段的重點
  • Step 3: 將重點寫成原子短文

而且經過我實踐了40+篇原子短文後,我發現三段草稿法有3個秘密:

  • 秘密1 - 使用三段草稿法,任何主題都可以自然說出:在開啟語音辨識後,我能夠自由地講述我對話題的想法,無論是五六句,或者更多!這種自由地表達所思的能力,讓創作變得很沒壓力!而且很容易講著講著,對一個主題就了解很深!
  • 秘密2 - 使用GPT4,找到隱藏在語音中的邏輯:我發現,在我講述三段話的過程中,背後其實存在著一個隱藏的邏輯。這個邏輯很棒,他將三段話連結在一起,為我之後的文章提供了結構與方向。怎麼找到這個邏輯?就使用GPT4!
  • 秘密3 - 以原子寫作當地基,高效率打造系列文章:如果你將這三段草稿擴展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後,你會發現實際上你已經擁有了四篇文章的內容了🤯!這四篇文章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一個系列,讓你能夠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寫作。怎麼樣規模化輸出?掌握原子寫作原則吧!

三段草稿法是不是很有趣呢?快來感受打造你的系列文章的效率與樂趣吧!

raw-image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58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能每天在方格子更新3+篇文章,其中一個秘密,就是使用「三段草稿法」。 三段草稿法,其實就是很簡單的3步驟 Step 1: 根據話題自言自語講3段話 Step 2: 與GPT4討論每一段的重點 Step 3: 將重點寫成原子短文 而執行40+篇以後,我獲得了成為更高產作家的3個深刻啟示: 啟示1 -
現代每個人都可以從社群平台上「獲得」有價值的想法! 但這些想法如果沒有「進一步消化」,那就左耳進右耳出了! 將這些有價值的想法轉化為你的知識寶庫其實很簡單!只要這三個步驟:
開始使用子彈筆記10天,感受到效率大大提升! 子彈筆記很特別!讓我有效回顧過去,點燃熱情,更深入理解自己的心情起伏。這些都轉為超強的做事動力🤯。 以下是我用10天找回熱情,掌握實踐心得,成為自我管理的達人的3個最佳實踐: 最佳實踐1 - 從過去10天的記錄裡,熱情再燃:妳記得10天前熱衷什麼嗎?子
我目前寫了200+篇次原子想法,過去25天每天都能寫4-8篇! 但我還想要更高產!而高產的工業方法,就是流水線化! 下面是我目前提煉出來,流水線化原子寫作的3個最佳實踐步驟: 步驟1 - 整理並標準化靈感捕捉方法: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各種靈感與想法。難的是如何有效地將它們轉化為實際的原子短文。紀錄
從中文思維想,多產(Prolific)是少產(哈)。 但我看到更說服人的答案是「被動(Passive)」! 這個答案真的令人拍案叫絕!的確,被動造成不主動去產生新內容,自然就導致沒什麼內容,就不會多產了。 抓著這個思路,我想分享我的三個獨特體悟,幫助你擺脫被動,讓你的思維變得更豐富有創造力: 體悟1
原來直接去訪問專家,是學習的最快方式! 進行採訪可以讓我們根據自己的好奇心,自己的思考方式,去了解事物本質、人物真實以及新聞背後的故事。以前我都喜歡讀書不喜歡與人交流,現在更熱衷與人來往,接受新刺激! 下面是3個讓採訪更順利,採訪品質UpUp的關鍵技巧:
我能每天在方格子更新3+篇文章,其中一個秘密,就是使用「三段草稿法」。 三段草稿法,其實就是很簡單的3步驟 Step 1: 根據話題自言自語講3段話 Step 2: 與GPT4討論每一段的重點 Step 3: 將重點寫成原子短文 而執行40+篇以後,我獲得了成為更高產作家的3個深刻啟示: 啟示1 -
現代每個人都可以從社群平台上「獲得」有價值的想法! 但這些想法如果沒有「進一步消化」,那就左耳進右耳出了! 將這些有價值的想法轉化為你的知識寶庫其實很簡單!只要這三個步驟:
開始使用子彈筆記10天,感受到效率大大提升! 子彈筆記很特別!讓我有效回顧過去,點燃熱情,更深入理解自己的心情起伏。這些都轉為超強的做事動力🤯。 以下是我用10天找回熱情,掌握實踐心得,成為自我管理的達人的3個最佳實踐: 最佳實踐1 - 從過去10天的記錄裡,熱情再燃:妳記得10天前熱衷什麼嗎?子
我目前寫了200+篇次原子想法,過去25天每天都能寫4-8篇! 但我還想要更高產!而高產的工業方法,就是流水線化! 下面是我目前提煉出來,流水線化原子寫作的3個最佳實踐步驟: 步驟1 - 整理並標準化靈感捕捉方法: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各種靈感與想法。難的是如何有效地將它們轉化為實際的原子短文。紀錄
從中文思維想,多產(Prolific)是少產(哈)。 但我看到更說服人的答案是「被動(Passive)」! 這個答案真的令人拍案叫絕!的確,被動造成不主動去產生新內容,自然就導致沒什麼內容,就不會多產了。 抓著這個思路,我想分享我的三個獨特體悟,幫助你擺脫被動,讓你的思維變得更豐富有創造力: 體悟1
原來直接去訪問專家,是學習的最快方式! 進行採訪可以讓我們根據自己的好奇心,自己的思考方式,去了解事物本質、人物真實以及新聞背後的故事。以前我都喜歡讀書不喜歡與人交流,現在更熱衷與人來往,接受新刺激! 下面是3個讓採訪更順利,採訪品質UpUp的關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