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自己的女皇

更新於 2023/06/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結婚前先make sure妳擁有自己的生活。」--Beyonce Knowles
前陣子剛結束一段感情,朋友找我一起去拜月老,拜完月老後,我們到附近的咖啡廳聊天。
我們都求了紅線,理所當然地聊起了理想伴侶的話題。
朋友Z小姐亮出了她的手機記事本,她在拜月老前一晚做足了功課,洋洋灑灑地列了整整一頁的理想對象條件
「要成熟穩重、幽默、高情商、方向感很好、不會亂發脾氣……」我唸出記事本上面的條件,忍不住驚呼,「要當妳的男朋友還真不容易。」
「我這是秉持著寧缺勿濫的心態。」Z小姐以正嚴辭地反駁。
我們從理想的伴侶條件,接著又聊起了彼此理想的愛情模式。我和Z小姐都屬於愛情小白,談過的戀愛經驗不多,對於愛情的浪漫仍有許多的嚮往。
一直在在旁邊安靜聽我們說話的N小姐冷不防開口。
「我發現一件事,像是小Z希望能遇到成熟穩重,不亂發脾氣的男友,Himari想找的伴侶是一個自律、成熟的人。這些特質恰好都是妳們沒有的特質。」
我和Z小姐互看了一眼。
「不過我其實也是。」N小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前陣子遇到一個會看面相的老師,那位老師看著我說,我是爛好人性格,比較內斂怕事,未來很高的機率會遇到一個性格比較強勢的伴侶。我就想這不就是剛好和我個性相反嘛。」
「就像互補的感覺。」Z小姐接話道。
N小姐用力點了點頭,「沒錯,但老實說我覺得這樣不太好。」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投射性認同」。
這個名詞的意思是,【人們很容易把自己想要或是不想要的特質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認同或是去控制對方身上那個特質。】性格互補的兩人互相吸引就是這個原因,性格懦弱的丈夫搭配強勢的妻子,或者弱勢的妻子搭配強勢的丈夫,即是受此影響而出現的組合。
打個比方,個性較為內向膽怯的A可能會與性格陽光大方的B結為伴侶,事實上,A是受到B的陽光特質所吸引,而那個特質正是她沒有的,說白一點,她喜歡的很可能不是B這個人,而是B展現給他的陽光特質,這也是某些感情最後會走不下去的原因之一:
結局一、A發現B不如表面陽光,她的幻想破滅,感情因而面臨終止
結局二、A漸漸發現B除了陽光面向之外其他難以忍受的缺點,而那些缺點慢慢累積最後抵銷了B的陽光特質,這段感情最後中止。
「我們很常聽到人家說,分手都是因為認識還不夠就太快進入感情。我覺得這個說法有點偏頗,只要投射性認同的影響還存在,認識再久也沒用。」N小姐認真地說。
仔細一想,我和前男友分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是一個職場小白,性格幼稚又不成熟,而前男友比我年長很多,也有多年工作經驗,最初我就是被他的成熟吸引,後來發現他的內在其實幼稚不堪,幻想破滅,我意識到自己沒辦法和這種人走下去,感情也就這樣結束。
前面提到A和B有兩種結局,事實上,A和B之間還存在另一種可能性:
結局三、A的性格慢慢調整,自己也變成陽光開朗的人,她不再需要一個投射對象,而B其他面向不再吸引她,最後兩人依舊分手。
當然,上述的結局前提假設都是A並不是真心喜歡B「這個人」,而是喜歡B的「某部分特質」,才會有以上三種的結局。
事實上,心理學上已有諸多研究證明追求個性互補的伴侶分手率高於性格相似的伴侶。其他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至少我自己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
「最好的狀況是,我希望能找到一個成熟的伴侶,那我也必須是一個成熟的人,這樣投射就不會發生,簡單說,就是不會鬼遮眼啦。」N小姐笑了。
有自己的理想伴侶條件是好事,這樣才不會耽誤自己的愛情,但我們自己要先擁有理想伴侶的條件,好處像是,我本身就是一個成熟的人,那我也能分辨哪些是真正成熟,哪些僅是表面成熟的人,一旦投射性認同沒有出現,我們才能更清楚,不帶任何濾鏡,去找到對的人。
「老師,但是如果女生太強勢不是容易被討厭嗎?像是太厲害的女強人,感覺都很容易會被人在背後說話。」Z小姐舉手,打斷N小姐的話。
我也看向N小姐,等待她的回應。
「嗯。這也是我本來要說的事。」N小姐笑了笑。
即便來到了講求平權的時代,這個社會依舊能從各個角落找出一絲性別不平等的蛛絲馬跡,哪怕已有主張女性可以帥氣有個性的韓國女團可做為典範,大多數的女性仍然被期待,甚至有些女性也自認為,女性就應該溫柔婉約、要小鳥依人,不能太強勢,在關係中要以對方的需求為主等等,過往傳統對女性的期待只是沒有被說出來,依舊不著痕跡地存在,也影響著女性對自己的看法,也間接促使投射性認同的產生。
被期待要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女性,該多嚮望自由,多渴望有朝一日能做自己,而不用管他人,這樣的女性就容易被敢做自己的男性所吸引,發生前述三種結局還算輕微,最糟糕的是,進入一段感情後,這位女性又繼續完成她自認的使命,繼續犧牲自己,成全她的伴侶,哪怕她的伴侶成為一個自由的人,這樣的她能真的快樂嗎?
但這也正是文化纏足的厲害之處,它無解,甚至連我們自身被影響了都不自知,可是不代表身為女性就只能如此。
心理治療有一學派,敘事治療,該學派強調透過不斷的「提問」,讓求助者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將敘事治療的技巧沿用到這個困境,在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1. 理想的我是什麼樣子?
  2. 我想成為的樣子真的是我真正想要,還是社會期待?
  3. 我要做什麼才能成為理想的我?
這個三個問題的目的不是讓我們不受投射性認同影響,而是當我們開始想像未來的伴侶理想模樣和條件時,我們能讓自己不再受這個社會文化影響,先擁有那個理想伴侶的條件,然後才能以最好的自己找到最適合的自己。
「我講真的,寧缺勿濫的心態是好的。如果妳就是想當女強人,就當啊。管其他人怎麼說,重點是妳怎麼想。」N小姐又笑了,「再說啊,找不到白馬王子又怎樣,我們自己也能成為自己的女皇。是吧?自給自足也沒人說不好。」
N小姐的話讓我和Z小姐笑了好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18內容數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接觸人群,為了生活耕耘。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被這個社會改變,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保護當事人的個資,內容提及的人物均已做適度修改與匿名處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失敗,是正常的;犯錯,是正常, 每一個人都在失敗裡學習,在錯誤裡成長自己, 每一個人都在人生經驗的過程裡看到自己的光, 並且活出屬於自己的那一道光。
失敗沒關係,犯錯沒關係, 只要不重蹈覆轍,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就好, 不要讓過去限制你、讓別人定義你, 你是誰、你要用什麼方式去過人生,由你決定。
Thumbnail
悅讀好書:自造幸福(今周刊出版) 閱讀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到有很多的觀念或方法跟這幾年我在練習的正念是相通的,例如:專注於當下、幸福是過程而非結果,也跟阿德勒心理學所強調的「社會情懷」相通,透過書寫感恩日記、珍惜與他人的關係達到感覺到幸福。
Thumbnail
剛帶著孩子從醫院返家,突然想起一段無光黑暗的時期,有位三小姐曾經這樣對我說... 「你小孩的死活關我什麼事」 「妳就是一個下賤、無知、愚蠢的元配阿姨」 而當時孩子的父親,就在一旁看著這一切發生,冷眼旁觀,彷彿僅是一個事不關己,可以置身事外的路人罷了;那時我才真正切身體會,惡意的語言與文字是可以殺
Thumbnail
近日國內教育圈發生了學生選擇輕生的事件,讓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學生心理層面的問題,面對壓 力孩子能否學習處理,也成為近日教育論壇上討論的一個話題。今日我們邀請到退休校長梁靜珊 梁校長來談談站從教育第一現場的經驗來說,「教育」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還在迷惘,還在努力。
Thumbnail
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這個女人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Thumbnail
生命都由共生,未分化的混沌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容貌和性格。從基因的組合,到誕生出來的各種特徵特質,我們形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然而,誕生一開始,我們並未能認識這個自己,更多的時候,我們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存在,是混淆一體的;對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是混沌不明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失敗,是正常的;犯錯,是正常, 每一個人都在失敗裡學習,在錯誤裡成長自己, 每一個人都在人生經驗的過程裡看到自己的光, 並且活出屬於自己的那一道光。
失敗沒關係,犯錯沒關係, 只要不重蹈覆轍,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就好, 不要讓過去限制你、讓別人定義你, 你是誰、你要用什麼方式去過人生,由你決定。
Thumbnail
悅讀好書:自造幸福(今周刊出版) 閱讀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到有很多的觀念或方法跟這幾年我在練習的正念是相通的,例如:專注於當下、幸福是過程而非結果,也跟阿德勒心理學所強調的「社會情懷」相通,透過書寫感恩日記、珍惜與他人的關係達到感覺到幸福。
Thumbnail
剛帶著孩子從醫院返家,突然想起一段無光黑暗的時期,有位三小姐曾經這樣對我說... 「你小孩的死活關我什麼事」 「妳就是一個下賤、無知、愚蠢的元配阿姨」 而當時孩子的父親,就在一旁看著這一切發生,冷眼旁觀,彷彿僅是一個事不關己,可以置身事外的路人罷了;那時我才真正切身體會,惡意的語言與文字是可以殺
Thumbnail
近日國內教育圈發生了學生選擇輕生的事件,讓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學生心理層面的問題,面對壓 力孩子能否學習處理,也成為近日教育論壇上討論的一個話題。今日我們邀請到退休校長梁靜珊 梁校長來談談站從教育第一現場的經驗來說,「教育」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還在迷惘,還在努力。
Thumbnail
雖然完全不熟悉美國政治,但我卻深深被這個女人打動,不是從美國第一夫人的角色看見她,而是從一個黑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媽媽或者就只是她自己的角度去窺見不同的風景。 我先自己招了,大概從書的一半開始直到最後,我幾乎都是紅著眼眶的,衛生紙用了不下十張﹝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Thumbnail
生命都由共生,未分化的混沌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容貌和性格。從基因的組合,到誕生出來的各種特徵特質,我們形成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然而,誕生一開始,我們並未能認識這個自己,更多的時候,我們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存在,是混淆一體的;對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是混沌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