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吾友二刀流的刀鞘提到說,看到別人寫論文研究十三刀(近代出版時被改名為太極連環刀),相當緊張,於是我也看了一下這篇論文到底在說些甚麼,其主要內容在於探討作者王餘右的生平以及武術架構,是一篇不錯的資料蒐集整理論文。
我們針對這篇論文進行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朋如此,不亦悅乎?與此同時我也在想,不知道這些年來研讀Thibault的手稿,有沒有類似這樣的論文去研究他的生平?我認為肯定有,不然在Wikitenauer網站上不會有這些記載,於是順著網站的參考資料出處,找到一篇由Herman de la Fontaine這位已經過世的荷蘭歷史學者留下的文章《GERARD THIBAULT AND HIS ‘ACADEMIE DE L’ESPÉE’》,當然,是英文翻譯版;不看還好,一看就停不下來了,這甚至是一篇我覺得要跪著看的文章。
文藝復興時代,阿姆斯特丹因為港口以及商業的興盛,全歐洲的財富跟人才都在朝這個地方聚集,建築、音樂、詩歌都相當興盛,而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學習劍術也是一件相當風行的事情,許多人都要公開展示他們的劍術,也有些人會因為去了「不榮譽」的場所而被議會剝奪頭銜,而即使是在這麼多大師前仆後繼出現的年代,Thibault仍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簡短的講完當時的背景後,接著提到一句詩文勾起了Herman對於Thibault這個人物的興趣:
To my lord Tibout:
‘Such way I spend my youth with love and favour towards
the practice of the arms, the Knightly arts
The spring of my years I thus dedicated’
文章提到,在當時的荷蘭北部,許多城市都有著當地的行政首長發佈許可劍術大師Fencing Master對市民教授騎士武藝這個制度,而取得這個頭銜必須要接受公開的審查,也就是說這頭銜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取得的,市民們學劍也同樣是為了保護家園,而不是為了去捅死哪個人。
第一所在阿姆斯特丹設立的劍術學校詳細時間不明,約莫在1586年,一段1616留下的資料顯示,除了酒館、舞廳、球館(kaatsbaan)、圖書館之外,年輕人們也會去劍館學劍;雖然不肯定那段英文我的理解有沒有誤,但是照我的理解,那年代學劍就如同現代人打電動打籃球一樣,是非常流行的事情。
1610年,一位極具魅力的劍術大師出現在阿姆斯特丹,同時他的醫術、畫技、以及建築相關的能力也被大受稱讚,沒錯,這個人就是Gerard Thibault,唉呀,原來他不只是羊毛商人,竟然還在其他領域上也很有成就!
關於他的前半生資料不明,只知道1605年的時候他在西班牙塞維爾當商人,以年代來看我之前寫的文章明顯有錯,他學劍的老師卡蘭薩1600就已經在馬德里過世了,不過塞維爾是卡蘭薩的故鄉,在那邊很有可能是跟卡蘭薩的徒弟們學劍。
1611年,Thibault在鹿特丹展示他的劍術,在比賽中奪得第一名,並且得到Prince Maurits的大力讚賞,後面他不只一次的奪得冠軍,獨特的風格讓當時所有劍術圈的人都非常關注他的技法,還有一篇詩文是這樣描述的:
Bredero’s poem ‘To my LordThibout’:
Thus, my Lord Thybout, at the right time it occurred
That I received your knowledge which is still preferred
It was you who knew to resist with stout reply
Against the art of many others did you ply
in such ways that by your eloquence
the doctrine of late made no more sense
It was you who brought the Art out of distant lands
stored in your brain, laid in our hands
At first, our brain hawed and disputed
Until your golden tongue wrote laws in us to be rooted
And with experience the letters were engraved
By reason of your ground foundations saved
You showed your work, its pleasant evidence at last
made all notice your intellect, and the errors of times past
You know how to bring to measure
Stances outside the law and outside the rules of nature
這篇論文有許多地方都提到了不同的詩句,那個年代人們似乎會透過詩句來進行對話,也多虧了這樣,才有如此多的相關資料被保存下來。
在劍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們紛紛湧來就為了跟他學劍,不過他並沒有止步於次,而是更進一步的要開始書寫與出版自己的著作,有趣的是這個時候竟然提到了Fabris,並且還想著樣怎麼樣才能夠超越他的成就?!
After his unprecedented success in his fatherland, the master who already saw himself as the rival of the Italian Salvator Fabris, thought about means on how to get his new method better known. Did he dream of establishing a fencing academy such as the one that was founded under the patronage of the Archdukes in Brussels around 1613? The chances that would happen in Civil Holland weren’t big. In any case he wanted to publish his theories in a large book which would be called ‘Academie de l’espée’ and which had to surpass the folio of Fabris.
接著,文章開始提及大量的不同人名,這些人有的是畫家,有的是音樂家,有的是劍術老師,看起來這些人都跟Thibault有所往來,套句現代的話,就是政商關係良好,或著也可以說他是當時的偶像巨星,畢竟光是他1615年離開阿姆斯特丹要前往Cleves,就震驚了各路人馬,根據文章的描述,有許多人都為此留下了不同的詩歌,即使不在阿姆斯特丹了,Thibault仍然在其他地方展示著他的劍術,也同樣都引來非常高度的關注,在當地都會留下一些他人讚賞的詩句,以及感慨他的離開。
沒錯,風一般的男子Thibault在Cleves待了兩年後又前往下個地方,有些詩句還是女性書寫的,這簡直就是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的作為!不過這樣的他終生未婚,膝下無子。
1624年,Thibault來到Leiden的大學學習數學,其著作也應該是在這個時期成形的,不過他死前並沒有完成自己的著作,1629年過世,一年之後,其著作在其他家人的協助下正式出版,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Academy of the Sword。
從他的人生軌跡中感覺起來,我想Thibault是個非常好學的人,羊毛商人的身分跟家庭背景讓他對於旅行穿梭於各個城市非常的習慣,鮮少在一個地方徹底定居,學過義大利劍、法國劍、西班牙劍,又會音樂、繪畫、建築,也難怪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動不動就會引用哲學家、建築、城牆、要塞等觀念來進行表達,真的是多才多藝,我想各地的首長與貴族們,所看中的也不只是他的劍術,還有他的知識跟儀態等項目總和吧,這才讓他寫書,竟然能夠有這麼大量的圖畫,能夠募集來這麼多的金錢與贊助。
瞭解了Thibault的生平到底可以幹嘛?
不能幹嘛,就只是我想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