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兩根筷子、三隻手指、四齒叉子

2023/05/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來聊聊餐桌上最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餐具」的進化史。
與花招百出的鍋碗瓢盆杯碗皿比起來,餐具的種類似乎顯得單調且無趣,要說真有什麼特別的,大概也就是用兩支筷子劃分出的東西飲食文化而已。
但正是因為人們重視餐具的實用性大於花俏搶眼的外表,才有了這篇歷史故事能與大家分享餐具豐富有趣的進化過程。
[兩根筷子]
筷子一直以來都是中華餐具的象徵,但根據考古研究,其實在七千多年前就已有獸骨製成的中式刀叉出現,與現代西餐刀叉的外表幾乎如出一轍。
但因古代的中華先民們以農耕為飲食基礎,三餐皆為粗茶淡飯的平民百姓在肉類珍稀的環境下,為了能讓更多人一起享用到美味的肉,大多會把肉類處理成細碎的條狀以便分食。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怡伶
怡伶和其他 24 人喜歡這篇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Amber 詹慧珍
Amber 詹慧珍
59追蹤者
32內容數
如果,「問題」是一切的開端,我想問食物是從哪裡來的?吃進嘴裡的究竟是什麼? 從公平貿易到食物設計,我發現我喜歡做的、想要做的,八成是和想要分享、解決問題、幫助別人有關,只是我選擇用看似平凡無奇的食物, 帶領人們重新思考食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喚醒大家關注全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
當我們談到「食物」,提及「思考」,就是食物設計。食物設計談的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背後看似不相關的概念或實驗,但這些「不相關的」、「看不見的」往往超越了生理層次,反倒讓你我能用不同的觀點看見食物本質的意義,一窺餐盤內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自在生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