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效應」書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隻每天有人餵食的火雞。人們每一次餵食,都讓這隻火雞確信,每天有個友善的人類,「為了牠的最大利益」(套用政治人物的慣用語),而來餵牠,這是牠生活中的普遍法則。這個友善的人類持續餵牠,火雞由過去經驗得到的結論是:人類非常友善,且可依靠。一直到在感恩節之前的一個星期三下午,某件預想不到的事發生在牠的身上,友善的人類竟然把牠宰了。
故事中的火雞從過去的事件中,能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麼事嗎?火雞對人類的信心,隨著友善餵食次數的增加而增加,當宰殺之日越來越逼近的同時,牠的安全感卻越來越高;火雞從過去的經驗中,根本無法預知被當成大餐這件事,等到發現時已經一命嗚呼了。
聽完火雞的故事,我們再來談談關於市場上一些號稱能夠「穩定獲利」的法門,其中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去當極價外選擇權的賣方,每當指數陷入長期的盤整,就會有人跑出來鼓吹這種方法,號稱一個月平均可以穩穩賺個5-10%,一年下來就可翻倍。他們的理論是這樣的:選擇權的買賣雙方,就像是賭場裡的賭客與莊家,買方是賭客,在賭局當中是「下注」的一方;賣方是莊家,在賭局中是「收取賭金」的一方。由於賭場莊家的勝率較大,那麼站在賣方,長期下來就會是贏家。
這個理論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和那些連動債一樣,是經過包裝的毒藥,回頭看看2004年的3月22與23日,台指史無前例的連跌兩根停板,那些價外選擇權大漲數十倍的比比皆是,那些使用賣方策略,在幾年內都能持續每月賺5-10%的人,在短短兩天內就會賠光過去所有累積的資產。如果賣put不行,那麼賣call呢?2009年的4月30日,極端的行情再度出現,同樣的兩根漲停板,也同樣造就了許多長期穩定獲利,卻在兩天內輸光的莊家。
金融領域有許多人喜歡把自己當成火雞,記者和分析師應該是最喜歡當火雞的族群之一,連帶的許多投資人也不自覺的成了火雞。但真正重要的是:怎麼讓自己不要當火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