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不出我們沒有的,在別人身上看到的都是自己

我們給不出我們沒有的,在別人身上看到的都是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我們對於事物都有一個定義,也因為給了那事物有了定義的名稱,所以我們知道了那個是什麼。

有形的我們很清楚,紅色是紅色、車子是車子、燈是燈、衣服就衣服、球是球。但無形的呢?我們真的知道嗎?還是我們只是以自己的情緒來定義我們的感覺?



我們給不出我們沒有的

我們說別人自私是因為我們知道什麼是自私

我們說別人冷漠是因為我們知道什麼是冷漠

我們說別人做作是因為知道什麼是做作

我們說別人有包容心是因為我們有包容過

我們說別人有愛是因為我們也有愛過

但,這些形容詞就是我們以為的這樣嗎?



所有的事都是以我們自己主觀的認定去定義的

我們給出去的愛只是我們覺得這是愛,不知道裡面有佔有

我們以為的包容只是我們以為這是包容,不知道裡面有委屈

所以別人給的反應,就不會如我們的預期

從別人的反應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們給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給不出我們沒有的,在別人身上看到的都是自己。

avatar-img
Stella從覺知出發的沙龍
39會員
62內容數
相同的命格卻有不一樣的人生,差別在於「選擇」。 想要人生有所不同,想要不被表現迷惑,並做出更好的選擇 歡迎找我預約:|八字|答案桌遊|奇門遁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某年跟朋友在聊天,聊到我為什麼想要被呵護,於是連結到我「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
道理人人都會說上二句,經書也是人人都會念,還有每日打坐冥想的,這些行為都會讓人覺得是在修行。在身心靈圈,不時的會看到一些引經據典的貼文。
人性裡有一種基本的預設是:如果我是一個夠好的人,你就不可能對我太爛。所以如果有人以對待動物或是比對待動物更爛的方式對你,你會忘了你自己是人。 而這些受害者也相信自己一定有什麼不對,才會遭受這樣的對待。因為一般的人是不會碰到這種事的,所以非常相信自己有什麼不對,才會被這樣的對待。 施暴者先限制其交
某年跟朋友在聊天,聊到我為什麼想要被呵護,於是連結到我「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
道理人人都會說上二句,經書也是人人都會念,還有每日打坐冥想的,這些行為都會讓人覺得是在修行。在身心靈圈,不時的會看到一些引經據典的貼文。
人性裡有一種基本的預設是:如果我是一個夠好的人,你就不可能對我太爛。所以如果有人以對待動物或是比對待動物更爛的方式對你,你會忘了你自己是人。 而這些受害者也相信自己一定有什麼不對,才會遭受這樣的對待。因為一般的人是不會碰到這種事的,所以非常相信自己有什麼不對,才會被這樣的對待。 施暴者先限制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