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橫嶺自然步道探訪阿凡達森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一陣子剛走了幾次山岳縱走,原本對「橫嶺山〜沙蓮山〜笛吹山自然步道縱走」提不起太多興趣。

忽然瞥見領隊特地加注的簡介:此行將會經過著名的『阿凡達森林』!

raw-image
raw-image

這下子就算體力再差,也要跟上腳步!

「橫嶺山自然步道」原是日治時代大雪山社區居民用來搬運木材的木馬道,是當時大雪山林場的木馬古道之一,故又稱為橫嶺山木馬古道。

raw-image

raw-image

入口位於大雪山林道『橫嶺山隧道』口前,從這裡進入可以完成「橫嶺山〜沙蓮山〜笛吹山O形縱走」,或者是沿著總長6.6公里的「橫嶺山自然步道」,探訪沿途留下的廢棄運材木馬及荒廢的燒炭窯等遺跡後,再由「大雪山社區」與「大棟派出所」出大雪山林道。

raw-image

「橫嶺山」屬於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後段,海拔高度約在1700公尺,恰為1800公尺以下,以闊葉樹的殼斗科、樟科植物為主的暖帶,以及橫跨到2700公尺,以針闊葉混合林的杜鵑、台灣杉、肖楠等為主的溫帶。

raw-image

raw-image

探訪這條自然步道,不僅可以沐浴在充滿芬多精的森林浴中,還能欣賞到周遭林相變化細膩的各類台灣原生樹種。

raw-image

raw-image

從「橫嶺山自然步道」口進入就是高聳入雲的巨木林。

步道寬敞平坦、高低起伏不大,霧氣瀰漫兩側,松針落葉鋪滿林徑,既好走又輕鬆愜意。

raw-image

raw-image

步道0.91K處為分叉路,我們選擇往左前往「橫嶺山」,從這裡才開始有爬山的感覺!

登山步道是由石頭堆疊而成的,石頭不全是方方正正的,有大有小、有菱有角,頗有搭配「自然」的風味。 今日雖然沒下雨,但石階與兩側的樹根依舊有點濕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鮮豔的背包與蜿蜒的人龍,把這條陡上的步道畫上一幅美麗又鮮豔的粉彩。

在「橫嶺山」三角點前,有一株長相奇特的樹木,從某個角度來看,就像一隻討親親的海獅!

當然也成了山友們到此一遊的打卡熱門景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略事休息後,開始往「沙蓮山」!

先是一段陡下,然後再一段陡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沿途路跡明顯,路標也多,鬆軟的落葉,徐徐的微風,讓石階與樹根錯綜的步道不算難走。

「沙蓮山」沒有基點,也沒有視野,幸好有塊山友豎立的石頭書寫著「沙蓮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午餐後,續往最後一個「笛吹山」前進。

這時候,兩旁的樹幹有了令人驚豔的變化:或蜿蜒、或扭曲、或相互纏繞、或忽粗乍瘦,不一而足!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原來,這一整片的樹林就是山友口中的『阿凡達森林』!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片山頭的杜鵑林幾乎都有上百年的歷史,有氣質出眾的森氏杜鵑,婉約動人的台灣杜鵑,奔放如野火的紅毛杜鵑,秀氣可人的著生黃花杜鵑,以及鄰家女孩的西施杜鵑等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據說在3、4月開花季時,白色、粉紅、嫣紅、紫紅到鵝黃等色層與新綠交錯,讓原本的森林色彩更加豐富,增添美麗的視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懷著興奮與拍不完的心情陡下又陡上,完成沒基點的「笛吹山」拜訪後,再度返回『阿凡達森林』繼續補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在領隊一再催促之下,從另一側陡下到「橫嶺山自然步道」3.5公里處,再慢慢踱步回到出發點,完成今天的「橫嶺山〜沙蓮山〜笛吹山自然步道縱走」與『阿凡達森林』!

raw-image

raw-image

更多的照片,請移駕至『2022 橫嶺山、阿凡達森林』相簿內觀賞!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7會員
239內容數
喜歡隨性單純的旅遊 讓自己遠離喧鬧的城市 享受一下孤獨並與心靈深入溝通 總以為.... 旅遊...也是一種"動態的靈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雪山西稜顧名思義是雪山主峰西分的支稜,稜頗長,分支山頭也不少,一般多由武陵農場登山口進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出來,此處在朋友邀約下,則是從大雪山林道走到雪山下武陵農場的雪山西稜逆走,本以為妥當的4月天,遇到雪山殘雪大雪山下冰雹,走一趟下來覺得HP和MP都快要歸零了Q_Q(幻想的雪劍行程直接從名單上劃掉)
Thumbnail
全長27km,從阿里山到杉林溪,
經過失落的森林鐵道「眠月線」與仙境「水漾森林」。 因921加上阻斷了石鼓盤溪上游野溪,意外形成夢幻的堰塞湖。 杉林長期泡水枯死,枯樹的線條與死沉的湖面讓人有種說不出的詭異美感。可能再過幾年枯樹倒光就沒有此美景了。要去的儘快~~
Thumbnail
這次剛好買到阿里山神木賓館的房間,便把握機會,把之前看不到的、來不及去的地方走了一遍。 水山療癒步道 2023年初開放的水山療癒步道,從沼平車站走一小段路就能看見入口,終點為水山神木,並接到原為阿里山林鐵的水山支線步道。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國境開放,後疫情時代 國旅進入戰國時期 人都飛出國了,前幾年幾乎要被踏平的每條山徑 也成了這副模樣 這是第二次的卯木山 其實,我還挺喜歡的 先爬升陡上(我走大禹嶺車站旁進入),接著陡升陡降拉繩都來 然後會進入一段平坦好步行的松針步道 前有挑戰、後有愜意,歷經辛苦後會有大景 但這次前往 可能因
Thumbnail
跑馬古道是淡蘭古道支線其中一條,在入口處可以看到一座雕像,展示早期人民使用木馬搬運木材的情景。從入口往前走約20公尺處,可以看到旁邊山壁放著一些善心人士自製的登山杖,為了讓民眾爬山盡興也同時保護並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分享給需要的民眾使用。
Thumbnail
巒安堂-台灣早期伐木林業場的信仰中心。位在人倫林道37km處的人倫工作站,曾為巒大山的林業中心,是當時林務局所設的最高伐木工作站,同時也有著當時唯一的牡丹種植園,隨著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砍伐殆盡而於民國72年沒落。 從巒安堂上西巒大山,徜徉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之中,感受時間暫停的早年林業遺跡。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雪山西稜顧名思義是雪山主峰西分的支稜,稜頗長,分支山頭也不少,一般多由武陵農場登山口進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出來,此處在朋友邀約下,則是從大雪山林道走到雪山下武陵農場的雪山西稜逆走,本以為妥當的4月天,遇到雪山殘雪大雪山下冰雹,走一趟下來覺得HP和MP都快要歸零了Q_Q(幻想的雪劍行程直接從名單上劃掉)
Thumbnail
全長27km,從阿里山到杉林溪,
經過失落的森林鐵道「眠月線」與仙境「水漾森林」。 因921加上阻斷了石鼓盤溪上游野溪,意外形成夢幻的堰塞湖。 杉林長期泡水枯死,枯樹的線條與死沉的湖面讓人有種說不出的詭異美感。可能再過幾年枯樹倒光就沒有此美景了。要去的儘快~~
Thumbnail
這次剛好買到阿里山神木賓館的房間,便把握機會,把之前看不到的、來不及去的地方走了一遍。 水山療癒步道 2023年初開放的水山療癒步道,從沼平車站走一小段路就能看見入口,終點為水山神木,並接到原為阿里山林鐵的水山支線步道。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惠蓀實驗林場」也就是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本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惠蓀林場的歷史及特色,惠蓀實驗林場到底在那裡?林場特色是什麼、林場園區裡又有哪些景點、步道呢?一起看下去吧 簡介 「惠蓀實驗林場」位於南投縣仁愛鄉靠近國姓鄉交界,即使這麼介紹應該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吧!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