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的角落|北投老街區
相信北投帶給大家的概念就是溫泉鄉,搭乘捷運信義淡水線到達北投站之後,多半是轉乘新北投支線前往北投公園附近的溫泉區泡泡湯,殊不知人家北投其實也有老街區的存在捏!北投區範圍之大從台北市承德路七段石牌、關渡平原到七星山竹子湖都是北投區的範圍,真可謂是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是台北市內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可見北投區絕對不是只有泡湯這麼一回事喔!
北投非常適合來徒步旅行,隨隨便便都能走上十幾二十公里路程,而且也不是一天就能走得盡興的,如果捨棄轉乘直接由北投站一路徒步到新北投,沿途看看一小部分老街區,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這北投老街區位置範圍大概在北投站1號出口前方的大同街、豐年路、清江街一帶,也就是古早以前淡北古道經過的區域。
沿著捷運軌道下方公園走往豐年路,周氏節孝坊全台僅存的十幾座清朝時期牌坊之一,挺震撼的一個牌坊就佇立在眼前,如果兩側沒有停放機車就更厲害了。要在台北市區街道上見到這種古早時期為了獎勵忠孝節烈而建的牌坊,就只有北投豐年路了,以前在台南見過幾座,總以為是府城才會有的古蹟哩!
清朝時期台灣牌坊的建築形式,總共能分成三個種類:(一)二柱單間二層式(二)四柱三間三層式(三)四柱三間五層式。北投的周氏節孝坊屬於四柱三間三層式,走訪每個街角巷弄其實都能見到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築,當然這些地方文史故事,還是得要借助這些文史工作者的文獻紀載,才能為城市徒步旅行增添豐富色彩。
無意間遇見的曾經,故事總是要在大樹下做陪襯,在豐年路與育仁路口的這座銹蝕斑斑的路標,與周氏節孝坊比起來算是年輕小咖的,能在這裏巧遇也算不簡單,對於年輕世代來說,還算稱得上是超近代古蹟吧!
新北投因溫泉滿了日式風味
新北投車站旁的七虎公園,剛完成公園及附近水岸空間更新,磺港溪河岸滿滿的日式情懷,偽日本旅遊的感覺一湧而上。一路從北投站走來沿路均能見到舊北投最深的歷史陳跡,七虎公園更新設計的河岸景觀,似乎也是特意為新北投溫泉與日治時期文化做鋪陳。
觸動在地的新與舊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北投發現了溫泉,從此來北投泡湯的人絡繹不絕,即使與北投車站距離並不遠,但為了節省走路時間服務來此泡湯的遊客,鐵道部還是鋪設了新北投支線。1916年4月1日,台灣第一條純為觀光而開闢的鐵道新北投支線正式通車,車站出口即面對著北投公園,周邊盡是溫泉澡堂,於是新北投車站造就了附近地區一段溫泉的黃金歲月。
雖然新北投車站不是位在原汁原味的位置上,但是這座木造車站歷經蒼海最終得以保存也非常不容易。新北投車站對面是捷運新北投站,馬路像是分隔線,劃出時代新舊交替的章節。
诶~捷氏節孝坊
這捷運新北投站的建構似乎是在與周氏節孝坊相呼應嗎?是有什麼值得褒揚的事蹟呢?
泡湯|一種在地的生活文化
沿著北投公園旁的北投溪步道而上,就是北投公園與光明路間的一條不起眼的小溪,遊客多半會認為不就是一條水溝!如果來來往往的過客真是這樣認為可就“淺了”喔!
從北投溫泉博物館的文獻紀錄,臺灣溫泉文化就是從北投溪開始的。北投溪當年有出產一種擴石叫做北投石,因為在北投溪裡面的岩石常期浸泡在硫磺溫泉水中,高溫硫磺腐蝕下堅硬的安山岩表層經過白化,產生黏土礦物質吸附溪水中之礦物質後,產生沉澱、結晶,其聚合狀結晶體即是「北投石」。
1905年,日本學者岡本要八郎在北投溪發現含有微量放射性鐳之「北投石」(Hokutolite)。1912年東京大學教授神保小虎於聖彼得堡國際礦物會議中展示,1913年正式命名為「北投石」,是目前唯一以臺灣地名命名之礦石。
北投溪還有一個厲害之處「五瀧」,瀧是瀑布的意思,現在還可以近看的是這處五瀧中高低落差最大的「二瀧」。
走得慢看得深
1895 年的北投,日本人初來台灣時發現他們熟悉的溫泉,因此便啟發了將北投發展成他們在台灣的第二個故鄉的念頭。溫泉產業讓新北投逐漸成為台灣的休憩勝地,旅宿名店如雨後春筍般接連開啟,與溫泉衍伸而出的相關行業,也替這地區贏來了許多的美名:那卡西的故鄉、溫柔鄉、台灣好萊塢,都是北投盛極一時的寫照名稱。
「芝蘭二堡北投莊七十三番地」天狗庵原址,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發現北投溫泉的療癒奇效,於是築建了台灣第一家日式溫泉旅館「天狗庵」。縱然百年歷史的天狗庵,已經隨著時光而消逝,僅存百年前遺址靜靜的躺臥在街角邊。但是經過百年時光的淬鍊,北投溫泉文化也已經在在地扎根,除了是北投人深切的記憶外,更是吸引了許多人慕名前來感受北投溫泉的魅力。
穿越時空見證百年足跡
北投這個著名的溫泉鄉,擁有不少見證歷史的刻痕,像已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古蹟的溫泉博物館(北投溫泉浴場)、 不動明王石窟、臺灣銀行舊宿舍、普濟寺、吟松閣、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北投文物館等建築,還有很多百年歷史的地景,北投公園噴水池、石拱橋,位於逸仙國小校門口的新北投神社狛犬、瀧乃湯浴池庭園內的皇太子殿下御渡涉紀念碑,舊稱「地獄谷」的地熱谷,族繁不及備載都是北投在地值得慢慢尋覓窺探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