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精采緊湊!《毒梟聖徒》(수리남,直譯是「蘇利南」)
付費限定

精采緊湊!《毒梟聖徒》(수리남,直譯是「蘇利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看了幾部十幾二十集的韓劇後,想要看點短一點的影集,找來在百想藝術大賞獲得男配角趙祐鎮演演出的《毒梟聖徒》來看;趙祐鎮真是萬年配角,從《鬼怪》戲分一點點但很亮眼,到《陽光先生》很可愛的譯官,以及其他演出裡亦正亦邪的角色通通難不了他,這次的《毒梟聖徒》雖然戲分也不算太多,還是非常吃重,劇裡依然像是個譯官一樣在韓文與少數的中文切換,也詮釋得非常精采,另外讓他拿下了韓國導演選擇獎電視部門男配角獎項。

《毒梟聖徒》是一部從真實事件改編成的影集(本來要拍成電影?),講述韓國國情局與前往蘇利南做生意的韓國商人聯手一起抓住逃到蘇利南製毒販毒的大毒梟的經過;劇情緊湊不拖泥帶水,說故事的方式是電影的節奏,沒有過多的旁枝,只需要將兩個主角你來我往的交手說得精采,也就足夠。(而它的主角演員也都是電影作品比較多的河正宇與黃晸珉和台灣的張震。)

看多了韓劇裡的愛情、親情、友情的浪漫溫情,以及校園或成人世界的勾心鬥角,再看《毒梟聖徒》還是不得不佩服韓國影視在任何一種題材上都能交出水準之上的作品,特別是在場景與服裝造型上都不含糊馬虎的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可以一集接著一集往下追下去,看看究竟是怎麼把這個後來以神之名的毒梟繩之以法。(黃晸珉也真是好適合全耀煥這個角色,根本是在看另一部《以神之名》啊!)

既然這部劇都知道最後結果,那其中緝拿的過程就是重點了,要從哪一個破口突破罪犯的心房?要冒多大的險才能取得對方的信任,而中間過程的裡應外和、找出內鬼和揭發臥底,也成了故事推進的幾個關鍵。

不會演戲的,不能成為那個一呼百應的毒梟,也不能成為藏在罪犯身邊的探員,更沒有辦法成同為設下陷井的商人,這應該也是這個故事裡最精采的部分,演員同時演出角色本身以及他們各自有不同盤算的角色,才能完成整部戲裡的虛虛實實。

比較可惜的是在揭曉「誰是被派去毒梟身邊的臥底」的過程,用了過多的鏡頭去製造觀眾對全耀煥身邊幾個角色的懷疑,想讓每個特別親近他的人都有嫌疑,反而失去了最後公布謎底的精采度,若是一個失準,差一點就會使最後的答案有了「神來一筆」之感。

這部劇裡,不只故事精采,動作部分雖然不是槍林彈雨或是一直有爆破場面,但都適切地使觀眾繃緊情緒,跟著主角在生死關頭間突圍,獲得大快人心的結尾,也讓人期待第二季的上線。

接下來不知道會不會因為這樣從電影的時長變成短影集形式的成功,讓一些多數只以電影呈現的題材,改採這樣的形式上線成為短的影集?而使得劇集的題材更多元一點,也使得拍攝的格局更壯闊一些。(是說即使是韓劇,有很多格局本來就不小了。)

這才想起台灣即使是電影的題材,也少有這類的故事,且多半故事不夠精采也多用場面去撐。《毒梟聖徒》則是一部不論是故事或是製作與技術上都算完美呈現的短影集、長電影,值得一看!

《毒梟聖徒》수리남/2022
編劇:尹鍾彬、權聖輝
導演:尹鍾彬
主演:河正宇、黃晸珉、朴海秀、趙祐鎮、柳演錫、張震

圖片來源:《毒梟聖徒》IMDb頁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1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電視.電影.聽音樂.閱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3K會員
880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換日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於熱烈的勇敢,是年輕時的愛情觀;過於謹慎的拉開距離,是一定年紀後,不得不的深思熟慮。男朋友這角色雖然在某些片刻真的會讓人卸下心防,但在在呈現了年輕時的愛情樣貌,沒有生命歷練的勇往直前,即使最終收下完美的結局,卻依然覺得「男朋友」少了什麼?
我已經忘了上一部看台劇(或台灣電影)時產生那種「啊!好好看、好滿足啊!明天又可以繼續往前走去!」的動人;經常有的感覺多半是:「好好講一個故事,怎麼,這麼難?」或者也經常性地感覺在某一個點上發現台劇再沒有那種可以同理人生、療癒自己的動人了!
這是第一次把外國的頒獎典禮看完(沒完整看過奧斯卡),還看得比近年的金馬和金鐘起勁,也是拜韓國影視的興盛。
《人選之人》拍得很好,把台灣的大選拍得如此真實,把我們熟悉的日常情節都搬上了檯面,並突顯之中創作者想要表達的細節。誰說一定要拍那些懸疑血腥或是非得抽絲剝繭地尋找兇手才能吸引觀眾呢?誰說故事一定要多麼的創新且出奇不意才能吸睛呢?
我們都以為「沒有什麼」世界就會毀滅,但其實「什麼」都不存在!或者「什麼」都存在!它只是隨著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去變動、去轉換;而那個從楚門延伸出「真實的自己」,也僅僅地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在,只有自己才會知道什麼「是最真實的自己」!
戲劇本身就是反映寫作者觀看的世界,也許我們不應該過於信仰「寫出一部好作品」的標準規則,或者不應該算計著什麼樣的內容可以回收多少成本,或者我們更應該相信那些鑽入人心的,都需要花更多、更長的時間去從中細細的品味,才能擁有獲得一部好戲的機會,那一部在任何時候拿出來看,都能溫暖自己的好戲!
過於熱烈的勇敢,是年輕時的愛情觀;過於謹慎的拉開距離,是一定年紀後,不得不的深思熟慮。男朋友這角色雖然在某些片刻真的會讓人卸下心防,但在在呈現了年輕時的愛情樣貌,沒有生命歷練的勇往直前,即使最終收下完美的結局,卻依然覺得「男朋友」少了什麼?
我已經忘了上一部看台劇(或台灣電影)時產生那種「啊!好好看、好滿足啊!明天又可以繼續往前走去!」的動人;經常有的感覺多半是:「好好講一個故事,怎麼,這麼難?」或者也經常性地感覺在某一個點上發現台劇再沒有那種可以同理人生、療癒自己的動人了!
這是第一次把外國的頒獎典禮看完(沒完整看過奧斯卡),還看得比近年的金馬和金鐘起勁,也是拜韓國影視的興盛。
《人選之人》拍得很好,把台灣的大選拍得如此真實,把我們熟悉的日常情節都搬上了檯面,並突顯之中創作者想要表達的細節。誰說一定要拍那些懸疑血腥或是非得抽絲剝繭地尋找兇手才能吸引觀眾呢?誰說故事一定要多麼的創新且出奇不意才能吸睛呢?
我們都以為「沒有什麼」世界就會毀滅,但其實「什麼」都不存在!或者「什麼」都存在!它只是隨著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去變動、去轉換;而那個從楚門延伸出「真實的自己」,也僅僅地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在,只有自己才會知道什麼「是最真實的自己」!
戲劇本身就是反映寫作者觀看的世界,也許我們不應該過於信仰「寫出一部好作品」的標準規則,或者不應該算計著什麼樣的內容可以回收多少成本,或者我們更應該相信那些鑽入人心的,都需要花更多、更長的時間去從中細細的品味,才能擁有獲得一部好戲的機會,那一部在任何時候拿出來看,都能溫暖自己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