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評論

含有「日本電影評論」共 3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部關於夢想和文化交流的電影。
Thumbnail
大福同學-avatar-img
2025/04/14
剛好也寫了一篇感想文: https://vocus.cc/article/67fc61d8fd8978000140f9a3 喜歡日劇版的建議看去年年底的特別篇,那部比較有日劇版的風味
★你不能改變命運,但你可以選擇原地等待,或是勇敢面對。
Thumbnail
主講人:李政亮老師 這一周的社課,我們邀請了傳院的李政亮老師來和我們分享戰後日本的電影與社會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來了解日本戰後電影史與社會的發展,以及這些發展對於台灣流行文化的影響吧! ●戰後日本電影的發展   日本電影早在戰前就已蓬勃發展,松竹、東寶、大映、日活等電影公司早在戰前就已出
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 《搬家》,是日本導演相米慎二在1993年上映的作品,最近它推出了 4K 修復版,我在看到這消息加上讀完是枝裕和與濱口龍介對相米慎二的介紹後便馬上決定買飛入場支持。看完之後,真心覺得慶幸有看這部作品,很久沒有看過如此精緻的作品。
Thumbnail
4/5搬家
2001年的日劇《HERO》以精彩劇情和高收視成為經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後的續集與電影版未能延續同樣的光環。文章探討了第二輯和電影版如何在觀眾的期待中變得微妙,尤其第一輯女主角雨宮舞子(松隆子)的回歸以及故事的發展如何影響舊粉絲的情感,最終讓這部曾經的黃金日劇無法重返當年光輝。
Thumbnail
4/5日劇經典回憶殺!
睡不著騎士-avatar-img
2024/09/24
HERO真的是經典,但經典日劇真的很少有續作能達到同樣高度~
大福同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24
睡不著騎士 《Doctor X》由米倉離婚後拍的第4季開始都在消費老粉感情喔,但沒有感情線消費得沒那麼噁心…
本篇文章探討日本電影如何描繪邊緣族群及其與社會主流的互動。《長夜盡頭的微光》講述兩位身心障礙的主角通過彼此支持,展現了友情和理解的重要性;而《正欲》則深入探討了具有特殊癖好的小眾族群,挑戰了對「正常」和「一般」的定義。透過這些故事,觀眾得以反思自我和社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Thumbnail
5/5電影
喵喵-avatar-img
2024/11/15
正,還有精純不雜的意思。
川村元氣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的日本純愛電影《四月,她將到來。》以唯美畫面拍出正統愛情故事之外,在現代人情感的精神層面也多有著墨,意想不到地相當感人。 劇情設定外景到冰島的黑沙灘、玻利維亞的烏尤尼鹽沼,以及布拉格老城裡的天文鐘拍攝。可以的話,真的很推薦進戲院看大螢幕,光是這三個地方的美景就很值回票價了!
Thumbnail
日本電影《福田村事件》重新探討了當代社會面對錯誤歷史的重建,以及對集體絕望的掙扎。作品呼籲觀眾不再袖手旁觀,而是要積極思考和追問。這部作品在日本和全球正在面臨的隱性歧視和待遇下,提醒人們不要沉默不語,對過往記憶與責任肩負起責任。
Thumbnail
「福田村事件」的英文片名是September 1923,這數字同時也是關東大地震發生的年份時間點,地震過後的第5天(1923/9/6),千葉縣福田村就發生了這個集體殺害日本人的事件。 寫這篇要先說是非典型的影評,順便記錄一下解鎖台北電影節的經驗。同時能於映後影人Q&A時間見到演員 井浦新本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