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柏拉圖的理式論來分析抽象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依據柏拉圖的三段論述/理式論可以得知,他認為在所有事物的形象或表層後都存在著一個理式,這個理式是最真實的,是於集體意識之中早已存在的定義,因為不存在於肉體思想中故不會因物質毀滅而消逝,是永恆不變的。在這個唯一理式之下基於理式複製得出了現象物層,也就是可見的物質層,所有可見得的現象物不過是其理式的片面寫照,離最純粹的真實已經有一段距離了。再來,以現象物進行複製會得到第三段的形式創作層,人們以繪畫或雕塑的展現將已經與真實脫離的現象物又拉得更加遙遠,雖然畫家將其作品表現得極其寫實逼真,但這樣的表現實則是在無數的影子中複製了畫家所認為的那一部分,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複製物可以完美代表最根本的理式。

為甚麼抽象相較於具象更接近真實?因為抽象的表現在理式論中定位在第二段的現象物層,它可以是觀者所認為的任何形象,也就是把零散的局部拉回到高一段的總體層次上了,較具象寫實所在的第三段更靠近理式本體。繪畫不在七藝之中的原因也和理式論有關,對於柏拉圖來說,畫家或雕刻家都是在理式論中最表象的一層進行再創造活動,而人們透過視覺享受或創作的作品所帶來的快感,最多也只能是一種娛樂,更甚則是對理性思考有害的妄想行為,離最真實的理式不僅遙遠,且對社會的貢獻值低下。

這裡舉Mark Tobey來講解以抽象的形式作為視覺語言的範例,他是一個美國的抽象畫家,在名為無題的數件作品中將東方文化的禪道以書法的形式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創造了甚具辨識度的white writing作畫風格,影響Tobey風格的關鍵時期應是某年到日本留學時,接觸到禪宗和渋い的思想薰陶,於是使用不透明的黑色墨水潑灑紙上,嘗試將以往西方所受的美術教育與東方的媒材連結。與其以東方傳統具象實體的人物或事物來表現禪,Tobey選擇以西方抽象的形式向觀者傾訴精神層面的思緒流動,可以感受到畫面中存在某種能與作者產生共鳴的途徑。所謂渋い原是形容口中像柿子般的澀味,舌頭會不舒服有阻力的感覺,渋い在藝術的方面被解釋成「令人感到平靜的一種風情,很簡單樸素但是有一種深沉的味道」這也是Tobey在他的抽象作品的畫面中想表達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mou的沙龍
9會員
7內容數
Sam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3
這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句曾像是噩夢般縈繞著我每一次的下筆,每個學美術的學生最懼怕的莫過於"創作理念"這四個大字
Thumbnail
2023/06/13
這個看似輕描淡寫的問句曾像是噩夢般縈繞著我每一次的下筆,每個學美術的學生最懼怕的莫過於"創作理念"這四個大字
Thumbnail
2023/06/13
Don't you ever dare to love somebody that much?
Thumbnail
2023/06/13
Don't you ever dare to love somebody that much?
Thumbnail
2023/06/13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法國雕塑家羅丹
Thumbnail
2023/06/13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法國雕塑家羅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這個唯一理式之下基於理式複製得出了現象物層,也就是可見的物質層,所有可見得的現象物不過是其理式的片面。
Thumbnail
在這個唯一理式之下基於理式複製得出了現象物層,也就是可見的物質層,所有可見得的現象物不過是其理式的片面。
Thumbnail
我們終於到了跟藝術史有點關係的章節了,真不容易。這章節應該是前面四章裡面最有趣的。但因為帶書到處趴趴走太重,所以遲遲沒補上這篇。
Thumbnail
我們終於到了跟藝術史有點關係的章節了,真不容易。這章節應該是前面四章裡面最有趣的。但因為帶書到處趴趴走太重,所以遲遲沒補上這篇。
Thumbnail
一位好的藝術鑑賞家,並不一定是為創作家,只要人人有起碼的美感知覺,便能吸取藝術的精華,達到移情默化的功能。「藝術品」基本上是有五個部分組成:
Thumbnail
一位好的藝術鑑賞家,並不一定是為創作家,只要人人有起碼的美感知覺,便能吸取藝術的精華,達到移情默化的功能。「藝術品」基本上是有五個部分組成:
Thumbnail
前陣子藝術圈的繪畫論戰燒了起來,是關於照相寫實、或強調繪畫的平面性的雙方論戰,雖然沒人理我,但正因為我也不屬於哪個圈子,就來發表意見一下。
Thumbnail
前陣子藝術圈的繪畫論戰燒了起來,是關於照相寫實、或強調繪畫的平面性的雙方論戰,雖然沒人理我,但正因為我也不屬於哪個圈子,就來發表意見一下。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Thumbnail
  ​觀者時常對於抽象藝術望而生畏,然而為何是如此呢?難道抽象藝術只是屬於一種形而上的西?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知的範圍?我們能從藝術史中,明顯的知道答案並非如此。
Thumbnail
  ​觀者時常對於抽象藝術望而生畏,然而為何是如此呢?難道抽象藝術只是屬於一種形而上的西?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知的範圍?我們能從藝術史中,明顯的知道答案並非如此。
Thumbnail
素描的觀念  在明瞭和實踐素描的基本理論和技法後 就要問問素描是甚麼了 而且應該是甚麼 當然也要必須是甚麼 三大面的定律其實是可以用二大面的規則來代替的  五調子的無限制擴展是有依據的 一個至二個調子亦可展現完美無缺的畫面效果 在立體性上  一定如此也不必 二維的正面翻卷穿插亦是有革命性的效果 素描
Thumbnail
素描的觀念  在明瞭和實踐素描的基本理論和技法後 就要問問素描是甚麼了 而且應該是甚麼 當然也要必須是甚麼 三大面的定律其實是可以用二大面的規則來代替的  五調子的無限制擴展是有依據的 一個至二個調子亦可展現完美無缺的畫面效果 在立體性上  一定如此也不必 二維的正面翻卷穿插亦是有革命性的效果 素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