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爸爸媽媽愛我嗎?
第二個問題:爸爸媽媽是壞人嗎?
第三個問題:是什麼讓爸爸媽媽成為這樣的怪物?
作者一開始就告訴你了,這顯然不會是一本好笑的漫畫。但有別於文字或小說,漫畫這素材似乎讓沈重輕了許多,讓這本書不會那麼困難翻頁,也讓情緒有更多種樣貌,具象的或抽象的隨著書頁展開。
在翻開這本漫畫前,你可以先想一想這三個問題,關於自己的家庭,或者關於真理子的家庭。然後在闔上書頁之後,再問一次這三個問題。
對孩子而言,如果感覺到前兩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那絕對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當然,爸爸媽媽可以替換成其他的主要照顧者。)孩子可能會覺得,是自己犯了錯才會這樣。所以自己可能才是那個怪物,是自己害爸爸媽媽變成這樣。
很多人可能會很困惑,為什麼真理子會責怪自己,為什麼真理子不離開就好,為什麼真理子會愛上那樣的人,為什麼真理子不能好好的愛自己......。
但如果你回到漫畫的第一頁,看看那個沒辦法安心睡覺的小女孩,也許你會懂一些。那個小女孩不懂為什麼沉默的爸爸在喝了酒之後會變成怪物,不懂媽媽為什麼一直念經,更不懂媽媽為什麼就這麼走了。媽媽逃走了,但小女孩逃不走,不知道能夠逃去哪裡。小女孩不能夠任性。而也許妹妹,也是讓真理子留下來的原因之一。家還有剩下來的家人,是那個小女孩想要努力守護的。
但要把這麼些情緒消化成這樣一本漫畫,或者其他作品,都絕對是困難的。如果作者沒有經過自身的成長,只是把這些經驗單純描繪出來的話,那可能會像是菊池描述的早期的作品,只會讓別人覺得爸爸很好笑很有趣,或者是淪陷於純然的黑暗。必須夠認識自己,正面面對自己,菊池才能夠畫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本漫畫。
但我不太確定,關於死亡,媽媽的死亡。菊池用了一整面的黑色版面和短短的文字,寫下自己的被拋棄。而每次談到媽媽,漫畫裡的表情,仍然像是碎玻璃那樣。那裡有太多的眼淚。
雖然我看過的漫畫並不多,但這樣和自己對話的漫畫我想應該仍是少見的。最後幾頁,看著作者加筆短篇裡那些不一樣的笑容和眼淚,那些自己對自己做著認知治療般的話語,像是電影的幕後音樂一般輕輕柔柔的。雖然同樣是黑白的漫畫,但是那幾頁卻似乎有著一層透明的色彩亮著。
「我還是會繼續做夢。或許有一天那會變得不再是噩夢。只要還活著,總有一天一定可以。」
▍書籍簡介
真理子的家庭成員很一般。
父親、母親、和小自己三歲的妹妹,
比較不一樣的是,
真理子的爸爸總是喝醉,而媽媽則是沉迷於宗教。
沒喝酒的時候,爸爸是個沉默寡言又老實的人。
可是只要一喝酒,就會變成一隻擾人的怪物,
破壞環境、酒後駕車、還差點在浴缸裡溺死自己。
某天,只有國二的真理子突然成了一家之主,
必須肩負起照顧爸爸、妹妹與自己的責任。
從那天開始,應該充滿歡笑的家裡
全剩下不好的回憶。
要是我足夠堅強、
要是我早點發現問題,
爸爸、媽媽跟妹妹,是不是都會幸福一點呢?
漫長的照護地獄,讓真理子懷疑起
難道自己,才是那個不配成為家人的「怪物」嗎?
好想改變這個家、好想改變自己,
好想自己選擇,要遺傳下去的東西——
這是真理子滿布淚水,與家中「怪物」奮鬥30年的故事。
▍作者簡介
菊池真理子
日本漫畫家,出身於日本琦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