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的否定——讀John Green《尋找無限的盡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真的好看。我感覺同樣延續John Green的Young Adult書寫風格,但在文字和情節上卻更趨成熟。雖然主角不同,內容設定不同,生的病不同,但John Green始終講的是相同的事情。而那似乎也順著那個無限的螺旋寫的又更深了一點,關於自我的迷惘。

 


故事從女孩的強迫思考寫起,然後寫男孩的父親失蹤。除了增加故事的冒險性以外,我想John Green一次一次的也許也在暗示我們「失去」這件事。女孩強迫性地害怕感染,害怕生病,害怕死亡,那是再多的科學證據沒辦法說服大腦的反射思考的。因為父親就是這樣突然離開的。所以女孩無法不緊緊地死抓住所有可以掌握的東西,包括爸爸留下的車和手機和僅存的相片,還有手上那個必須定時更換OK繃的傷口。那麼多的無法不、不能不,女孩只能夠用否定的否定才能夠讓自己的悲傷與焦慮脫離困境。然後這些東西在一瞬之間消失了,那場意外給了故事最大的轉折,John Green也用文字精彩的寫出了大腦裡的那些瘋狂。除此之外,故事連結到河的出口,一個謎團暫時解答了,但女孩說我不覺得我能夠找到實心的俄羅斯娃娃,孩子們走到了出海口,後來的人生才正要開始而已。


 

每一個男孩與女孩,無臉孔計畫裡面第一百零一號平均出來的臉孔,我們都是特別的,但卻也是那樣的相同。你想做什麼?你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嗎?你能夠決定自己想做什麼嗎?女孩和女孩問著、作者問者、叔本華也問著。徬徨少年時我們想了好多好多,想到腦袋打結,不過所有的問題卻可以濃縮成三個字。Life goes on。生命其實就是無限的重複,但我們在這個重複裡面懷疑、思考、尋找。一隻一隻烏龜追溯下去,而生命這個迴圈是存在盡頭的嗎?


讀更多強迫症:  灣心 不斷重複

讀更多John Green: 我們可以一直繼續開——讀John Green《再見凱薩琳》

 


 

【新書簡介】

對艾沙而言,世界是個不斷往內繞的螺旋,永遠找不到盡頭。她的命運被他人所編寫,她的生命更無法由自己掌控。父親的驟逝加深了這個想法,使得她時常深陷自我懷疑之中,唯有在感覺到「痛」的瞬間,才能尋得短暫的慰藉與認同;戴維斯的父親收受賄賂卻無故失蹤,因而遭到通緝。他疲於應付警方的訊問與照顧弟弟,常在夜深人靜時將心情宣洩於網路。為了尋找戴維斯的父親,曾為兒時玩伴的艾沙與戴維斯再度相遇。

有著相似痛苦的兩人彼此吸引、萌生曖昧。然而隨著關係越漸親密,艾沙越來越常墜入自我否定的迴圈。沒有人能夠理解她的世界,包含她自己……

 

【關於作者】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曾得過普林玆文學獎、普林玆榮譽獎及愛倫坡獎,也曾兩度入圍洛杉磯時報圖書決選名單,現與妻兒住在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里斯。他和弟弟漢克一同經營Vlog兄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線上影片計畫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F.的沙龍
0會員
107內容數
P.F.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3
我看得很慢,思緒像是爬梯一般,腳尖先往下探,一階一階謹慎的踩著文字,深怕失足。越往下,時間是往後走,夢卻往更深處跌,意識在這之中扭絞,掙扎著往前。但真好,即使如此我仍堅持到了最後一頁、最後一個字。 讀完賀淑芳的《蛻》,再回頭翻著黎紫書的《告別的年代》、龔萬輝的《人工少女》,這些我曾經相遇過的馬華
Thumbnail
2023/08/03
我看得很慢,思緒像是爬梯一般,腳尖先往下探,一階一階謹慎的踩著文字,深怕失足。越往下,時間是往後走,夢卻往更深處跌,意識在這之中扭絞,掙扎著往前。但真好,即使如此我仍堅持到了最後一頁、最後一個字。 讀完賀淑芳的《蛻》,再回頭翻著黎紫書的《告別的年代》、龔萬輝的《人工少女》,這些我曾經相遇過的馬華
Thumbnail
2023/07/02
窪美澄的小說書名總是取的很美,很吸引人,而在這次的新作品裡,「夜」、「星」亦然。但讀完第一篇〈深夜的酪梨〉後再次看著書標,視野前突然變得立體,一片漆黑裡,星子有了遠近,忽明忽滅,寧靜的空無裡也因為星子的閃爍而有了時間的移動。
Thumbnail
2023/07/02
窪美澄的小說書名總是取的很美,很吸引人,而在這次的新作品裡,「夜」、「星」亦然。但讀完第一篇〈深夜的酪梨〉後再次看著書標,視野前突然變得立體,一片漆黑裡,星子有了遠近,忽明忽滅,寧靜的空無裡也因為星子的閃爍而有了時間的移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星星滿口袋》是一本讓人傷心,又令人深思的小說,適合親子一起閱讀,一起思考。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繪了一段充滿奇幻色彩的成長歷程。作者艾莎.卜喜比以細膩的筆觸和感人的情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鼓舞愛與勇氣的世界。 . 莎霏亞是一個十三歲女孩,正經歷人生中諸多的困難與挑戰。 . 在學校,她
Thumbnail
《星星滿口袋》是一本讓人傷心,又令人深思的小說,適合親子一起閱讀,一起思考。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描繪了一段充滿奇幻色彩的成長歷程。作者艾莎.卜喜比以細膩的筆觸和感人的情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鼓舞愛與勇氣的世界。 . 莎霏亞是一個十三歲女孩,正經歷人生中諸多的困難與挑戰。 . 在學校,她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在聽《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採訪作家平路時,她很喜歡的一句話,我也深深被觸動。 平路說,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問:「我的媽媽為什麼不愛我?」直到解開了身世之謎後,她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而是情敵生的,所以很難去苛求媽媽愛她。 她說:「我不相信愛的神聖性或者真實性」,最喜歡一句話
Thumbnail
這句話是我在聽《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採訪作家平路時,她很喜歡的一句話,我也深深被觸動。 平路說,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問:「我的媽媽為什麼不愛我?」直到解開了身世之謎後,她才明白原來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而是情敵生的,所以很難去苛求媽媽愛她。 她說:「我不相信愛的神聖性或者真實性」,最喜歡一句話
Thumbnail
如果明知道結果與過程會充滿痛苦,我們還有理由行動嗎?《汪洋血迷宮》(Triangle)就是這樣一部,描述一位單親母親在痛苦中不斷輪迴,一心只為了能夠重返過去與兒子短暫相處時光的故事。雖然明知道同樣的結局會再次降臨,卻因為放不下對兒子、對自己的得失而不願意選擇離開痛苦的輪迴。這有點像文學家─卡
Thumbnail
如果明知道結果與過程會充滿痛苦,我們還有理由行動嗎?《汪洋血迷宮》(Triangle)就是這樣一部,描述一位單親母親在痛苦中不斷輪迴,一心只為了能夠重返過去與兒子短暫相處時光的故事。雖然明知道同樣的結局會再次降臨,卻因為放不下對兒子、對自己的得失而不願意選擇離開痛苦的輪迴。這有點像文學家─卡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Thumbnail
這一本是其中一本想釋放情緒和感到迷失時必讀的作品,是不會放手的書之一。因為書封上的一句文案讓幾年前的我,感到共鳴:14歲隨手寫下的願望清單,到了34歲要實現卻如此之難?這是一本看似尋找友情親情,卻是在尋找失落的自我和夢想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