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程。少年為什麼徬徨呢?而不是中年徬徨或老年徬徨?或者說,在生命的軸線裡,徬徨的狀態,發生在少年是相對的普遍的吧。「少年時」,沒有清楚的年齡分界,而是內心對於社會認知與自我認知的摸索、挑戰、妥協、學習的過程,讓自我在社會上找到一個經緯的定位,確立、預告了自我現在與未來在這個社會上發展的方向與可能。而在這之前,自我必須破繭而出。
「你知道小雞在破殼的時候是多麼的困難嗎?」如果小雞不破殼、沒有力氣破殼、破不了殼,那麼牠將永遠生活在殼之中,而牠的世界與生命,僅止於蛋殼中的世界,並與其他生命沒有任何關係。「少年時」就是我們突破名為「社會價值」的殼的過程,當走出既有框限的價值之後,身為人的價值才開始滋長,才有可能找到「安心」的理由。所以,有些人一輩子沒有真的成為一個人,也許是一半人或部分的人,例如某部分的堅持破除統的窠臼。然後一輩子徬徨、一輩子的「少年時」。
為何不徬徨、安心、清楚標示自我如此重要?符合社會價值難道不好嗎?相對起來不是容易許多嗎?當然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有點可惜,可惜我們只是「被選擇」,而沒有選擇的權利。我想大部分的人,時常有一種感覺,一種「為什麼」的感覺。社會需要安穩、社會需要倫理來維繫,於是有許多倫理理論來提供我們遵循與參考:例如「(行為的)結果最重要」、「美德」、「最大化效益」、「不傷害」、「傳統與自然」、「感覺最重要」、「愉悅即是善」、「責任」、「權力與特權」、「規則是存在的」,以及「沒有任何東西本質上就是道德或不道德的」。但是,倫理或者傳統,有時候是相互矛盾的,當我們在談什麼事是「應該如何如何」的時候,為什麼「應該」如何?這世上有什麼事情是應該的嗎?學生「應該」認真念書、工作「應該」作好作滿、家庭「應該」一夫一妻、幸福「應該」是……等等。凡事,都是有標準的嗎?我的人生「應該」怎麼樣、我的未來「應該」如何,對於社會所有價值規範,隨波逐流很容易,他人、有權力的人對我指點「應該」如何很容易、我按照他人的期望或是配合他人的情緒很容易。但是,這些都不是我「應該」或者我之所以為我的理由。
世界很大,價值不斷再更迭,自我也不斷的再改變,如果歷史是一段「不得不」的歷史。例如:秦始皇不得不稱帝、孫文不得不革命11次、228事件不得不發生等等,指的意思並不是原因是不得不的、結果也是不得不的,所以歷史不過就是因果決定論的結果。基本上我認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但是當你不去行使人類獨有的自由意志時;你是被選擇的、不得不的作出決定,這裡的被選擇指的是,在社會、傳統等價值的框限下所作的選擇與決定。所以,嚴格說來,是這個價值的不得不,而不是事件當事人的不得不。
當我有選擇、有自由的權利,前提是,我必須有「自我」相信的理由與價值。當同一個事件發生在我身上時,即便我也不得不作出選擇,但是我有選擇價值的權利,而我選擇的是「我在這個社會網絡之中的位置」所作的決定。而那個位置,是我過去到現在所作的選擇的軌跡以及未來選擇的理由。
徬徨,是因為不理解而感到不安。「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意思我想是,忍一時社會價值的框限,先試著了解「應該」背後的理由,然後再退一步,退去權力、階級、職位、利益等不公的、對立的價值,站在「無知之幕」後,慢慢的建構自我能夠堅信的理由,找到屬於自我的位置。這過程會很痛苦,但這是我之所以為我的理由。
201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