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upport】聰明又有天分的人為何常常一事無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 Maxupport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生涯擺渡每週一信訂閱:https://forms.gle/Nc9xwJMnM6gbVEnY6
--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由於考試成績一直不錯,所以總覺得自己是聰明且有天分的人,這種自我認知隨著長大越來越理所當然,甚至因此開始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就應該獲得更多鼓勵與關注,而這樣不斷膨脹的自己在大學狠狠跌了一跤,這一跌再起身,10多年就這樣過去了。
趁著228連假,因為一些觸動所以開始歸納自己的黑歷史,並試著找出造就結果的內因,今天的信件想跟也總被大眾認為是聰明的你分享觀察,如果有說中身上的什麼,雖然不能在短期內改變,但至少能讓我們更坦然接受現在的自己、知道這樣的自己並不孤單、也或許沒有這麼特別。
第一點很常見,就是「高估自己把事搞定的能力」:
這點的具體展現是以為自己可以同時進行很多任務 (並在開始時無比相信自己都能高效圓滿執行任務),但結果卻是每件事都沒辦法完整完成;或是高估自己的執行速度,所以做事沒有預留緩衝,很多時候必須靠熬夜極限完成;另外就是總愛不斷開闢新戰場,即便原本的戰爭根本還沒有結束。在完成事情這點上,這樣的我們比僅專注於完成單一任務的工讀生都不如。
第二點是「對自己太嚴格又太放縱」,這點也不少見:
對自己太好的地方,是很擅長為自己找理由放棄或是放過自己,與第一點相連結,會覺得時間到就該吃喝玩樂休息,反正還有時間;對自己太嚴格的地方,是不斷反覆地花時間責備自己或貶低自己,但因為沒有具體改變的作為與規劃,所以實際上只造成精神低落的結果,甚至因此讓周邊的人感覺充滿壓力卻又無法插手協助。
第三點我認為是影響最大的,那就是「缺乏為自己定位的能力」:
在成長過程中,只要是競爭就一定有標尺可以參考,考試有分數、比賽有評級,而這些成果也往往是我們的驕傲來源,但也讓我們習慣了以外部評價來為自己定位;而這樣的習慣,使我們在沒有分數可以參考的事情上變得無所適從,人際間的互動尺度就是其一。
因為沒有分數所以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所以有緣能夠遇到大師授課或參與厲害活動或組織,就算沒有基本能力或是成績普普也可以認為自己很厲害;因為沒有評級定位自己,所以根本無法分辨周邊人群與自己的相對位置,所以相處上就會出現「近廟欺神」的狀態,瞧不上自己周邊熟悉的人,看不出他們的價值,但卻對遠方陌生的大神總是過度恭維、過度追捧。
--
上面歸納的「高估自己把事搞定的能力」、「對自己太嚴格又太放縱」以及「缺乏為自己定位的能力」這三點,是我歸納出來聰明人常常會一事無成的主要原因,下一篇,繼續往下分享如何行動來優化自己~~
--
生涯擺渡每週一信訂閱:https://forms.gle/Nc9xwJMnM6gbVEnY6
優質圖文可以到IG追蹤我: https://www.instagram.com/maxupport/
Youtube短影,歡迎訂閱追蹤留言分享! https://youtu.be/1igtIKTxqwU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一中午前,我都會寫封信給你,與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這是我們間的對話,而不是額外打擾你的廣告,以文字為主,不會有太多額外花俏。 (方格子的內容更新估計落後信件至少4週) 如果需要聊聊,也歡迎填寫問卷讓我知道。 |生涯諮詢:https://forms.gle/5xuAFq5WvmZ4HCgh9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 生涯擺渡每週一信訂閱:https://forms.gle/w9r6zLt3maNeb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上週有緣參與了與貝殼放大創辦人大涵導師對談的私人餐會,毫無架子的他是新世代企業家的代表之一,超過3小時的活動過程,身體微恙的他始終保持溫暖的態度,相處起來非常舒服,那種強的從容很自然的包圍全場。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當社群媒體上2022回顧文四處散落,你有沒有也想試著回顧一下剛剛過去這年?如果你打算從今年開始建立這個習慣,那我想要跟你分享自己這次仔細回顧後獲得的一些正向反饋與心得。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 生涯擺渡每週一信訂閱:https://forms.gle/w9r6zLt3maNeb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上週有緣參與了與貝殼放大創辦人大涵導師對談的私人餐會,毫無架子的他是新世代企業家的代表之一,超過3小時的活動過程,身體微恙的他始終保持溫暖的態度,相處起來非常舒服,那種強的從容很自然的包圍全場。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當社群媒體上2022回顧文四處散落,你有沒有也想試著回顧一下剛剛過去這年?如果你打算從今年開始建立這個習慣,那我想要跟你分享自己這次仔細回顧後獲得的一些正向反饋與心得。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我是 Maxupport 的 瑪克思 Max,務實、誠懇但直白的生涯擺渡人。 -- 如果未來你想收到這每週一次的優質內容,歡迎填寫問卷訂閱,每週一中午11:59前,我都會寫一封信給你,分享我這一週的所遇、所想及所得,一起成為人生中繼續向前的夥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如果他被賞識,如果是被身份重要的人賞識,他一定前途一片光輝。可是,他有被這些人賞析嗎?沒有。他是個沒有人知道的千里馬。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發現你身上的天賦是此生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任務,在學校我學程式設計,可是我的左腦非常不好使,因此學習過程非常痛苦,至今我很少透露這個秘密,因為會嚇到他人,實在是因為我的電腦技能實在太讓人恥笑了,所以說,如果我們都能提早認識到自己天賦,去打磨、去使用,那人生的樣貌將會有多麽的不一樣,肯定會活的很像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是在【異數】這本書裡, 書中舉出,一些幼年時期測得高智商的孩子,在長期追蹤成長過程的進路及發展,若最終落定的「穩定工作」,在世俗眼光中是所謂一般人能力就可承擔得起的「工作」,那有點可惜了他的高潛質。 書中例子想說明,未來成就和天生智力不一定正相關。 #導師的修煉 之 如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如果他被賞識,如果是被身份重要的人賞識,他一定前途一片光輝。可是,他有被這些人賞析嗎?沒有。他是個沒有人知道的千里馬。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發現你身上的天賦是此生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任務,在學校我學程式設計,可是我的左腦非常不好使,因此學習過程非常痛苦,至今我很少透露這個秘密,因為會嚇到他人,實在是因為我的電腦技能實在太讓人恥笑了,所以說,如果我們都能提早認識到自己天賦,去打磨、去使用,那人生的樣貌將會有多麽的不一樣,肯定會活的很像
Thumbnail
前言 作者在這本書中探討了一個有趣的前提:高智商並不總是等同於高成就或個人滿足感。這本書旨在幫助所謂的"聰明人"克服可能阻礙他們充分發揮潛力的心理障礙。 內容概述: 1. 自我認知: 書中強調了理解自己思維模式的重要性,包括過度分析、完美主義等傾向。 2. 情商發展: 作者論述了為何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這個說法,是在【異數】這本書裡, 書中舉出,一些幼年時期測得高智商的孩子,在長期追蹤成長過程的進路及發展,若最終落定的「穩定工作」,在世俗眼光中是所謂一般人能力就可承擔得起的「工作」,那有點可惜了他的高潛質。 書中例子想說明,未來成就和天生智力不一定正相關。 #導師的修煉 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