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尷尬的與兩個阿嬤的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人說「政治」這個話題,不適合與剛認識不久的人談論,這樣影響契合,如果越說越發現立場不同,這樣要怎麼下去跟收尾呢?不過我發現,實際上是,跟認識很久但是從沒聊過這個話題的人談論,也同樣尷尬。
這次談論的對象是自己兩邊的阿嬤,就是爸爸的媽與媽媽的媽,有點饒舌,總之就是一個78一個87歲數的長輩,我沒有在罵人,他們剛好歲數是這樣,相反的我小時候被外婆帶大,對於他的依附依戀的親情,更甚於對我媽。
總是有個時機嘛!這種話題不會自己打開的,這怪我在溫泉旅館時,躺在床上吃著芒果看著新聞,一時太舒服,話夾子打開,恰好身邊兩個老人,就開了就講,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講著講著,發現兩位老人的口味是一樣的,阿嬤拿出他的理論像是考碩士班口試的堅定言論,鞭打著我的論述,這時我才發現,ㄟ阿嬤,你明明頭腦記好多口號嘛!根本不像87歲,也不像走上旅遊時邊走邊喊累的老人樣嘛!總之,一則一喜,一則一憂,喜的是阿嬤腦袋還能轉,憂的是投票時我們雙雙抵銷了,哈哈哈.......
至於外婆,就很尷尬了,我愛他多還是他愛我多,這個問題是回答不出來的,可見我們嬤孫的感情真的很好,從小到大最喜歡玩他的指甲,因為他是屬於那種天生就長的尖尖的指甲,美甲師都不用特別修形狀的上等好甲,只要一把玩它的指甲,就會讓人心中莫名油然而生的安心感覺,這就是一種依附吧!
既然親情濃烈,那遇到這樣尷尬的場面怎麼辦呢,好在我外婆是個情商很高的人,她就悠悠的說了句:「哇金罵攏袂去鄧票啊(我現在都不會去投票了), 健康平安就好,誰做都好」。哈哈,真好,我的阿嬤絕對不會讓我們彼此之間的感情被這種事搞得很奇怪,馬上就轉成這樣,我外婆真讚! 聽到這裡,我當然不會去在探討她明明還有在投票,或是不投但支持誰的問題了,畢竟我看到我阿嬤的樣子,早就後悔「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緊來酸........是我在第一次不小心跟阿嬤們談論政治話題的想法,人家更珍惜嬤孫情嘛XDD 跟人家那種「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節操相比,我真是孬 哈哈哈..... 不過可以自由自在地談論政治也是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芽筆的日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端午佳節期間,隨著家人到台中見親戚,親戚是爸爸的姊姊,也就是姑姑,姑姑在家族裡,是個講話聲量極大的長輩,因為經過多年打拼下來,已是成功的商人了,最近她喜得金孫,對孫子的期待,溢於言表…….
端午佳節期間,隨著家人到台中見親戚,親戚是爸爸的姊姊,也就是姑姑,姑姑在家族裡,是個講話聲量極大的長輩,因為經過多年打拼下來,已是成功的商人了,最近她喜得金孫,對孫子的期待,溢於言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阿琴,是從我小嬰兒時抱緊緊,到蹦跳四歲時追在我身後餵飯的阿嬤,重男輕女,凶巴巴的他,自從遇到了我,變成我孫女什麼都好的傻瓜阿嬤。我們的緣分,從他為了我撐過日夜顛倒的三個月,一點一滴加深對彼此的愛。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先前有立委提出將「外公外婆」改為「爺爺奶奶/阿公阿嬤」,卻引來部分民眾撻伐,他們表示「外公外婆被消失了」或是「都叫阿公阿嬤很混亂」,這是多麼扭曲且荒唐的言論!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Thumbnail
今天一如往常在7-11享受早餐喝個咖啡,寫寫文章。 有位年紀看起來像80歲以上的老伯伯進來,坐在我附近,與另一位看起來近70歲的阿姨聊天對話。 老伯伯很專心的看著阿姨,卻忘記控制講話音量,整個7-11都聽得到他們的內容。 老伯伯說:「我的媳婦很沒有用,回來家裡也不會喊一聲爸爸,兩個媳婦都這樣,
阿嬤話匣子一開,註定沒完沒了;過去實在太窮,誰誰誰是如何拉拔大的,誰誰誰吃了什麼苦,唉,真辛苦⋯真辛苦⋯ 客廳裡,阿嬤說她的,我看我的倚天屠龍記,只要時不時說「然後呢」「唉~最後咧」我倆平行運行得融洽,說到午夜時分,老人家反問我「你怎麼怎麼不去睡?」我微醒半開著眼皮回應「我要去睡了」。 阿嬤以前
Thumbnail
我和她是青梅竹馬,我們的阿嬤是朋友,因此小時候我們做什麼都會在一起。 她的阿嬤在我小一的時候走了,放學後她回到家父母都不在,所以她會來我阿嬤家找我玩。 早上去學校之前,我都會到巷口等她;她媽媽要接她時,我都會一起去。 後來升上國中,她開始去補習班,而我就讀的國中不在阿嬤家附近,放學後就得直接回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阿琴,是從我小嬰兒時抱緊緊,到蹦跳四歲時追在我身後餵飯的阿嬤,重男輕女,凶巴巴的他,自從遇到了我,變成我孫女什麼都好的傻瓜阿嬤。我們的緣分,從他為了我撐過日夜顛倒的三個月,一點一滴加深對彼此的愛。
Thumbnail
離開台灣前,我和八十幾歲的阿嬤一起住了三年,阿嬤守寡了二十幾年,看政論節目成為阿嬤晚年的晚餐標配。 我回家的時間多半晚,阿嬤常常都已經入睡,所以我們並不常聊天。 只有那麼一兩次,我們有機會聊天。 阿嬤曾說念女中的她,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迫害,從東部搬到南部生活。 我很喜歡阿嬤寫的字,細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先前有立委提出將「外公外婆」改為「爺爺奶奶/阿公阿嬤」,卻引來部分民眾撻伐,他們表示「外公外婆被消失了」或是「都叫阿公阿嬤很混亂」,這是多麼扭曲且荒唐的言論!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年輕時看盡親友充滿挑戰的婚姻,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要她不要結婚,與其婚後要吃苦受罪,不如單身自由自在。可是舊社會女人的婚姻一向受父母兄長主導支配,阿嬤堅持到二十六歲終於不敵父兄壓力而走入婚姻。 婚後的阿嬤很有骨氣,她跟自己說,要嘛不嫁,既然嫁了就要咬緊牙關認真經營。阿嬤的先生很認真工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Thumbnail
今天一如往常在7-11享受早餐喝個咖啡,寫寫文章。 有位年紀看起來像80歲以上的老伯伯進來,坐在我附近,與另一位看起來近70歲的阿姨聊天對話。 老伯伯很專心的看著阿姨,卻忘記控制講話音量,整個7-11都聽得到他們的內容。 老伯伯說:「我的媳婦很沒有用,回來家裡也不會喊一聲爸爸,兩個媳婦都這樣,
阿嬤話匣子一開,註定沒完沒了;過去實在太窮,誰誰誰是如何拉拔大的,誰誰誰吃了什麼苦,唉,真辛苦⋯真辛苦⋯ 客廳裡,阿嬤說她的,我看我的倚天屠龍記,只要時不時說「然後呢」「唉~最後咧」我倆平行運行得融洽,說到午夜時分,老人家反問我「你怎麼怎麼不去睡?」我微醒半開著眼皮回應「我要去睡了」。 阿嬤以前
Thumbnail
我和她是青梅竹馬,我們的阿嬤是朋友,因此小時候我們做什麼都會在一起。 她的阿嬤在我小一的時候走了,放學後她回到家父母都不在,所以她會來我阿嬤家找我玩。 早上去學校之前,我都會到巷口等她;她媽媽要接她時,我都會一起去。 後來升上國中,她開始去補習班,而我就讀的國中不在阿嬤家附近,放學後就得直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