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父敘母/稱謂與婚姻的關係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前有立委提出將「外公外婆」改為「爺爺奶奶/阿公阿嬤」,卻引來部分民眾撻伐,他們表示「外公外婆被消失了」或是「都叫阿公阿嬤很混亂」,這是多麼扭曲且荒唐的言論!


外公外婆的「外」,是指外面的阿公阿嬤,這也暗示著媽媽的爸爸媽媽是外人,雖然愛孫子的心不會變,但在稱呼上卻有所歧視。

而且再仔細看反對的人,多數為男性且特定政治傾向的人,他們的平權意識尚未開啟,也難怪實現平權社會是多麼的艱困。


改變稱呼其實很容易,有人區分成「阿公阿嬤」與「爺爺奶奶」;也有人區分「竹北阿公阿嬤」與「新竹阿公阿嬤」,讓稱呼不再有內外之分,這是平權抬頭的一小步。


在婚姻上的稱呼也是如此。

男方稱呼女方爸媽為「岳父岳母」、女方稱呼男方爸媽為「公公婆婆」,為什麼女性對於對方長輩的稱呼就突然降一階了呢?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沒關係,但實則矮化女性在婚姻關係中的位階,如果男方喊聲「岳父岳母」,我也認為女方可以喊聲「敘父敘母」,意義為「悅父悅母、續父續母」讓爸媽都愉悅、永續美好的未來生活。


-


婚姻應是美好的,但是好的稱呼與定義對你來說,是「好」嗎?

不要期待成為世俗眼中的「好媽媽、好媳婦」,在傳統習俗、社會集體意識下的好媽媽、好媳婦,都是犧牲那名女性的自我

好媽媽奉獻婚姻、家庭、孩子;好媳婦成全別人家的家庭,這個好是「為別人好」。

我們很少聽到對於「好爸爸、好女婿」的高度要求,「當好爸爸」只要對這個「自組家庭」出一點力,就會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當好媽媽」經常被認為理所當然,如果做不好很容易就得到「不配當媽媽」的眼光對待。

最特別的,「好女婿」的定義我們似乎從來沒聽過,但是「好媳婦」的定義卻像是寫滿了自古以來所有的紙張,至今還寫不完的本子。好女婿只要不惹事就好,就算在外面有情婦也會被認為「全天下的男人都會犯的錯」來解決淫穢事件;但好媳婦呢?就算把祖宗八代安頓好、成為了乖乖牌媳婦,仍稱不上是好媳婦,你可能必須做到二十四小時幫傭、看護、司機、廚師、陪聊天、隨call隨到,勉強才能在「好媳婦」的定義上沾一點邊,但是這個「好」是你想要的嗎?這是你從小以來就認為的「好」嗎?

當一個不完美的好媽媽、好媳婦,你、我、全世界的女性才能快樂,把「好」改為「對自己好、對彼此好」吧。


-

婚姻綁著嫁娶,也是平權意識無法延續的原因之一。
我們先來看看「拜別」,拜別女方父母?這裡的拜別是指再見、感謝女方父母,但為什麼我們不感謝男方家長把兒子養的這麼好呢?
「擲扇、潑水」,旨女方所有的壞習慣,在結婚後都要丟掉好好伺候夫家,但你想把你的下半人生都栽進與融入別人家嗎?為什麼這世代最需要被丟掉的媽寶習慣,就不用被丟棄呢?


婚姻應是美好的,沒有嫁娶,只有結婚,我們一起經營婚姻、穩定我們的未來生活,我們感謝對方父母把我們照顧的那麼好,我們的父母會互相照顧彼此,需要的時候我們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最為貼切,畢竟他們是把我們用心養大的恩人。
我們也可以照顧彼此的父母,但是是出自於感謝,而不是習俗。


一定要記得,姻親是在法律上的親屬關係,但永遠不是家人,至少彼此的內心都認定為不是。
敘父母永遠不會把你當自家女兒,即使他們有多疼妳;岳父母永遠不會把你當自家兒子看待,即使他們有多疼你,那些疼都是出自於愛屋及烏的愛。
相同的,不要奢求別人的女兒或是兒子來照顧你,只有自己的孩子願意照顧你,才是真願意、真正親情的愛。


-

傳統有多假掰,要叫對方的父母為爸媽,但心理上明明百般不認同,不僅要被逼迫稱呼,還要被強行逼迫做出對於稱呼相對應的事。


未來,如果我的孩子結婚,我會跟孩子說:「照顧爸爸的責任是媽媽、照顧媽媽的責任是爸爸,我們會盡量保持健康,我們了解,父母的健康是孩子最好的禮物,如果我們有一方或是兩方都沒能力,你再來照顧我們吧!記得,照顧的責任不是你的伴侶,是你,你的伴侶如果願意,頂多分攤出錢,因為他也是別人家疼愛的孩子,他也有他的家人需要他照顧。

也會跟孩子與孩子的伴侶說:「孩子,要記得善待彼此、愛護對方。生活是你們兩個人要過的,我們頂多給予一些叮嚀與建議,不干涉你們的生活,希望你們不做惡、不求生活富貴、只求健康、平安、有責任、有擔當,勇於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我了解,叫別人的爸媽為「爸媽」真的很虛偽,就連我自己心中也只認為自己的爸媽才是爸媽,因此結婚後你可以維持稱呼叔叔阿姨,我們一樣仍可維持友善關係、不會因為虛情假意的稱謂而有所改變。」


結婚的意思,並沒有把你嫁進我們家(也並沒有你把對方娶回家),他只是一種你們互許終身的象徵,要記得最疼愛你的,只有你、你的伴侶、你的原生家庭,身為長輩就看著年輕人努力經營生活就好、需要時再指點、給予建議即可,不插手不干涉才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祝福。


對自己好、對伴侶好,感謝彼此的家人,對我們都好~

對自己好、對伴侶好,感謝彼此的家人,對我們都好~


5會員
56內容數
同人創作、動漫狂熱份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劇場狂粉的日常〕EP259 - 託付愛與思念的習俗~【春河劇團】《把我娶回家》🌿「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有可能惹禍上身;街旁的紅包別亂撿 搞不好鬼妻跟進門」 來賓介紹👏👏👏 -- 春河劇團執行長:郎祖明 我們要一路演到農曆七月😏 有笑有淚,回鄉打拼的遊子,一切都與愛有關💞
Thumbnail
avatar
鳳君
2024-04-18
人性跟習俗的關係重要性 台灣的各種節日都是促進跟建立人與人的和諧關係 都是在圍繞者"團圓"兩個字而發展出來的紀念日 有心結的家人每一年都有很多節日可以有機會溝通 金融世界也都是圍繞著人性的團結跟對抗,遇到任何轉折都不逃避生活,而要保持所有五官感受全部的人生過程 習慣影響行為>行為改變心態>心態左右決策>決策改變
Thumbnail
avatar
金融狡兔
2024-03-31
春節習俗:行春鹿港遊,賞楊橋踏月春節習俗之一是行春,意謂行動累積資本,包括身體健康、親戚熱絡、友誼恆久和財富流通。建議利用年假多行走以發現社區的新改變。另外,在春節期間還可以到鹿港走走、吃湯圓、祈福賞景、欣賞楊橋踏月等活動。
Thumbnail
avatar
蒔緣
2024-02-11
抓周習俗大哉問!寶寶滿1歲了,怎麼辦周歲派對?在寶寶出生滿一年時,父母通常會為小朋友準備抓周活動、周歲派對等等,這個珍貴的誕生紀念日不僅是家人間難忘的慶祝回憶,也是期許他們在往後的日子中,活出自己、活得精采,成長順遂。但是抓周的物品有哪些?它們的象徵含意是什麼呢?今天作伴為大家整理了抓周流程、禁忌物品、代表意義等,還不知道抓周怎麼準備的爸爸媽媽
Thumbnail
avatar
作伴 ZuoBann
2023-11-17
【習俗禁忌大拆解】餐桌上的禁忌每天吃飯的餐桌上,你知道有那些習俗或禁忌嗎? 🍄你知道為何吃飯不能坐桌腳嗎? 🍄你知道為何不能拿筷子敲碗邊緣嗎? 🍄你知道為何碗裡不能剩飯嗎? 🍄你知道為何吃魚不能翻面嗎? 如果你不知道原因,快來聽聽Podcast了解一下唷~ 🍀Podcast🍀 💕安卓鏈結: ht
Thumbnail
avatar
寶兒靈氣魔法世界
2023-10-04
大年初一習俗與禁忌--媳婦的絮絮叨叨初一大清早,全部的家人都在睡覺,連在六點早起「開正」(註)的婆婆也鑽回被窩睡回籠覺,我一個人走進廚房,準備煎婆婆自己手工製作的蘿蔔糕當早餐,也準備煮壺桔餅加中藥浸漬的佛手瓜當茶飲,給輕微咳嗽的老公喝。 老公才坐定,婆婆就走了進來,劈頭就下指令:「煎『幾瓜』蘿蔔糕給XX吃」,其實我早已煎好蘿蔔糕,只是
Thumbnail
avatar
Grace
2023-01-22
[有趣習俗] Lördagsgodis一件看似有趣的小小文化習俗,居然也能造成這些擴散的間接影響效益,讓整件事情充滿有意思的趣味。
Thumbnail
avatar
Jerome
2021-11-10
打工的風俗娘女大生其實是JK?(11) 風俗娘的泡泡浴課程學習這天中午,香椎星戀和姪濱雛花老樣子在教學大樓的頂樓閒聊。   「雛花我跟妳說,明天我要請假一天,可以幫我做一下上課的重點筆記嗎?」   星戀雙手合十,在拜託她的摯友。   「欸?好是好……不過星戀妳為什麼要請假?生病嗎?應該不是吧?」   「我是要去上店裡二天一夜的進修課程,好像要去別府上課的樣子。
Thumbnail
avatar
河合艾梅莉
2021-09-13
常見婚禮習俗及婚禮狀況與處理︱聊婚禮其實在現今的台灣民俗婚禮習俗當中,其流程及儀式的習俗正處於一個在新世代與舊世代的溶合與進化之中。常見的不外乎有著北部習俗、南部習俗、客家習俗及原住民習俗等各種甚至小到連我們這村子的習俗都有不同的地方。 在百忙之中又無法有過多的心思去煩腦是否會出錯,還是有那些小狀況沒有事前預想到的,又要如何的做到各方
Thumbnail
avatar
小哈
2021-04-26
看待習俗 這兩天有兩位朋友不約而同低調的登記完婚。沒有儀式華服,或親友成眾的祝賀,就是兩口子平靜地完成,貼臉書昭告,如此而已。 上周一位朋友的母親過世,他亦實行簡約,僅有懷思聚會沒有告別式,或華麗靈堂供人仰拜,連遺照都用I pad替代,環保又溫馨。 情人節隔天妹妹早產,提早快一個月,孩子重達兩千五,剛好不用
Thumbnail
avatar
一片蔚藍天空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