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父敘母/稱謂與婚姻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前有立委提出將「外公外婆」改為「爺爺奶奶/阿公阿嬤」,卻引來部分民眾撻伐,他們表示「外公外婆被消失了」或是「都叫阿公阿嬤很混亂」,這是多麼扭曲且荒唐的言論!


外公外婆的「外」,是指外面的阿公阿嬤,這也暗示著媽媽的爸爸媽媽是外人,雖然愛孫子的心不會變,但在稱呼上卻有所歧視。

而且再仔細看反對的人,多數為男性且特定政治傾向的人,他們的平權意識尚未開啟,也難怪實現平權社會是多麼的艱困。


改變稱呼其實很容易,有人區分成「阿公阿嬤」與「爺爺奶奶」;也有人區分「竹北阿公阿嬤」與「新竹阿公阿嬤」,讓稱呼不再有內外之分,這是平權抬頭的一小步。


在婚姻上的稱呼也是如此。

男方稱呼女方爸媽為「岳父岳母」、女方稱呼男方爸媽為「公公婆婆」,為什麼女性對於對方長輩的稱呼就突然降一階了呢?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沒關係,但實則矮化女性在婚姻關係中的位階,如果男方喊聲「岳父岳母」,我也認為女方可以喊聲「敘父敘母」,意義為「悅父悅母、續父續母」讓爸媽都愉悅、永續美好的未來生活。


-


婚姻應是美好的,但是好的稱呼與定義對你來說,是「好」嗎?

不要期待成為世俗眼中的「好媽媽、好媳婦」,在傳統習俗、社會集體意識下的好媽媽、好媳婦,都是犧牲那名女性的自我

好媽媽奉獻婚姻、家庭、孩子;好媳婦成全別人家的家庭,這個好是「為別人好」。

我們很少聽到對於「好爸爸、好女婿」的高度要求,「當好爸爸」只要對這個「自組家庭」出一點力,就會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當好媽媽」經常被認為理所當然,如果做不好很容易就得到「不配當媽媽」的眼光對待。

最特別的,「好女婿」的定義我們似乎從來沒聽過,但是「好媳婦」的定義卻像是寫滿了自古以來所有的紙張,至今還寫不完的本子。好女婿只要不惹事就好,就算在外面有情婦也會被認為「全天下的男人都會犯的錯」來解決淫穢事件;但好媳婦呢?就算把祖宗八代安頓好、成為了乖乖牌媳婦,仍稱不上是好媳婦,你可能必須做到二十四小時幫傭、看護、司機、廚師、陪聊天、隨call隨到,勉強才能在「好媳婦」的定義上沾一點邊,但是這個「好」是你想要的嗎?這是你從小以來就認為的「好」嗎?

當一個不完美的好媽媽、好媳婦,你、我、全世界的女性才能快樂,把「好」改為「對自己好、對彼此好」吧。


-

婚姻綁著嫁娶,也是平權意識無法延續的原因之一。
我們先來看看「拜別」,拜別女方父母?這裡的拜別是指再見、感謝女方父母,但為什麼我們不感謝男方家長把兒子養的這麼好呢?
「擲扇、潑水」,旨女方所有的壞習慣,在結婚後都要丟掉好好伺候夫家,但你想把你的下半人生都栽進與融入別人家嗎?為什麼這世代最需要被丟掉的媽寶習慣,就不用被丟棄呢?


婚姻應是美好的,沒有嫁娶,只有結婚,我們一起經營婚姻、穩定我們的未來生活,我們感謝對方父母把我們照顧的那麼好,我們的父母會互相照顧彼此,需要的時候我們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最為貼切,畢竟他們是把我們用心養大的恩人。
我們也可以照顧彼此的父母,但是是出自於感謝,而不是習俗。


一定要記得,姻親是在法律上的親屬關係,但永遠不是家人,至少彼此的內心都認定為不是。
敘父母永遠不會把你當自家女兒,即使他們有多疼妳;岳父母永遠不會把你當自家兒子看待,即使他們有多疼你,那些疼都是出自於愛屋及烏的愛。
相同的,不要奢求別人的女兒或是兒子來照顧你,只有自己的孩子願意照顧你,才是真願意、真正親情的愛。


-

傳統有多假掰,要叫對方的父母為爸媽,但心理上明明百般不認同,不僅要被逼迫稱呼,還要被強行逼迫做出對於稱呼相對應的事。


未來,如果我的孩子結婚,我會跟孩子說:「照顧爸爸的責任是媽媽、照顧媽媽的責任是爸爸,我們會盡量保持健康,我們了解,父母的健康是孩子最好的禮物,如果我們有一方或是兩方都沒能力,你再來照顧我們吧!記得,照顧的責任不是你的伴侶,是你,你的伴侶如果願意,頂多分攤出錢,因為他也是別人家疼愛的孩子,他也有他的家人需要他照顧。

也會跟孩子與孩子的伴侶說:「孩子,要記得善待彼此、愛護對方。生活是你們兩個人要過的,我們頂多給予一些叮嚀與建議,不干涉你們的生活,希望你們不做惡、不求生活富貴、只求健康、平安、有責任、有擔當,勇於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我了解,叫別人的爸媽為「爸媽」真的很虛偽,就連我自己心中也只認為自己的爸媽才是爸媽,因此結婚後你可以維持稱呼叔叔阿姨,我們一樣仍可維持友善關係、不會因為虛情假意的稱謂而有所改變。」


結婚的意思,並沒有把你嫁進我們家(也並沒有你把對方娶回家),他只是一種你們互許終身的象徵,要記得最疼愛你的,只有你、你的伴侶、你的原生家庭,身為長輩就看著年輕人努力經營生活就好、需要時再指點、給予建議即可,不插手不干涉才是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祝福。


對自己好、對伴侶好,感謝彼此的家人,對我們都好~

對自己好、對伴侶好,感謝彼此的家人,對我們都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犬奇的沙龍
10會員
70內容數
我是Yu 水犬奇 未來政見:守護台灣、性別平權、居住正義、師資翻轉
水犬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6
中國共匪黨的這三位男性,還有民眾黨陳昭姿,到底在想什麼呢? 試問,傅崐萁、洪孟楷、林思銘你們願意讓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當代理孕母嗎? 這三位沒有子宮的人,去決定擁有健康子宮女性的使用權?! 99%的人都想要代孕,然而也是99%的人都不想要當代理孕母,剩下1%的女性是誰自願呢?
Thumbnail
2024/12/06
中國共匪黨的這三位男性,還有民眾黨陳昭姿,到底在想什麼呢? 試問,傅崐萁、洪孟楷、林思銘你們願意讓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當代理孕母嗎? 這三位沒有子宮的人,去決定擁有健康子宮女性的使用權?! 99%的人都想要代孕,然而也是99%的人都不想要當代理孕母,剩下1%的女性是誰自願呢?
Thumbnail
2023/10/01
婚姻,是該犧牲某一方嗎? 婚姻,是該成全某個人嗎? 應該說,婚姻,是嫁娶嗎? 結婚的第一個尷尬 結婚之後,第一個遇到的不習慣,也覺得莫名的是,妳得叫別人爸嗎一聲「爸、媽」。 我以前以為,照顧自己的家人,我們可以稱為「爸爸媽媽」,但是對方家人沒有照顧我,為什麼我得叫人家「爸媽」呢?只因為我結
Thumbnail
2023/10/01
婚姻,是該犧牲某一方嗎? 婚姻,是該成全某個人嗎? 應該說,婚姻,是嫁娶嗎? 結婚的第一個尷尬 結婚之後,第一個遇到的不習慣,也覺得莫名的是,妳得叫別人爸嗎一聲「爸、媽」。 我以前以為,照顧自己的家人,我們可以稱為「爸爸媽媽」,但是對方家人沒有照顧我,為什麼我得叫人家「爸媽」呢?只因為我結
Thumbnail
2023/05/29
是不是更能用客觀的觀點去看社會的演化呢?文章一直用雄性的觀點,若從雌性的角度來看呢?
Thumbnail
2023/05/29
是不是更能用客觀的觀點去看社會的演化呢?文章一直用雄性的觀點,若從雌性的角度來看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婚後是否要與公婆同住是許多新婚夫婦面臨的重要抉擇。雖然與公婆同住可能帶來一些方便,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安排常常會導致家庭角色混淆和自主性受限,進而引發摩擦和矛盾。為了維持婚姻的和諧與家庭的幸福,婚後保持獨立的生活空間顯得尤為重要。
Thumbnail
婚後是否要與公婆同住是許多新婚夫婦面臨的重要抉擇。雖然與公婆同住可能帶來一些方便,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安排常常會導致家庭角色混淆和自主性受限,進而引發摩擦和矛盾。為了維持婚姻的和諧與家庭的幸福,婚後保持獨立的生活空間顯得尤為重要。
Thumbnail
先前有立委提出將「外公外婆」改為「爺爺奶奶/阿公阿嬤」,卻引來部分民眾撻伐,他們表示「外公外婆被消失了」或是「都叫阿公阿嬤很混亂」,這是多麼扭曲且荒唐的言論!
Thumbnail
先前有立委提出將「外公外婆」改為「爺爺奶奶/阿公阿嬤」,卻引來部分民眾撻伐,他們表示「外公外婆被消失了」或是「都叫阿公阿嬤很混亂」,這是多麼扭曲且荒唐的言論!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