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破產 經部將再注資台電千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經部注資台電千億,台灣電力危機如何解決?

大家好,我是一個關心台灣能源議題的部落客。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讓我感到非常震驚。那就是經濟部將再注資台電千億元,以避免台電破產的消息。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台電今年因為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而電價又無法及時調整,造成巨大的虧損。截至5月底,台電今年虧損達945億元,預估全年虧損將達2,000億元。為了穩定台電的財務狀況,經濟部將編列公務預算1,000億元注資台電,同時也期盼國發基金收益挹注200億元,合計1,200億作為台電虧損補貼。

這個消息讓我感到非常驚訝和不解。首先,我不明白為什麼台電要靠政府的補助來維持運作。台電是一個國營事業,應該要有自己的經營策略和效率,而不是依賴納稅人的錢來填補缺口。其次,我也不認同政府用公務預算和國發基金來注資台電的做法。這些錢本來可以用在其他更有意義和效益的地方,例如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等。而且,這樣的做法只是治標不治本,沒有解決台灣電力危機的根本問題。

那麼,台灣電力危機的根本問題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台灣能源結構過於依賴進口化石燃料。根據台電的資料,2019年台灣發電量中有84.4%來自化石燃料(其中49.4%是天然氣、32.4%是煤炭、2.6%是重油),只有4.1%來自核能、11.5%來自再生能源(其中8.7%是水力、2.8%是風力、0.1%是太陽能)。這意味著台灣的電力供應非常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
  • 台灣電價過低不符合成本。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資料,2019年台灣住宅用戶每度電平均價格約新台幣2.6元(美金0.09元),而工業用戶每度電平均價格約新台幣1.8元(美金0.06元)。這些價格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例如日本、韓國、德國等。這導致台電無法獲得足夠的收入來支付成本,也沒有動力來提升效率和節能減碳。
  • 台灣電力市場缺乏競爭和多元化。根據台電的資料,2019年台電自有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75.3%,而民營電廠和自用電廠分別占17.7%和7%。這意味著台電仍然是台灣電力市場的主要供應者和控制者,而其他參與者的角色和空間非常有限。這導致台灣電力市場缺乏競爭和創新,也不利於發展多元化的能源來源。

綜上所述,我認為台灣電力危機的解決之道不是靠政府的注資,而是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 調整能源結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增加核能和再生能源的比重。這樣可以降低台灣的能源進口成本和碳排放量,也可以提高台灣的能源安全和自主性。
  • 調整電價機制,讓電價反映成本和市場供需,並設立合理的補貼和保護措施。這樣可以讓台電有足夠的收入來改善財務狀況和投資未來,也可以讓用戶有節約能源和轉向綠色能源的誘因。
  • 開放電力市場,引入更多的競爭者和多元化的能源來源,並建立公平和透明的規範和監督機制。這樣可以促進台灣電力市場的效率和創新,也可以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和權益。

我希望我的部落格能夠引起大家對台灣電力危機的關注和討論,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們的看法和建議。謝謝你們的閱讀。

: 避免破產 經部將再注資台電千億 : 台灣發電量統計 : IEA Electricity Information 2020 : 台灣發電量統計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台股 #股票 #退休 #金融 #財產 #發財 #被動收入 #上班族 #投資新手 #選股 #理財 #etf #00878 #0056 #0050 #stockmarket #stock #finance #2023

🎯我是股市鴿|鴿的方向只有一個

👍追蹤社群:IG每日成交紀錄股市爆料同學會Vocus專題Vocus個人頁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贊助】🥐

📰今天的股市鴿新聞到此,明天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鴿園地
15會員
935內容數
每日重點財經新聞
股市鴿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美股市值五強中,除了蘋果外,其他四家都是AI領域的重要企業,包括微軟、Google、亞馬遜、輝達。 這些企業的AI發展帶動台系供應鏈受惠,法人不斷提高目標價,多頭火力強。 光寶科、金像電、華碩、台光電、廣達等都是受惠股,有望持續看俏。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警,美國兩年內恐陷缺電危機,將阻礙AI與電動車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 馬斯克呼籲能源業加快發電計畫時程,並保持高度急迫性,他認為美國用電量將大幅增加。 美國近年已感受到電力供不應求,除了新興科技產業增加用電需求之外,氣候異常也讓用電量飆高。 美國電力公司預計未來20年需投資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2023/07/31
第二季全台房價指數季增2.3%、年增5.1%,新北、台南、高雄等三都房價都處於歷史新高水位。 房價漲幅已明顯趨緩,但仍沒有鬆動跡象,賣方對房價期待值高,買方追價意願低。 政府陸續以稅制、法規等手段調控房市,預售市場買氣驟降,建商挑戰區域高價的現象減少許多。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綱: 1.研究目的 2.電價新聞觀察 3.電價漲,經濟部說明 4.中油台電虧損嚴重 5.電價真相 6.本次研究心得   這篇創作的時間是2022/08/07,現今已2023/07/30,市隔一年,台電跟中油的狀況真的有改善嗎?歡迎讀者閱讀後可以再做延伸思考。 研究目的 最近工業用電調漲,
Thumbnail
大綱: 1.研究目的 2.電價新聞觀察 3.電價漲,經濟部說明 4.中油台電虧損嚴重 5.電價真相 6.本次研究心得   這篇創作的時間是2022/08/07,現今已2023/07/30,市隔一年,台電跟中油的狀況真的有改善嗎?歡迎讀者閱讀後可以再做延伸思考。 研究目的 最近工業用電調漲,
Thumbnail
台電虧損如何解套?政府有哪些對策? 台電是台灣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也是國營事業的代表。然而,台電近年來卻面臨嚴重的經營困境,不斷虧損,甚至出現負資產的情況。台電的虧損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電價過低、燃料成本上升、核能發電減少、再生能源補貼等。台電的虧損不僅影響公司的財務健全,也威脅到台灣的電力安全和經濟
Thumbnail
台電虧損如何解套?政府有哪些對策? 台電是台灣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也是國營事業的代表。然而,台電近年來卻面臨嚴重的經營困境,不斷虧損,甚至出現負資產的情況。台電的虧損原因有多方面,包括電價過低、燃料成本上升、核能發電減少、再生能源補貼等。台電的虧損不僅影響公司的財務健全,也威脅到台灣的電力安全和經濟
Thumbnail
經部注資台電千億,台灣電力危機如何解決? 大家好,我是一個關心台灣能源議題的部落客。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讓我感到非常震驚。那就是經濟部將再注資台電千億元,以避免台電破產的消息。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台電今年因為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而電價又無法及時調整,造成巨大的虧損。截至5月底,台
Thumbnail
經部注資台電千億,台灣電力危機如何解決? 大家好,我是一個關心台灣能源議題的部落客。最近,我看到一則新聞,讓我感到非常震驚。那就是經濟部將再注資台電千億元,以避免台電破產的消息。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台電今年因為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而電價又無法及時調整,造成巨大的虧損。截至5月底,台
Thumbnail
台電砸千億強化電網 未來十年供電有保障 台灣的電力問題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尤其在今年夏天發生了多次停電事件後,更引發了社會的不安與抗議。台電為了因應未來的電力需求與挑戰,決定從明年起大手筆推動六大計畫,投入超過五千億元,希望能夠強化電網、提高供電品質、減少碳排放、增加再生能源的併網比例等目標。 這
Thumbnail
台電砸千億強化電網 未來十年供電有保障 台灣的電力問題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尤其在今年夏天發生了多次停電事件後,更引發了社會的不安與抗議。台電為了因應未來的電力需求與挑戰,決定從明年起大手筆推動六大計畫,投入超過五千億元,希望能夠強化電網、提高供電品質、減少碳排放、增加再生能源的併網比例等目標。 這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台電股東會:虧損縮小、供電穩定、再生能源增加 台電在16日舉行了股東會,公布了去年的營業報告和今年的預算書,以及完成了董事改選。台電表示,由於國際能源價格下跌,今年的虧損會比去年減少,並且保證今夏的供電穩定。此外,台電也強調了再生能源併網的成果,以及未來的能源轉型目標。 虧損縮小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台電股東會:虧損縮小、供電穩定、再生能源增加 台電在16日舉行了股東會,公布了去年的營業報告和今年的預算書,以及完成了董事改選。台電表示,由於國際能源價格下跌,今年的虧損會比去年減少,並且保證今夏的供電穩定。此外,台電也強調了再生能源併網的成果,以及未來的能源轉型目標。 虧損縮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今天要跟你分享一篇有關台積電和綠電的新聞。 水電短缺風險和綠電政策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回應了水電短缺風險和綠電政策的問題。劉德音表示,台灣的綠電發展不夠快,台積電買多、買少都不對,而且無法達到客戶要求的碳中和目標。他也否認了台積電要投資太陽能板、蓋電廠或架設綠能電網的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股市鴿 今天要跟你分享一篇有關台積電和綠電的新聞。 水電短缺風險和綠電政策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回應了水電短缺風險和綠電政策的問題。劉德音表示,台灣的綠電發展不夠快,台積電買多、買少都不對,而且無法達到客戶要求的碳中和目標。他也否認了台積電要投資太陽能板、蓋電廠或架設綠能電網的傳
Thumbnail
前陣子跟在美國的姐姐聊到通膨,對於歐美5月份的通膨動輒8-10%,而台灣僅4%不到而感到納悶,後來才知道,原來除了疫情因素之外,天塌下來是台電和中油頂著...
Thumbnail
前陣子跟在美國的姐姐聊到通膨,對於歐美5月份的通膨動輒8-10%,而台灣僅4%不到而感到納悶,後來才知道,原來除了疫情因素之外,天塌下來是台電和中油頂著...
Thumbnail
台灣逐步朝汰換核電廠、力推再生能源目標邁進,但近來常缺電、限電、停電,影響進駐台灣的外商意願 作者:郭一 停電噩夢再現,百萬戶大停電時有所聞 2021年5月兩起停電事故加上303大停電,影響戶數都超過百萬戶,夜晚的街道黑壓壓一片,民眾的怨氣無處發洩。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台灣逐步朝汰換核電廠、力推再生能源目標邁進,但近來常缺電、限電、停電,影響進駐台灣的外商意願 作者:郭一 停電噩夢再現,百萬戶大停電時有所聞 2021年5月兩起停電事故加上303大停電,影響戶數都超過百萬戶,夜晚的街道黑壓壓一片,民眾的怨氣無處發洩。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電費攤提」的消息之所以很快就被否認,也許是因為小英總統曾作過「不漲電價」的政治承諾。但客觀地說,這個承諾也如同台電財務般,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Thumbnail
「電費攤提」的消息之所以很快就被否認,也許是因為小英總統曾作過「不漲電價」的政治承諾。但客觀地說,這個承諾也如同台電財務般,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Thumbnail
2025年不是末日預言,是台灣能源轉型的轉捩點。 其實,台灣能源轉型之路異常崎嶇。 首先,人民在能源問題上是完全分裂的。很大的一群人從日本311海嘯後引發的對核能的恐懼,考量到重大異變的潛在風險,選
Thumbnail
2025年不是末日預言,是台灣能源轉型的轉捩點。 其實,台灣能源轉型之路異常崎嶇。 首先,人民在能源問題上是完全分裂的。很大的一群人從日本311海嘯後引發的對核能的恐懼,考量到重大異變的潛在風險,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