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要來聊《偷偷藏不住》啦!這次我想聊的同樣是滿多人討論、評價也滿兩極的話題,那就是兩位主演的演技。沒意外這也是這系列最後一篇了,真的很感謝大家的喜歡!
先說結論好了,兩位主演中,我認為陳哲遠的表現是比較優異的。他的確將段嘉許這個角色演得很飽滿,不只輪廓比原著立體非常多,情緒拿捏也到位,相當令人驚艷;至於趙露思這邊雖然有些小問題,但也不至於差到哪裡去,70% 的表現還是有達到標準。
因此總體而言,我皆會給予兩人肯定,接下來也會更仔細探討他們各自的優缺點。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角色塑造
▸ 陳哲遠(飾 段嘉許)
其實前兩篇文章,我就有稍微提到陳哲遠的優異表現。簡單總結的話,我認為他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有把段嘉許完整、真實地活出來。
之前說過,段嘉許一角在原著中非常單薄,除了「不要臉」這個屬性沒有依照他的情感變化有所轉折,他心裡那道關於家庭的傷也幾乎都是簡單帶過,很難體會到他對父親複雜的情感。
不過劇版就有呈現出該有的層次。比如當他在醫院照顧父親時,以往溫和的眼神,會變得異常凌厲;

當談及灰暗的過去時,他會習慣性地低下頭、垂著眼,顯露出他的自卑;
當桑稚鼓勵他、給他肯定時,他的眼神會瞬間轉為明亮,甚至紅了眼眶。
這些細微的神態變化,讓我們得以窺見段嘉許心裡那個受了傷的小孩,看出他對原生家庭的不平、委屈和自卑。也因為我們能透過這些細節,接觸到段嘉許不似平常可靠的那一面,才更能理解桑稚給他的溫暖有多重要。
整部劇中,我對段嘉許最後在醫院的那場戲,特別印象深刻。
陳哲遠在演這場戲時,曾向導演提出了「前收後放」的建議。也就是一開始送別父親時,先用內斂的方式哭,直到來到桑稚面前,才徹底放開情緒、痛哭失聲。
之前有提過,段嘉許自從家裡出事後,就一直習慣壓抑著自我。所以面對父親的死,他再怎麼悲痛,受傷後的第一反應也不會是痛哭,而是隱忍。
但桑稚對他來說,是如同避風港般的存在。他所有藏起來的情緒,都無法在她面前隱瞞,所以當她向他張開雙臂時,他再怎麼逞強,也無法繼續忍住淚水。
從這就能發現,陳哲遠的角色理解是很透徹的。他很清楚段嘉許在兩個場景的心境差異,知道怎麼做才能表現出情緒張力,要是他當初什麼都不管,全都放開力度去哭,也許出來的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而且就算單看這個片段,他的情緒表現也完全沒問題。從剛出醫院時的故作輕鬆、桑稚想擁抱他時的別過視線,到最後忍不住淚水的大哭失聲。一連串轉折強而有力又不失細膩,一下就能感覺到段嘉許的壓抑與悲痛。
這也是為什麼我給陳哲遠好評的理由,會在「完整」與「真實」兩個層面。他不只抓住了段嘉許在原著和劇本中的輪廓,還透過深入的理解、細膩的層次,將輪廓描繪得更加飽滿。
我們可以從他心底的傷,明白他對每個人都好的原因;藉由他破碎的家庭,理解他不顧一切愛著桑稚的緣由。
我不會說他整部戲的表現毫無缺失,但至少對我這個讀過原著的觀眾而言,他演的段嘉許確實給了我出乎意料的完整度,成功將這個角色昇華在我們眼前。
▸ 趙露思(飾 桑稚)
相較於追這部劇後才認識的陳哲遠,我之前就看過不少趙露思的作品,像兩年前我也寫過關於《長歌行》皓嫣 CP 的文章,那時就有稍微提到她表演上的幾個優缺點,而如今看來,這些評價依然可以套用在她演繹桑稚的表現上。
要說趙露思表演時最大的問題,我想會是「不夠完整」,也就是演起戲來有種割裂感,沒辦法賦予角色一個很具體的輪廓。
比如從劇情設定來看,桑稚應該是個內向的小女孩,她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常會胡思亂想、總能察覺段嘉許沒說出口的不開心……
這都能看出桑稚的性格其實偏向細膩、敏感,可是趙露思的詮釋常會讓我跳脫這個框架。
像她一開始拒絕傅正初的時候,語氣、神態、肢體都非常咄咄逼人,完全不像個內向的女學生;


原著的桑稚反而沉穩得多
還有後期和段嘉許交往後,她還會在公開場合與桑延大聲地吵架,或在人來人往的車外手舞足蹈地等人。
這些小動作其實都不符合桑稚「內向敏感」的印象,所以我在追劇時,就很容易產生割裂感,感覺劇情中的桑稚和演員演出來的桑稚有些跳脫。
這可能也是趙露思演高中生桑稚時,會招致批評的主要原因。不管是跟哥哥鬥嘴、跟父母撒嬌,她的表演都放得太過頭了,徹底把她演成一個幼稚的小孩,而非敏感多思的高中生。
或許趙露思是想塑造桑稚在高中與大學的性格落差吧,可是將一個高中生的幼稚程度詮釋得跟國小生差不多,我認為還是有點誇張。而且桑稚設定上好歹也是個學霸,再任性也會有個限度,否則根本無法感覺到她的聰明。
(反觀飾演小桑稚的張熙唯,就把桑稚的任性和聰明拿捏得很好。)
我猜趙露思表演上會有這些問題,是因為她本身是個外向活潑的人,所以當她用她習慣的方式詮釋性格細膩的角色,就容易產生割裂感,像《長歌行》的樂嫣也多少有這問題。但你要說她演什麼都像自己嗎?我倒也不認為。
平心而論,我覺得趙露思是可以演好內斂戲的,像後期她在段嘉許醉酒和求婚時,輕輕流下的淚水;
在機場和醫院擁抱他時的心疼;
還有兩人曖昧時的竊喜、剛在一起時的緊張。
這些橋段她就掌握得很剛好,只是戲和戲之間缺乏一些整合,可能幾場收得很好,下一場又放得太過頭,無法將角色形象維持在穩定的狀態。
簡單來說,我認為趙露思目前的角色理解還不太夠,她沒辦法先成為角色後,再決定每場戲怎麼演;而是得反過來先將戲都演完,再拚湊出角色的模樣。所以劇中的桑稚才會一下內斂、一下活潑,一下幼稚、一下成熟。
我不是說陳哲遠身上就沒這問題,像段嘉許後期幾個放得開的場面,看起來也會有點突兀,但至少還不至於顯得支離破碎,讓人容易出戲。
▌CP 火花
雖然提到一些表演上的問題,但不可否認,趙露思的確很擅長演愛情偶像劇。像我其實很少看同個演員演的不同愛情劇,然而趙露思演的 CP,我起碼就吃過四對 XD。
從前我一直覺得她能演活這麼多角色、成就這麼多 CP,是由於她的外貌和性格別具親和力,不過看了《偷偷藏不住》後,我才發現她真的很懂偶像劇觀眾的審美取向(笑)。
我在這系列第一篇劇評中提過,《偷偷藏不住》會成功,很大程度歸功於劇組的「去油解膩」,特別是段嘉許這個角色經過改編後,實在比原著清爽太多了,很多尷尬的台詞都變得更加自然。
而從幕後訪談中我們可以得知,這是因為陳哲遠演戲時,都會先詢問趙露思的觀感,確定這些台詞不會太 over 後才繼續演下去。
像桑稚和段嘉許第一次牽手的戲裡,趙露思就會提醒陳哲遠「男生第一次牽手就十指緊扣,會讓人感覺他『很會』,不像第一次戀愛」;段嘉許床咚桑稚的那場戲中,她也會一步步教他怎麼咚自己會比較自然。
除此之外,在劇中角色的穿搭上,她也有提供不少幫助。說實話,我以前並沒有那麼在意造型和穿搭,總覺一部劇只要劇情好、演技好就差不多了,直到看完《偷偷藏不住》,我才發現偶像劇要能舒服地看完,美感真的很重要(笑)。
不管是畫面呈現的美感、角色形象的美感、CP 相處的美感……在輕鬆向的甜寵劇中,這些美感其實滿容易影響觀眾的體驗。所以演員才常會在幕後探討怎麼拍會比較流暢、怎麼接吻看起來會更漂亮。
而且即便撇開美感的外在加成,兩位演員本身的 CP 感也是無庸置疑的好!像我就特別喜歡第 11 到 17 集兩人還在曖昧時,有點甜蜜又不會濃膩的氛圍。
從表明心意前會偷偷觀察對方的眼神、嘴角藏不住的笑意;
明明有猜到對方心意,卻還是會在收到告白時不知所措的反應;
剛交往後,連牽手和親吻都很小心的青澀和悸動。
這些透過眼神、表情、動作,鋪陳出兩人從朋友到情人的改變,都給人一種自然、舒服的感覺。即使它可能沒有後半段那麼甜,但更像一對剛交往的情侶會有的化學反應。
還有像後期段嘉許求婚那場戲,他們的表演也很不錯!其實這段劇情在原著裡就寫得很好了,台詞少了過往的不正經,取而代之的是認真而誠摯的告白。
無論是坦白曾經的自卑、對桑稚的暗戀、願意不顧一切去愛她的勇氣……這些桑稚視角看不見的、屬於段嘉許的心聲,都透過幾句告白傳達出來,而電視劇又在這個基底上,增添了更多細膩的情感流動。
從一開始段嘉許伴隨告白溢出的哽咽、桑稚見他流淚而伸手為他抹去眼淚,段嘉許重整心情後轉為堅決的神情、桑稚收到誓言後笑著流下的淚水……每一幕都拍得很令人感動!


此外,全劇最後一幕的首尾呼應,也是劇版拍得很漂亮的場面之一。
同樣拿著水果進門的呆愣、同樣乘著陽光轉過身的回眸,相似的景象,卻是截然不同的境遇。
初見時的陌生、好奇與一眼萬年;攜手後的熟悉、溫柔與回憶湧現。即使沒有台詞,情感卻像瞬間跨越了時空,將過去與未來串聯在一起。


▌總結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透過花絮或採訪,捕捉演員對角色的理解,我覺得這能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作品和演員的能耐。
因此我也推薦有微博帳號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趙露思和陳哲遠的幕後影片,裡面還有許多我沒提到的小細節。特別是讀過原著的讀者,相信更能察覺演員做了哪些細心的調整。
我在前言時提過,我對兩人劇中的表現都會給予正評,即使今天提到的觀點似乎對趙露思這方比較嚴苛,但我依然認可她的表現。
無論是之前的《長歌行》,還是如今的《偷偷藏不住》,我一直認為趙露思的情緒渲染力和親和力很適合演愛情偶像劇,不然她也不可能演出這麼多經典作品、帶火這麼多位男演員。
只是也因為我不是第一次追她的作品,才更能感覺她的角色理解沒有進步。一旦劇本寫得不夠飽滿,她就很難透過自身理解,將角色昇華出來,甚至會過度將自己投入角色之中,失去角色間的辨識性,這大概也是她近年幾部脫離舒適圈的作品,口碑不盡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至於陳哲遠,真的是滿出乎我意料的一位演員!老實說我一開始並沒有太看好他的表現,畢竟偶像出身的演員,通常演技都滿悲劇的 XD。然而他卻成功端出了一個雖與原著不同、卻依然具有魅力的段嘉許。
他對情緒的控制和角色理解的投入,是特別驚艷我的地方。這幾年我也見過不少演技值得期待的新人男演員,卻還沒見過幾個像他一樣擅長把控情緒的,也難怪一直被放在「待爆小生」的行列中。
總之老話一句,一部作品能衝出這麼高的熱度,兩位主演肯定功不可沒。就算兩人劇中多少有失手的地方,至少還是演活了桑稚和段嘉許兩個角色,光是這點就很值得嘉獎了!
很慶幸我能在今年夏天遇見這個故事,還久違地興起熱忱,寫了幾篇劇情分析;也很感謝方格子能將我的前一篇劇評加入編輯嚴選,能看見自己的文章出現在首頁、與其他優秀作品比肩,真的超級感動!
雖然桑稚和段嘉許的故事結束了,不過這些感動依然會保存在我心裡,助我遇見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也會期待兩位演員未來的表現,期盼他們再用嶄新的角色驚艷大眾。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