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著與創新事業相關的事情時,會有很大的彈性空間來調整自己的做事方式,這是一般上班族比較無法做到的事情,在我的創業經驗也算是經歷了從0到1的過程,一切的規則都是從自己出發。
在我逛書店時,看見了這本書,書名與封面都非常吸引著我,即使經歷著創業的階段,也想知道如何還能更精進自己,改善工作的心法與模式,所以想分享給大家,這本任何人都適用,林要所著【Pepper從0到1的創新工作法】。
內在對於創新的熱情不足 ( 先從自己改變做起,才能把影響擴散出去 )
創新可以是對任何事物的創新,工作習慣的創新,交通習慣的創新,思維的創新,這些我認為都是算創新,只要你有改變掉以前的做法,在原來的基礎上做改善,我覺得都是創新,若是一昧的習慣舊有的模式,基本上應該不會有什麼進步。
在專案的製作過程中,因為我本身在專案上負責的項目較多,領域也比較廣,平時都會需要花時間查詢自己不知道的資訊來改進專案,而負責的部分本身光是製作的時間就非常長,以致於我每天都會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在價值沒有那麼高重複性又高的事情上面,讓我覺得都沒有在學習或是進步的感覺,也因為這樣,之前有段時間身心狀態都不是很好,狀態非常差,無法負荷這麼高量的工作,本身也是創意產業的,如果每天那麼多時間都花在這樣的事情上面,就沒有時間可以進行創作了,也會對創作失去熱情。
於是,我主動割捨工作時間,訂好下班時間,時間一過之後就把工作的事情完全斷開來,只做自己的事情,創作或是閱讀之類的,也可以讓自己的身心獲得足夠的休息,在工作的時候可以更高效,因為知道自己只有這些時間可以完成工作上的事情,雖然有例外,但是基本上,實行過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不再那麼行屍走肉,每天都只有專案上的事情要處理,生活也變得比較不一樣了。
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名言 d.school. 【我們獎勵成功的嘗試,也獎勵失敗的嘗試,我們只懲罰什麼都不做的人】
當我讀到這句話,就會讓我想到,從這創業一路以來,聽到的、看到的,總是鼓勵試錯,並訴說失敗經驗的可貴,但是在創業以前所接收到的觀念不是這樣,我們總是認為失敗就是失敗了,會被人取笑、會被人唾棄,孰不知失敗也是成功的一部份,失敗造就了成功,你失敗了卻也成功了一部份,真正失敗是那些沒有作為又指責他人的人。
在現實的世界,有時候失敗的代價是很沉重的,即使有可能還有機會可以嘗試和修正錯誤,就像在【風格是一種商機】第三章的內容,戰略的失誤無法靠戰術扳回,也還是可能會因為觀感不佳而造成被唾棄的對象,因此,失敗是很珍貴的,與成功相比,在失敗就是很可恥的觀念下,我們會盡全力的避免失敗,透過不同的經驗相比,也漸漸知道更多失敗的例子,來幫助我們走向成功,之所以失敗很珍貴,就是走在成功路上時,那突如其來,打個措手不及的好夥伴。
只有試圖採取從0到1的行動,才能讓大腦建立起從0到1需要的迴路
作者大學畢業時內心是感到強烈的不安、缺乏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對公司有幫助,雖然這樣,作者還是想要做從0到1的工作,因為想做出前所未有的東西,不想把別人創造出來的「1」變成「10」。
其實我也是一樣,畢業的時候感到迷茫,缺乏實績,而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做得好事情,但是並沒有對想從0到1的工作有特別強烈的感覺,在都無法找到工作之後,因緣際會,開始創業做遊戲,並尋找自己的初衷,當時的我沒有想到,這就是0到1的過程,有許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碰到,花費大量精力學習,並且大量的失敗,直到最後,有個像樣的產出,也深切的體會到,這段經驗的可貴。
因為害怕而待在「常識」的框架中停滯不前,就算是直覺敏銳,頭腦清晰,也完全沒有創造力。
我相信,許多人在工作的過程,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感覺,我知道但是我沒有經歷過,我蠻常這樣的,尤其在遊戲專案上面,我知道這個概念,但是實際的運作沒有嘗試過,而到最後你還是得嘗試,並應用在遊戲上面,因此我學習到非常多不是我領域的事情,也因為這樣,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學習到知識後,從0到1的嘗試,並且在腦中構建這個經驗,成為自己的武器。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實際經歷過對於腦中知識的想像,這能夠幫助你踏出一步非常大的步伐,然後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最後補充一些重點:
1. 好奇心是人類原始本能之一,若為了滿足這個內在的慾望而工作,會充滿動力與熱情,若是為了「義務」或「條件」而工作,只會減損熱情。
2. 從0到1的魅力是樂趣,當靈感出現的瞬間相當爽快,也會湧現想將其實現的熱情,可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連串的痛苦,因為是沒有前例可循的嘗試。
感謝您完整的看完本篇文章,如果覺得不錯的話可以給我鼓勵,或是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留言討論。祝您有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