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經濟軟著陸有譜?大銀行財報給出什麼訊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美國最大銀行 JPMorgan的財報淨利年增67%至144.7億,EPS $4.37優於預期的$4塊,營收年增34%至424億優於預期的389億。主要是因為更高的利息收入年增44%至219億和貸款成長13%。JPM預估2023的淨利息收入調高30億至870億,是今年的第三次上調。

收購第一銀行後增加了2030億的貸款和920億的存款,但客戶因為有更高收益的地方例如貨幣市場基金來存放現金,讓JPM整體存款下降6%至2.4兆,即便大銀行都不免失去低成本客戶存款,要吸引存款必須調高利率使銀行融資成本上升,而這也會給未來銀行獲利帶來壓力。

Jamie Dimon說美國消費者仍然在消費,雖然速度已經放緩,但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依舊健康,就業市場比較疲軟但仍然在成長。貸款違約率有在緩步上升但仍然在歷史的低位。

現在判斷美國經濟是否能避免經濟衰退為時過早,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為核心通膨仍高,利率可能在高檔維持更長時間的風險,消費者正在緩慢耗盡他們的現金buffer,而財政赤字的規模與量或緊縮的規模都是史上未見的大,對經濟仍有潛在的影響。

raw-image

收購了First Republic 讓JPMorgan 在存貸量體方面都比同行的表現更好,也看到所有部門都仍在成長,投行的業務開始有點回溫的跡象,但同樣說判斷這是不是可持續的趨勢仍為時尚早。

不過比較底層的窮人和汽車市場上風險最高的借款人,都有逐步陷入困境的趨勢,五月份汽車貸款拖欠率來到了12年最高水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4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IEO 國際財經科技前沿觀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每天閱讀大量資訊的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為你介紹最新的國際財經、政治與科技趨勢潮流和商業分析,從資本市場國際股市切入,介紹與分析影響世界的巨無霸公司,以及哪些成長飛速的新創與高成長公司,正在悄悄改變世界。適合想獲取最新世界不同產業趨勢與經濟變化相關資訊的好學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憶體大廠Micron美光公布的Q2財報,營收年減-57%至37.5億,高於市場預期的36.7億。虧損小於預期,EPS -1.43 也高於市場預期的 -1.73。毛利率回升到-16.1%,比公司預期的毛利率-21%更高。
一般來說,房市的景氣與利率和經濟狀況高度相關,因為大部分人購買房屋這樣的高價資產必須要透過長期貸款來購屋,利率越高每月房貸支出可負擔的程度就越低,但美國近期各項房產經濟數據,明顯出現了房市復甦超越預期的現象。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來,新屋銷售在房價下滑後銷量開始往上,銷售月增率也連續9個月遠高於預期。
從銀行的財報能夠看出一些景氣的端倪,即便遭遇了SVB倒閉的震撼,美國大銀行業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健康。
共享經濟是上一代網路創新獨角獸的顯學,透過網路平台和App,將閒置的資源像是勞動力閒置時間、車輛和房屋在市場釋出,最大化利用率並增加這些資產的價值。這種平台方、資源提供的商戶、和消費者三方關係的對接,讓這些平台能夠用輕資產平台撬動非常大可規模化的槓桿。
半導體巨頭2022 Q4財報與2023展望,在下半年就會景氣回春?
美光 Micron 半導體記憶體大廠美光的Q4財報(財年是Q1)營收年減46%至40億低於預期的41.1億。毛利率下滑至22.9%低於預期的26%,EPS轉負至-0.04低於預期的-0.01。 公司給出下一季的展望,營收36-40億,和市場預期的38.4億差不多,毛利率6-11%,EPS -0.72
記憶體大廠Micron美光公布的Q2財報,營收年減-57%至37.5億,高於市場預期的36.7億。虧損小於預期,EPS -1.43 也高於市場預期的 -1.73。毛利率回升到-16.1%,比公司預期的毛利率-21%更高。
一般來說,房市的景氣與利率和經濟狀況高度相關,因為大部分人購買房屋這樣的高價資產必須要透過長期貸款來購屋,利率越高每月房貸支出可負擔的程度就越低,但美國近期各項房產經濟數據,明顯出現了房市復甦超越預期的現象。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來,新屋銷售在房價下滑後銷量開始往上,銷售月增率也連續9個月遠高於預期。
從銀行的財報能夠看出一些景氣的端倪,即便遭遇了SVB倒閉的震撼,美國大銀行業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健康。
共享經濟是上一代網路創新獨角獸的顯學,透過網路平台和App,將閒置的資源像是勞動力閒置時間、車輛和房屋在市場釋出,最大化利用率並增加這些資產的價值。這種平台方、資源提供的商戶、和消費者三方關係的對接,讓這些平台能夠用輕資產平台撬動非常大可規模化的槓桿。
半導體巨頭2022 Q4財報與2023展望,在下半年就會景氣回春?
美光 Micron 半導體記憶體大廠美光的Q4財報(財年是Q1)營收年減46%至40億低於預期的41.1億。毛利率下滑至22.9%低於預期的26%,EPS轉負至-0.04低於預期的-0.01。 公司給出下一季的展望,營收36-40億,和市場預期的38.4億差不多,毛利率6-11%,EPS -0.72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透過以下幾個指標與面向探討美國經濟軟著陸可能性: 1.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國債利差預測衰退模型 2. 美國經濟諮商局領先指標 3. 美國未來消費動能 4. 雇傭成本指數(ECI) 5. 個人信貸 6. 美國國內銀行放款標準 7. 失業率 8. 消費者信心指數
Thumbnail
如何讓我們寫下的筆記,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我從 2015 開始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到現在,已經 7 年的時間。這 7 年我對於 "為什麼要寫筆記" 的想法不停地再改變,從「紀錄資訊」逐漸走向「深度思考」。我發現使用筆記軟體的心態需要改變,否則只會囤積愈來愈多的內容、沒有具體產出。
Thumbnail
摩根士丹利日前發表《2023年宏觀經濟展望》及《2023年投資策略展望》。摩根士丹利預期,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將走弱,通脹下降,加息結束,美國將勉強躲過經濟衰退,歐洲經濟將陷入收縮,亞洲則會呈現增長萌芽;同時預計2023年債券、防禦性股票和新興市場將有上行空間。
Thumbnail
市場情緒回溫,股市反彈,但市場情緒跟經濟現實有多大差距?我對未來的兩套劇本預期(樂觀與悲觀),以及將密切關注的經濟數據。
Thumbnail
看完英國脫歐的長篇大論,最後的最後,用一些「歐盟實在管太多」的有趣例子結尾;以及補充一些在看歐洲新聞時,常會出現的一些歐盟組織的簡介,包括: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盟執委會、歐洲委員會...等等,英文雖然差滿多的,但中文都翻譯得超像,釐清以後比較能分辨誰是誰。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透過以下幾個指標與面向探討美國經濟軟著陸可能性: 1.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國債利差預測衰退模型 2. 美國經濟諮商局領先指標 3. 美國未來消費動能 4. 雇傭成本指數(ECI) 5. 個人信貸 6. 美國國內銀行放款標準 7. 失業率 8. 消費者信心指數
Thumbnail
如何讓我們寫下的筆記,發揮出最大的價值?我從 2015 開始使用數位筆記軟體到現在,已經 7 年的時間。這 7 年我對於 "為什麼要寫筆記" 的想法不停地再改變,從「紀錄資訊」逐漸走向「深度思考」。我發現使用筆記軟體的心態需要改變,否則只會囤積愈來愈多的內容、沒有具體產出。
Thumbnail
摩根士丹利日前發表《2023年宏觀經濟展望》及《2023年投資策略展望》。摩根士丹利預期,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將走弱,通脹下降,加息結束,美國將勉強躲過經濟衰退,歐洲經濟將陷入收縮,亞洲則會呈現增長萌芽;同時預計2023年債券、防禦性股票和新興市場將有上行空間。
Thumbnail
市場情緒回溫,股市反彈,但市場情緒跟經濟現實有多大差距?我對未來的兩套劇本預期(樂觀與悲觀),以及將密切關注的經濟數據。
Thumbnail
看完英國脫歐的長篇大論,最後的最後,用一些「歐盟實在管太多」的有趣例子結尾;以及補充一些在看歐洲新聞時,常會出現的一些歐盟組織的簡介,包括: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盟執委會、歐洲委員會...等等,英文雖然差滿多的,但中文都翻譯得超像,釐清以後比較能分辨誰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