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蒙古行(六)現代版兩都巡幸(巴彥戈壁、哈斯台國家公園等)
「兩都巡幸」乃1263年元朝忽必烈確立兩都制,開啟的獨特制度,忽必烈在兩個首都:大都(今北京)與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個人必去景點!)間春去秋回,東路往西路返巡行。兩都巡幸具有濃厚的草原王朝風格,並保持遊牧民族的遷徙生活方式,更代表著蒙元身處游牧與農耕文明的頂點。而現今的蒙古國經典旅遊路線,恰恰也是蒙古國當今首都烏蘭巴托奔馳至蒙古帝國古都哈啦和林往返不同路的「現代版兩都巡幸」,本篇先介紹「巡幸」景點如下:
老爺寺:(圖1)
老爺寺原為十六世紀藏傳佛教寺院,後康熙時清軍與噶爾丹交戰時淪為戰場被毀,又在喬巴山時期的大鎮壓,大規模破壞宗教建築時遭到破棄,如今佛寺為蒙古民主化後重建之建築。此地處於草原深處,一般台灣旅行團所乘之大型遊覽車難以企及,只有像我們大蒙古團的箱型小車才能穿山越嶺,逐水草趕牛羊而來,不過「蒙道難」的圖像,請靜待未來分享。而寺廟依山而建,除入口處有一座殿堂,拾級而上尚有另一佛殿,能俯望草原一覽無遺,將蒙古高原錯落有致的景致盡收眼簾。原寺廟之古蹟則極為殘破(圖2),斷垣殘壁中樹木攀附於黃色夯土,旁另有一山泉小溪,水質甘甜,清涼潤喉,搭配上萬里晴空與草原綠地,竟讓我萌生「曲水流觴」的雅致。
巴彥戈壁/Bayan Gobi:(圖3)
巴彥戈壁並非想像中的廣袤沙質沙漠,僅是於草原間的小片風化沙丘,端賴蒙古好司機翻山越嶺,以識途老馬之姿帶領我們到一處可綜覽巴彥戈壁的制高點,我們這才發現巴彥戈壁景致之多變,小型沙漠旁既有淺灘綠洲,遠處更是草原青山,沙漠中沙丘起伏,並有灌木叢點綴,有種鳥取沙丘之感,不過其實真實戈壁沙漠也是礫石荒漠,並非全屬吞噬滴水的流沙。而不免俗地既至沙漠,便須換乘駱駝(圖4),駱駝步伐邁進其實也挺閒適,富含脂肪的毛茸茸駝峰觸感良好,蒙古女導遊不時直接貼身抱住,畫面頗為有趣。駱駝騎乘僅須牢記上下駱駝時須穩穩抓牢,避免下駱駝後被其口水噴到,其他並無難度,反倒是接近豢養駱駝牧民的蒙古包時,蒙古牧羊犬的遠吠屢次讓我心惶惶。
哈斯台國家公園/呼斯坦諾魯國家公園/Хустайн Нуруу дархан цаазат газар/ Khustain Nuruu National Park /Hustai National Park:http://www.hustai.mn/index.php(圖5)
普氏野馬,通稱蒙古野馬,已是全球僅存的野馬,彌足珍貴,本來已自蒙古野外絕跡,透過設立於荷蘭的普氏野馬保護基金會不懈努力,遠渡重洋自歐洲重新引進回蒙古國,蒙古國政府也順勢設立哈斯台國家公園作為保護區,不過既是野生動物,便受天然的限制,因先前天寒地凍,野馬數量頗有減少,印象中管理員說還有600多匹,尚處在自然天擇範圍內。而保護區外設有遊客中心(圖6),附近有展廳以圖片與模型介紹蒙古野馬的歷史與復育過程(圖7),之後便有位國家公園管理員一同上車,作為嚮導引導遊客。觀賞野馬與賞鯨類似,全憑運氣,曾兩度造訪國家公園的友人都緣慳一面,沒想到我們行沒幾步,管理員示意停車,竟已發現園區第二大蒙古野馬群!(圖8)一行人緩步上山,深怕驚動嬌客,野馬群由一匹公馬領軍,多匹母馬與幼馬眾星拱月,散落於山坡間,甩動馬尾悠哉悠哉地吃草,國家公園管理員可通英文,開始大略解說,不過最厲害的還是拿起望遠鏡迅速又發現對面尚有園區第一大蒙古野馬群,但接過望遠鏡的我們卻只見茫茫草原與林木,後來利用高倍專業相機放大再放大方能得見,也順道見識藍天之子(不是師大附中學生喔)的強大鷹眼。賞馬行程圓滿結束後返回,路旁多見肥滋滋的土撥鼠慵懶曬太陽,由於國家公園內不僅保護野馬,也對眾多蒙古動植物進行禁獵禁採,土撥鼠因此橫行,沒想到女導遊竟突然直誇鼠肉美味,而且願意幫我們「想辦法」,所幸我們此行餐餐飽足,加上畏懼鼠疫婉拒,也是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小型那達慕/Наадам/Naadam:
巡幸完畢,便入住蒙古包,抵達蒙古包渡假村時,先是換上蒙古馬靴勁裝上陣,要在蒙古策馬奔騰,但蒙古馬體型雖稍小,卻極有個性,我自行騎乘時,馬兒一度想低頭吃草喝水,最後惹得牧民直接牽起馬疆,遺憾地只能按轡徐徐而行。不過此次大蒙古行相當強運,雖因故未能參與蒙古那達慕國慶,萬萬沒想到同渡假村的日本長青遊客團行程內含草原遊牧秀演出,我們也獲邀共同與會,表演不但大手筆請來蒙古國國家選手進行蒙古摔跤,還可下場彎弓射大鵰,以及觀賞短程賽馬,堪稱小型那達慕!其中蒙古正宗摔跤比賽雖是表演賽,但選手都視同切磋學習,使競技異常激烈。場中兩人環抱格鬥,一陣拉扯進退後凝然不動,隨即迅速攻守交換,如同武俠高手般轉眼決了勝負,實在大開眼界。射箭則是蒙古男兒必備技能,同時是蒙古騎兵的=精強所在,雖然沒有知名的回馬箭,卻能親手拉開蒙古短弓,親自出場射擊,短弓短小雖遠為費力卻相當過癮,我摸索出施力方式,射程足夠但缺乏準頭,可惜未能一舉中的。至於賽馬考量載重,由約國中小年紀的蒙古小孩任騎士,騎士揚起馬鞭,群馬奔騰,倏忽呼嘯而過,剛才的牽馬牧民也如同《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般,讓駿馬雙腳懸空踩踏,展現出蒙古豪邁的馬術!之後更邀請我們至傳統蒙古牧民家(圖9)做客,以牛角飲牧民自釀酒,用鼻煙壺單鼻孔吸嗆鼻菸草粉末,最後身披要價不斐的厚實狼皮大衣,頭戴軟滑白皙的狐狸毛帽合影留念,宛如蒙古王公,徹底體驗游牧生活。整場游牧秀絕無冷場,讓人驚艷無比,其實旅行的過程本身就是目的地,意外的驚喜最是難忘啊!
敬請期待下篇:2017大蒙古行(七)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自由行(含中央省景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