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念佛;為何會有天壤地別之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眾生念佛;為何會有天壤地別之差?!

你也念佛;我也念佛;他也念佛,為何還會出「地獄門前僧道多」此偈;來警惕世人?!眾生念佛;為何會有天壤地別之差?!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地方出差了?認知做錯了什麼?

佛陀告誡我們:因苦而「迷」!為何會苦?無始劫以來的因緣果報,再加上五濁惡世的雜染,導致「貪、嗔、癡、慢、疑」等~~惡習纏身,再加上禪定功夫不自俱足,心急如焚;病急亂投醫,才陷入(迷思)。深陷(見惑)無法自拔。

故!佛陀講經說法45年,積極致力於讓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世間法講:「態度決定一切」。

佛菩薩講:「一心歸命;一即一切」。

達摩祖師: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這心心心是佛。

諸佛菩薩也為眾生留下了三階段的修行路徑:

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昇華「歡喜信樂;不生疑惑」。

二、隨己修行;善諸功德,

昇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三、捨家棄慾;為作沙門,

昇華「蒙佛授記;接引成佛」。

白蛇傳說:

搖船搖過斷橋邊, 

月老祠堂在眼前, 

十年修來同船渡, 

百年修來共枕眠,

千年修夫妻共修,

萬年修全家共修,

億年修家族共修,

無量壽;無亮光,

修究竟圓滿涅槃。

[別把“修身養性”當作”修行“!]

人氣格鬥士,妙行先生2022/12/07。請參閱:https://vocus.cc/article/63908668fd897800017ae513

「學佛」並非學術單位,也非佛學知識的研究,更非修身養性的場所。是外行的看熱鬧?還是內行看門道!諸大同修:對生命的來龍去脈,是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唯有清淨心先升起,才有平等智的產生,進而得證正覺悟性,昇華成大慈悲無為。

我為何處而來?來做什麼?

又將去向何方?去做什麼?

過去、現在、未來!

若我現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成為過去,而所想說的下一句話,都從未來即將到來,那麼!過去、未來都無法掌握,無法判斷!

「如果過去,未來都是不真實的,則你現在又在何處呢?」

故!世尊所說:「天下地上唯我獨尊」,並非驕傲自大,並非狂妄不羈,並非目中無人,而是在過去、現在、未來;三條的平行線當中,同時的前進,自由的選擇,將自己放在任何一個時空之中,而非被動的、非己所願只能“受限制”的存在於現在,佛陀稱:「當家作主」!即「脫離生滅」,這便是“孫悟空”所追尋的無上甚深之法,(起死回生;長生不老)!這是「六度萬行」其中一門深奧的功夫,「禪定」:便是不執一處。這些,便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所演示給我們看的。真實的能夠到達,更是「真實之智」!進而增加眾生學佛修行的信心及信念,幫助眾生達到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的精進修行之心樂!

甚麼稱:(五根)呢?

一、信根:於諸諦理,信忍樂欲。二、進根:信諸法故,倍策精進。三、念根:於正助道,憶念不忘。四、定根:攝心正助,相應不散。五、慧根:以觀自照,決擇分明。

甚麼稱:(五力)呢?

一、信力:信根增長故,能破疑障。

二、進力:進根增長故,能破懶怠。

三、念力:念根增長故,能破昏忘。

四、定力:定根增長故,能破散亂。

五、慧力:慧根增長故,能破愚癡。

甚麼稱:(七菩提分)呢?

一、念分:

心沈時,念用擇、進、喜以起之;心浮時,念用輕安、定、捨以攝之,覺令定慧均等。

二、擇覺分:

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不謬取于虛偽法故。

三、精進分:

修道法時,善能覺了正不正行;不謬行無益苦行故。

四、喜分:

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

五、除分:

又稱:(輕安)斷除身口粗重故,亦為滅除諸見煩惱故。亦名為猗,柔順而無強暴故。

六、定分:

發諸三昧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

七、捨分:

捨所緣境界時,善能覺了,捨離虛偽,不生追憶故。

甚麼稱:(八聖道分)呢?

一、正見:明見四諦,無有錯誤故。

二、正思惟:以正思惟,發動四諦觀故。

三、正語:以無漏智,常攝口業,住於善語故。

四、正業:以無漏智,除身邪業,住於清淨正身業故。

五、正精進:勤修正諦,趣涅槃故。

六、正定:正住於理,決定不疑故。

七、正念:念正助道,心不動失故。

八、正命: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當知止足,住於清淨正命故。

地藏經說:「若非威神;即需業力」,同修們;你我都無威神莊嚴,唯存業力。故!

帶業往生;免於輪迴,

珍貴至極;故名極樂!

莫在臨終一時「破功」!為何而破?從何而破?

“妙行先生”座右銘:

時時分享,經常幫助,總是慈悲。

佛陀為我們請轉法輪,佛弟子應要時時溫故知新!彌陀正法是先生所述,但是!你們所聽到的;都是你們自己的故事!諸大同修:聽聞正法要經常的憶苦思甜,若自已能法喜充滿,自我得利,當應快快接引家人、好友一起來(妙行先生方格子文章)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常隨佛學,請轉法輪,雨露均霑,究竟圓滿,同升極樂!如是罪垢眾生而為說法!同修們:切莫流逝了,這莫大“見聞受持”的機緣啊!同修們要跟緊了。

(願):佛菩薩,天龍護法,為今天到場的諸大同修,護念加持!(望):同修們善根福德因緣俱足!但精進,莫放逸,直至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免除五濁惡世,無明,無常的種種煩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十念)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再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妙行先生祝褔:

福慧增長!萬事如意!究竟圓滿!


avatar-img
222會員
96內容數
佛陀千年以來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歡迎進入到(妙行先生),祝福:性德圓滿,萬事如意!www.miau-sin.blogspot.com(先生不受匯款;請勿受騙上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妙行先生 的其他內容
修行學佛,關鍵在於「一心」! 我們的生活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從「忙忙忙」的生命進入「趕趕趕」的生存。如何讓自己安定下來,擁有「禪定」的功夫,在於「一心皈命」,而達到一心的關鍵在於「忍辱」,何以故!唯有忍辱才能負重。三國歷史記載中,陸遜用計擊敗劉備,取得勝利,大家見識到他的機智謀略之外,用忍氣吞
佛陀千年的文化!讓我們學會了什麼? 佛陀千年的文化!到底要讓我們了解些什麼?學習些什麼?改變些什麼?對待五濁惡世,生存在娑婆世界的眾生,世尊只留下了一個字:「苦」!眾生皆苦,見苦知福。故!釋迦牟尼佛留下「三藏十二部經」來對治「苦」的可怕,大慈悲的讓眾生在苦難中,「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世間「苦
真正的修行,就是在打仗! 還記得「少林足球」嗎?這些經典台詞,令我們學佛修行之人深刻省思! A阿星︰呼叫基地,我們正受到密集的火力攻擊,要求立即增援,要求立即增援!!! B黃金右腳︰起來~起來!!!快點起來!!!!你快點起來!!!!!你幹什麼? A阿星︰他們亂使暴力,快點吹哨啊! B黃金右腳
末法時期,只等那信號一亮,我們就展開閃電修行,打一場究竟圓滿的榮耀! 夜色茫茫,星月無光, 只有非語,四野迴盪, 只有災厄,到處飛揚, 植眾德本,般若智慧, 英勇的同修們,挺進在五濁的世間上。 我們眼觀四面,我們耳聽八方, 接引眾生,續佛慧命, 專向究竟的極樂,專向彌陀的淨土, 只等那信號一
不是年輕人不要聽?家中長輩就不要講! ^年輕人總說^:家中長輩難相處,老人家的說話古板、偏激、愛發牢騷提當年~~~? ^長輩們總說^:你是我的孩子,父母不會害你們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年輕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同修們: 別讓甜蜜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 讓自己成為家中的福氣!
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佛說:通達任何世界,需二種條件擇其一:「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業力是向下沉淪、威神是遍共通達。 何謂「業力」: 作用於「功」謂之善業。(五戒十善) 作用於「毒」謂之惡業。(五毒五欲) 世間業力牽引無外乎四種類型: 討債、還債、報怨、報恩
修行學佛,關鍵在於「一心」! 我們的生活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從「忙忙忙」的生命進入「趕趕趕」的生存。如何讓自己安定下來,擁有「禪定」的功夫,在於「一心皈命」,而達到一心的關鍵在於「忍辱」,何以故!唯有忍辱才能負重。三國歷史記載中,陸遜用計擊敗劉備,取得勝利,大家見識到他的機智謀略之外,用忍氣吞
佛陀千年的文化!讓我們學會了什麼? 佛陀千年的文化!到底要讓我們了解些什麼?學習些什麼?改變些什麼?對待五濁惡世,生存在娑婆世界的眾生,世尊只留下了一個字:「苦」!眾生皆苦,見苦知福。故!釋迦牟尼佛留下「三藏十二部經」來對治「苦」的可怕,大慈悲的讓眾生在苦難中,「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世間「苦
真正的修行,就是在打仗! 還記得「少林足球」嗎?這些經典台詞,令我們學佛修行之人深刻省思! A阿星︰呼叫基地,我們正受到密集的火力攻擊,要求立即增援,要求立即增援!!! B黃金右腳︰起來~起來!!!快點起來!!!!你快點起來!!!!!你幹什麼? A阿星︰他們亂使暴力,快點吹哨啊! B黃金右腳
末法時期,只等那信號一亮,我們就展開閃電修行,打一場究竟圓滿的榮耀! 夜色茫茫,星月無光, 只有非語,四野迴盪, 只有災厄,到處飛揚, 植眾德本,般若智慧, 英勇的同修們,挺進在五濁的世間上。 我們眼觀四面,我們耳聽八方, 接引眾生,續佛慧命, 專向究竟的極樂,專向彌陀的淨土, 只等那信號一
不是年輕人不要聽?家中長輩就不要講! ^年輕人總說^:家中長輩難相處,老人家的說話古板、偏激、愛發牢騷提當年~~~? ^長輩們總說^:你是我的孩子,父母不會害你們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年輕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同修們: 別讓甜蜜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 讓自己成為家中的福氣!
對待長輩;「見己其心」便知德本俱足否? 佛說:通達任何世界,需二種條件擇其一:「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業力是向下沉淪、威神是遍共通達。 何謂「業力」: 作用於「功」謂之善業。(五戒十善) 作用於「毒」謂之惡業。(五毒五欲) 世間業力牽引無外乎四種類型: 討債、還債、報怨、報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