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向內求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時間: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農曆十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raw-image

禪宗講「覺」,就是靈靈覺覺,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第一,要理解認識我們本身是出家人。一個出家人,住在道場是清淨的,我們若起貪瞋癡,這對我們來說是犯戒。

佛陀制戒,就是在戒我們貪瞋癡三毒,我們每個人若能自己明白,從心內求佛,那我們同住在一起,大家都是佛,是未來佛。但道理是這樣說,那彼此間,會產生摩擦的原因在哪裡?摩擦,就是每個人的根基不一樣,因為根基不同,彼此間就會互相影響,大家會起心動念,原因也就在這個地方。

譬如別的道場的修行人,他來我們的道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恭敬他,而你們天天住在一起,為什麼彼此間,不能互相恭敬?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心量不夠大、不夠寬廣,一看到對方的所作所為不順意,就會起心動念。

我們能一起修行,同住一個道場裡,彼此一定是有因緣的,那麼彼此間有因緣關係,為什麼我們不能圓滿相處呢?所以,這就要靠自己建立起正知見,要理解我們同住在一起,都是平等的。我們出家人,並不是你承擔的那個執事有職權,就比較大!這完全是錯誤的。

你若有這種錯誤的見解,那就變成世間法的分別心,有這種分別心,就會變成嫉妒,嫉妒的心理就會影響到我們的修行。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起心動念是在哪一個地方。這一個環境,是我們所共住的地方,這個地方屬於「內」,就是我們內心的內,我們要向內心求佛,為什麼大家不向內求?偏偏要向外去求?你向外求佛,是求不到的,但一般眾生,為什麼都希望向外求佛?即使是出家人,一遇到不順心,就背著僧袋說:「我要下山」。

在外有佛可求,還是沒有?你們可以回答得出來嗎?你要向外求佛,那你就去求。當你住在外面時,誰要來管教你?誰要去理解你?你有什麼問題,有什麼缺點,別人不會去講你,也不會去指導你,那你就不能找到佛,因為你本身就是有問題。

要知道佛是清淨法身,你是貪瞋癡。你這貪瞋癡的習氣與佛的清淨,會感應道交嗎?會接近嗎?你若能覺知到這一點,相信你自己就會自在。你若不能覺知到這一點,那還是不能自在。

raw-image

現在許多人年紀輕輕出家,沒有幾年就開始講經說法,出去弘法利生。越弘法利生,可能會越增長他的貢高我慢,那他會講增長慧命的佛法嗎?還是只在文字上、口頭上、紙上談兵而已!現在拿一張紙,寫幾百萬億兵,若敵人一來,卻不知道兵在哪裡?

說到貪瞋癡,譬如中午想煮十二道菜,這一道菜要煮什麼?要加什麼配料?講得讓人口水直流,到了中午桌上有這些佳餚嗎?所以,現在就是偏重在文字方面,比較老參的師父,他不希望弟子去讀佛學院,因為佛學院讀了,回來常住待不下去,他說:「我會講經,我告訴你啊!」就是那麼貢高我慢。

以前的祖師大德,他們都是自己去摸索,摸索到沒有辦法,重重煩惱,然後突然豁然開朗想通了,就是這樣將煩惱轉成智慧。

佛陀說法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的煩惱。眾生有哪一種煩惱你知道嗎?你沒有去接觸他、去探討他,能知道嗎?你自己認為,我想的才是好的,我講的是有道理的,但他為什麼不聽?為什麼不能與他契機?

當初佛陀講「觀機施法」,他就是出去托缽行腳,觀看眾生的根機,那麼他的弟子出去托缽,根機未到,有的托不到食物,就讓他磨練磨練,就會知道自己有沒有福報。

現在物質生活太豐富了,素食餐廳太多,交通又方便,你一通電話,信徒馬上開著豪華的轎車來接,自己就覺得高高在上蠻自在的,像這種是害死人的啊!你們要懂得這種事都是「塵」,是最厲害的。你們現在聽課有理解到佛陀所講的真正道理在哪裡嗎?你們有思惟到嗎?

raw-image

教務主任:

大多在文字上搬弄,少有落實在生活上,也很少落實在自己的方寸之間。

院長開示:

沒有落實,那你會主動去改進自己的習氣和脾氣嗎?比方說:有居士來電詢問我們戒律和佛法上的相關問題,今天三通電話,明天四通電話,後天八通電話,那你會自在嗎?你有自在的功夫去接聽電話嗎?大家要好好思惟一下,當人家打電話來,你拿起話筒要怎麼回答?你要怎樣攝心去回答?是要高高在上的聽電話嗎?你若是這種心態,距離修行實在越來越遠。

所以,你們自己要去明白,是不是我們從接聽這一通電話,每一件事都能夠應對圓滿?你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細去思惟,並考核考核自己,為什麼我要對你們講:「自利利他,自覺覺他。」這個內容意義在哪裡?今天已經對你們講過了。

所以,真正要學功夫,這兩句話都是與我們有關係的,能夠真正地理解體會,才能學到功夫的,假若你認為這與我修學沒有關聯,那你修行要學什麼?現在有人管你,你認為他很嚴格,這就顛倒了,你為什麼不想,他跟你講話的時間,他能補得回來嗎?

比如跟他人講話,這講話的時間,你能補得回來嗎?如果不能補回來,那你必須要知道,所講出來的內容,一定要能利益對方,若不能利益對方,不但浪費自己的時間,還侵佔到對方的時間,那這樣折合算一算,生命就浪費一大半了,這是有很大關聯的,你可以去探討看看。

真正清淨,不能起心動念,因為當你真正有修到一個清淨的階段,你對這個住眾動念,你認為這個住眾不行,習氣很重怎麼樣的,他就開始動心,他住不超過三天,就自己會走,不用你去跟他說什麼。又假如你動一個念:今天想吃什麼水果,施主馬上就會送來。所以,為什麼在天上的天人動一個念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我們出家人真正心清淨,比天上的福報更大。

raw-image

學員問:

請示院長!道理是知道,但要用什麼方法用功,才能真正獲得真心的受用?

院長開示:

剛才已經講過,你心內求佛,向內求佛。所以說:日常生活中能入眾,能隨大眾的生活作息,自然你就會斷習氣,智慧就會顯現出來。這樣,你的外緣一定會斷,一定安得住道場,你越安住就越法喜,越向內求越有寶。有一句話說:「挑出去賣沒價錢」。

如你去店鋪買這東西要五百元,當你去夜市,買同樣的東西才二百元。既然說挑出去賣,賣不到好價錢,那為什麼要天天跑?好啦!我今天比較忙,你們也要上課了,若這樣的道理,聽了自己還不自覺,自利尚且沒辦法,那要如何利益他人呢?你肚子餓了,可以請師父幫你多吃一點嗎?那只不過是自己害自己。

《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若經常露出魔面,你說想要成佛,這就是自己騙自己,騙自己就是騙別人。你若能自利利他,就是自己真正得利,達到極點,別人看了心生法喜,自動仿效學習,這就是利他,怎麼會沒有利他?並不是你去端茶給他喝才算利他。(

我們的莊嚴是無限的,我們的端正是無所障礙的,如一根柱子,挺直而立無障礙,我們自己得利益,又可以利益他人。相反的,若這根柱子倒了,保護不了自己,又會傷害他人,因柱子倒下去撞倒人,就會傷害到他人。這樣的道理若聽不懂,那就沒有辦法了,還要用什麼方法,對不對?

四威儀中說「行如風」,風是直的,若沒有東西阻擋,它不會歪斜。所以,我們佛教所講的道理,不論怎麼講,都是正知正覺,但是我們會講卻做不到,那有什麼辦法?自己要好好善用,好好去思惟,才有辦法。

raw-image

你們聽課最重要是要有法喜心、恭敬心、容納心。如你們在光量寺聽課,開頭這一念是最重要的,不管他講到哪一個地方,內容講得怎麼樣?最重要就是我們「這一念」。

譬如你在聽課,無論哪一位法師來授課,都沒有問題,若有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他講的比較方便一點,我們還是要恭敬的去接受,因他發心來這裡授課,而且還要往返奔波兩個月,所以,我們一定要很恭敬。你就是這一念,這樣就有所得了。因為當下這個恭敬心,就是清淨,怎麼會無所得呢?要不然你要得到什麼?

要用一塊金牌,掛在這裡嗎?掛金牌那就是「相」,像道教的神像都會掛金牌,現在佛教徒也有把佛像掛上金牌,佛本來就「無相」,你把他掛金牌就變成著相,這一點你們要去瞭解。

你不要叫信徒打造一塊金牌,掛在三寶佛聖像上,大家的正知見一定要建立,假若我沒有跟你們講,或許大家會認為,把佛像掛金牌,這樣是很好的,那這樣子,豈不是恰好把無相轉為有相嗎?所以,真正的有所得,是在當下自己那一念清淨心、恭敬心,去領會得益的,大家要明白。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31
時間: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九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理光法師,各位法師!今天我們來研究佛法三綱: 一、是信願。信願是目標。 二、是慈悲。慈悲是動機。 三、是智慧。智慧是方法。 這是佛法的三綱,那要看我們自己來到道場求剃度,是基於那一種目標? 學員問: 院長開示: 院長開示: 學員問: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8
時間:民國八十七年元月十四日(農曆十二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阿彌陀佛! 今天與大家共同研究「七不退法」: 第一項是大家應當經常集會,討論教法之正義。 第二項是上下和睦相處,互尊互敬。 第三項是尊崇佛之教誡,不可妄加更改,妄是妄語的妄。 第五項守護自心,以孝敬為首。 學員答: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2022/05/16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一日(農曆十一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普賢十大願: 一者、 第二是、「稱讚如來」 第三是、「廣修供養」 教務主任: 院長!魚放入台灣海峽,會再被人抓走! 院長開示: 第四、「懺悔業障」 教務主任: 院長!心若不轉,怎麼會有力?大部份都被業報纏身。 院長開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禪修的本質,他們認為行禪、坐禪與聞法即是修行。那也沒有錯,不過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 真正的修行,發生在心遇到感官對象時,感官接觸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當他人說到我們不喜歡的事時,嗔恨便生起;若說的是喜歡的事,我們便感到快樂。這就是修行的所在,我們應如何利用它們來修行呢?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禪修的本質,他們認為行禪、坐禪與聞法即是修行。那也沒有錯,不過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 真正的修行,發生在心遇到感官對象時,感官接觸的地方才是修行的所在。當他人說到我們不喜歡的事時,嗔恨便生起;若說的是喜歡的事,我們便感到快樂。這就是修行的所在,我們應如何利用它們來修行呢?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灑掃畢,老和尚喚傳某師過去,對傳某師開示說:「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煉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並不是要做什麼勞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 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 「妄想多的人,須要做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灑掃畢,老和尚喚傳某師過去,對傳某師開示說:「我們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煉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並不是要做什麼勞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 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 「妄想多的人,須要做
Thumbnail
 夫讀經看教  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 夫語須辨緇素。須識總別語。須識了義.不了義教語。了義教辨清。不了義教辨濁。說穢法邊垢揀凡。說清法邊垢揀聖。從九部教說。向前眾生無眼。須人雕琢。若於聾俗人前說。直須教渠出家持戒。修禪學惠。若是過量俗人。亦不得向佗恁麼說。如維摩詰.傅大士等類。若於沙門前說。佗沙門
Thumbnail
 夫讀經看教  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 夫語須辨緇素。須識總別語。須識了義.不了義教語。了義教辨清。不了義教辨濁。說穢法邊垢揀凡。說清法邊垢揀聖。從九部教說。向前眾生無眼。須人雕琢。若於聾俗人前說。直須教渠出家持戒。修禪學惠。若是過量俗人。亦不得向佗恁麼說。如維摩詰.傅大士等類。若於沙門前說。佗沙門
Thumbnail
現在許多年紀輕輕出家,沒有幾年就開始講經說法,出去弘法利生。越弘法利生,可能會越增長他的貢高我慢,那他會講到增長慧命的佛法嗎?也只是在文字上、口頭紙上談兵而已!現在拿一張紙寫幾百萬億兵,若敵人一來卻不知道兵在那裡?
Thumbnail
現在許多年紀輕輕出家,沒有幾年就開始講經說法,出去弘法利生。越弘法利生,可能會越增長他的貢高我慢,那他會講到增長慧命的佛法嗎?也只是在文字上、口頭紙上談兵而已!現在拿一張紙寫幾百萬億兵,若敵人一來卻不知道兵在那裡?
Thumbnail
早年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當初在培養人才時,一天上課八個小時,他培養那八大金剛是這樣培養的;如今天一進教室,將八個籤放在筒子裡,放在講桌上,每個人一進去就抽一個起來,今天講課八個小時,抽到籤的人明天要複講,早上四小時,下午四小時,一共八個小時。
Thumbnail
早年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當初在培養人才時,一天上課八個小時,他培養那八大金剛是這樣培養的;如今天一進教室,將八個籤放在筒子裡,放在講桌上,每個人一進去就抽一個起來,今天講課八個小時,抽到籤的人明天要複講,早上四小時,下午四小時,一共八個小時。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Thumbnail
在一個如法的清淨道場,要默默的工作,默默來經營,這就是在磨練我們的心。你看,我在淨律寺這裡開山十幾年,每天就是這樣默默的工作,默默的經營,借事來磨自己的心,磨!磨!磨!磨到現在自在了,我一點都不會動。我若說會動,是為了要提拔下一代的人起來,而並不是想要跑開、逃避。只希望我走後,他們能起來擔當。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觀三十二相非真   外在種種的相和法,就如佛陀在《金剛經》中一語道破「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菩薩無住相布施」。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觀三十二相非真   外在種種的相和法,就如佛陀在《金剛經》中一語道破「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菩薩無住相布施」。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