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醫學診斷筆記2:空心菜的根瘤線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診斷小故事>

我第一次見到根瘤的時候是高中參加植物病理學營隊,那時候大學的學長姐要我們挖出根瘤線蟲,雖然指導之下挖到了,但內心有股異樣:這,看起來不是蟲啊?

那是顆飽滿的、顏色跟根幾乎一樣的水滴狀東西,就是蟲嗎?

後來讀大學之後才知道,那不是蟲,根瘤線蟲是分在微生物類別裡,它不像是昆蟲有分頭胸腹、也沒有肢節,樣子反而像是蚯蚓,一個小到需要用顯微鏡才能仔細看清楚的蚯蚓。

我也逐漸明白,世界之大,名字、外貌固然都容易被定義,但是本質上的獨一無二依然不會因此消失。


<延伸>

「這是根瘤線蟲的雌蟲。」他說著,一邊拿針頭指著那粒東西:「肥大部分是它的身體,細小的突出是頭部。」

「為什麼會長成這樣?」陶采琦問。

「線蟲侵入組織之後,終生都會待在根部,所謂的固著性,有房有食物,所以吃胖點沒關係。」他打趣地說道。

「啊,那男蟲是……」她問。

「雄蟲。」

「噢,那雄蟲是在哪裡啊?」

伊槐洐用滴管吸取水,滴在玻片上,放到顯微鏡上,再度做微調,另個畫面出現了像是蚯蚓的透明生物:「這是雄蟲。」

陶采琦覺得這是兩個不同生物,雌蟲像是一粒粉刺,雄蟲卻長得像是超小的透明蚯蚓。

「要多久治療好啊?」

「藥劑下去了,放在太陽底下,它會慢慢地康復的。」

陶采琦驚呼:「你們開藥的樣子,真的很像醫生。」

伊槐洐的手撫摸著盆栽一會,才緩緩將盆栽放回,陽光下的白花搖曳著。

「不是因為開藥所以被稱為醫生,而是因為『醫治』而被稱為醫生。」他輕輕說道。


──節錄<夢想讓我遇見你>第二章,腫脹的夢想3

raw-image

罹病株根系呈大小不一腫瘤,常融合成大塊腫瘤,繼之壞疽腐敗,營養根亦因之嚴重減少。

The root system of diseased plants display tumors of different sizes, which often fuses into large nodules, followed by gangrene and be rotted. Also, rootlets are greatly reduced.

受損的根部會影響養分吸收,造成地上部葉片變小、植物呈現微量元素缺乏及萎凋症狀

Damaged roots affect nutrient absorption, resulting in smaller leaves above the ground. The plants display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and wilting symptoms.

雌成蟲呈水滴狀長0.3 ~ 3公厘,直徑0.3 ~ 0.7公厘,半透明至乳白色,頭尖尾圓,埋存於植物組織中

Adult females are drop-shaped, 0.3 to 3 mm long and 0.3 to 0.7 mm in diameter, translucent to milky white, with pointy head and rounded tail, buried in plant tissues

雄成蟲呈蠕蟲狀,長1 ~ 2公厘,在土壤中移動。

Male adults are Worm-like, 1 to 2 mm long, and move in the soil.


更多植物病理學:

IG

執著的植物醫師X逃家美術生之職人故事<夢想讓我遇見你>

植物病理學的科幻戰鬥故事<植療師>

好文章<台灣農業的不容易:論植物醫生的必要性>


avatar-img
4會員
39內容數
收入植物醫學、植物病理、科學繪圖、實務診斷筆記內容,以美感和真實呈現植物醫師的病例診斷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望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繪製小故事> 病毒在田間又稱為瘋仔病,植物出現狂顛的葉片緊縮、枝條扭曲、顏色轉變,脈絡彷彿魔法陣般的發黃發紫發紅,彷彿不受控制的藝術家展現看不懂的掙扎美感。 實習看到的案例,製成明信片後拿去賄絡病毒學老師請他不要當我。 --------------我本來以為他會心軟的。 <延伸>
<繪製小故事> 病毒在田間又稱為瘋仔病,植物出現狂顛的葉片緊縮、枝條扭曲、顏色轉變,脈絡彷彿魔法陣般的發黃發紫發紅,彷彿不受控制的藝術家展現看不懂的掙扎美感。 實習看到的案例,製成明信片後拿去賄絡病毒學老師請他不要當我。 --------------我本來以為他會心軟的。 <延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回改看雄的小穗, 外觀上與雌小穗大致上相似,不過禾本科的小穗也都長得很像就是了~ 就黏貼拆解來說雄小穗容易多了, 隨便動一動就開,而且開得還蠻美的! 右側的小花開了內外稃露出三枚雄蕊, 左邊的雄蕊還躲在內稃裡, 想說就不動它可以順道做個比對 至於各零件的名稱, 日誌結尾的時候再跟穗軸一起標
Thumbnail
我不是學植物的,但對於鳥獸、草木、蟲魚,一向懷有高度的興趣。一看到什麼稀奇的植物,肯定都會駐足觀看。久而久之,也積累若干植物學知識。大約一年前曾經在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校門口,名為「黑森林」的區域,發現一株真正的靈芝,馬上向校警隊報備,他們很有興趣,還真的派人巡邏看守;其後不久,那株靈芝不見了…
Thumbnail
豆科植物,如大豆、綠豆等,在缺氮時,根部會分泌類黃酮素來召喚根瘤菌,形成根瘤,幫忙植物獲取氮素。 在1984年,科學家注意到,根瘤不是均勻分布在根上,而是有規律的間隔。為什麼會這樣呢?最近的研究有了答案!
Thumbnail
有些植物(如豆科)會與土壤中的細菌(如根瘤菌)形成根瘤(nodule)來幫助植物獲取氮。雖然根瘤可以供應植物氮素,但是要形成與維持根瘤植物也要消耗自己的養分,因此,保持適當數目的根瘤是很重要的。最近的一個研究,又發現了更多關於植物如何維持適當數目根瘤的機制。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Thumbnail
生科館5樓陽台的地獄辣椒熟成了!!! 其中一顆上面長了怪東西,第一眼看到就以為是3000年一遇的優曇婆羅花 (後來發現優曇婆羅花似乎真正指的是無花果樹,而非一般聽聞小不隆咚、無莖無根只有花的植物...) 經過多方詢問... 玉米學姊的學姊鑑定是"草蜻蛉的卵": 這種蟲
Thumbnail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揀菜時,時常會碰到意外的訪客~蝸牛,跟比起撞見菜蟲的驚嚇指數,蝸牛可愛多了。 前陣子揀菜時,發現有一隻蝸牛藏在菜葉中間,趕快幫牠拍下美麗的身影,牠的背景是紫色的紅鳳菜,整個色調很美。 “蝸牛”,是對所有的陸生螺類的一個總稱,屬於軟體動物中的腹足綱,跟田螺和海螺基本上構造都相同。蝸牛也和蛞蝓很
Thumbnail
塊根植物是多肉植物的一個類群,涵蓋非常多種植物。不同於大部分的多肉植物觀賞的是葉或花,人們觀賞塊根植物特化的莖或根。 說到塊根(莖),其實並不陌生,地瓜就是人們常食用的塊根;馬鈴薯、芋頭、山藥則是塊莖。塊根或塊莖是植物的根莖因養分及水分的蓄積,呈現膨大、肉質化。 塊根植物的觀賞價值在於,隨著不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回改看雄的小穗, 外觀上與雌小穗大致上相似,不過禾本科的小穗也都長得很像就是了~ 就黏貼拆解來說雄小穗容易多了, 隨便動一動就開,而且開得還蠻美的! 右側的小花開了內外稃露出三枚雄蕊, 左邊的雄蕊還躲在內稃裡, 想說就不動它可以順道做個比對 至於各零件的名稱, 日誌結尾的時候再跟穗軸一起標
Thumbnail
我不是學植物的,但對於鳥獸、草木、蟲魚,一向懷有高度的興趣。一看到什麼稀奇的植物,肯定都會駐足觀看。久而久之,也積累若干植物學知識。大約一年前曾經在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校門口,名為「黑森林」的區域,發現一株真正的靈芝,馬上向校警隊報備,他們很有興趣,還真的派人巡邏看守;其後不久,那株靈芝不見了…
Thumbnail
豆科植物,如大豆、綠豆等,在缺氮時,根部會分泌類黃酮素來召喚根瘤菌,形成根瘤,幫忙植物獲取氮素。 在1984年,科學家注意到,根瘤不是均勻分布在根上,而是有規律的間隔。為什麼會這樣呢?最近的研究有了答案!
Thumbnail
有些植物(如豆科)會與土壤中的細菌(如根瘤菌)形成根瘤(nodule)來幫助植物獲取氮。雖然根瘤可以供應植物氮素,但是要形成與維持根瘤植物也要消耗自己的養分,因此,保持適當數目的根瘤是很重要的。最近的一個研究,又發現了更多關於植物如何維持適當數目根瘤的機制。
Thumbnail
記得有次老師與我們分享小青蛙的故事,我們從中學習到青蛙的小時候就是隻小蝌蚪,認識了小蝌蚪的一生,老師也和我們提到毛毛蟲的小奧秘,我們都有記住唷!可是呀!我們確實還沒真正看過牠們實際長大變身的樣子,很榮幸丞旭媽媽正好分享著家裡外面的金桔樹長了漂亮又肥嫩的毛毛蟲,丞旭還帶了觀察盒到學校分享給小
Thumbnail
生科館5樓陽台的地獄辣椒熟成了!!! 其中一顆上面長了怪東西,第一眼看到就以為是3000年一遇的優曇婆羅花 (後來發現優曇婆羅花似乎真正指的是無花果樹,而非一般聽聞小不隆咚、無莖無根只有花的植物...) 經過多方詢問... 玉米學姊的學姊鑑定是"草蜻蛉的卵": 這種蟲
Thumbnail
本故事描述了一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實驗進行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他與火山蟲之間奇幻互動的故事。
Thumbnail
當你外出踏青時,你是否曾看過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出現奇怪的東西呢? 植物出現奇怪的塊狀物有時是由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感染造成,有時線蟲或節肢動物如昆蟲也能讓植物身上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物體。其中,昆蟲讓植物產生的塊狀物最吸引大家的目光,因為它們的形狀與種類五花八門,有的可堪稱美麗,而這些塊狀物稱作蟲癭
Thumbnail
揀菜時,時常會碰到意外的訪客~蝸牛,跟比起撞見菜蟲的驚嚇指數,蝸牛可愛多了。 前陣子揀菜時,發現有一隻蝸牛藏在菜葉中間,趕快幫牠拍下美麗的身影,牠的背景是紫色的紅鳳菜,整個色調很美。 “蝸牛”,是對所有的陸生螺類的一個總稱,屬於軟體動物中的腹足綱,跟田螺和海螺基本上構造都相同。蝸牛也和蛞蝓很
Thumbnail
塊根植物是多肉植物的一個類群,涵蓋非常多種植物。不同於大部分的多肉植物觀賞的是葉或花,人們觀賞塊根植物特化的莖或根。 說到塊根(莖),其實並不陌生,地瓜就是人們常食用的塊根;馬鈴薯、芋頭、山藥則是塊莖。塊根或塊莖是植物的根莖因養分及水分的蓄積,呈現膨大、肉質化。 塊根植物的觀賞價值在於,隨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