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令圖 之 六月六 曬書日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農曆六月初六 暑氣蒸騰

圖片: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片:台北故宮博物院


如果我們的視線從下方兩個抬著一甕(酒?)的童子開始,見到一位身著藍袍者正向他們招手。往上,畫面左邊的人物忙著曬書,右邊則在臨塘垂釣,兩個孩子正看著水盆中被鉤上來的魚兒。再穿過花圍牆,已經進入內院,一名婦人向上舉著剛採摘的蓮蓬,樓抱著嬰孩的婦人回應著她。樓上亭閣中的男女正輕搖扇子、閒閒散散地納涼。三個孩童則看向右邊的畫面,大面積的蓮花池中,兩艘小舟上八個仕女搖船採蓮。

 

經過了濕冷的冬天和連綿的春雨和梅雨季節後,六月高照的艷陽正是晾曬物品的好時節。根據清朝出版品《燕京歲時記》記載:『京師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書籍,謂可不生蟲橐。』因此在這幅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十二月令圖—六月》中,我們可以看到左下角的庭院裡,童僕正分批捧書到長几上曝曬書籍。當時的北平風俗,在六月六號這天,內府皇城要曝曬宮內藏書,諸寺廟也會舉辦曬經會跟大眾廣結善緣。

 

圖中處處有垂柳,搖曳生姿。將近二分之一的畫面為荷花池,不管是拿蓮篷逗弄小兒,或泛舟採蓮,或在水榭招涼,或是臨水垂釣,水閣涼亭在盛暑中帶來清涼意。

 

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所寫的:

湖裡種荷花,湖邊種楊柳。

何處渡橋人,問是人間否。

 

宋代以畫竹聞名的文同有一首《吳趨曲》,文字所營造的畫面正好和本幅圖完美呼應:

萬頃平湖水,晴光射早霞。

紅裙鬥畫楫,相結採荷花。

 

 

#現代人開除濕機就不用曬書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瞬花時
17會員
79內容數
在台北生活、在京都學習,池坊花道引立教授、裏千家茶道,愛花又愛茶,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一瞬花時的其他內容
2023/09/2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八月十五月圓人團圓,祝大家佳節愉快 清宮留下的《十二月令圖》的八月景,必然是以中國三大節的中秋賞月為主題,到了這一天,今人烤肉賞月,古人以詩伴月、以酒酬情,玩月、賞月、吟詠酬唱、酌酒淸歌。 家人同在的歡慶團圓,家人不在身邊的則將思念之情吟詩賦歌。例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
Thumbnail
2023/09/29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八月十五月圓人團圓,祝大家佳節愉快 清宮留下的《十二月令圖》的八月景,必然是以中國三大節的中秋賞月為主題,到了這一天,今人烤肉賞月,古人以詩伴月、以酒酬情,玩月、賞月、吟詠酬唱、酌酒淸歌。 家人同在的歡慶團圓,家人不在身邊的則將思念之情吟詩賦歌。例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
Thumbnail
2023/08/17
農曆七月是鬼月,古代進獻給皇帝懸掛的月令圖的主題會跟鬼有關嗎? 暑氣正熾時,怎麼就已經進入秋天的節氣了? 昨天是農曆七月初一,民間習俗中的七月有兩個重要節日,一是七夕牛郎織女會,二是中元節普度眾生,或稱盂蘭盆會。
Thumbnail
2023/08/17
農曆七月是鬼月,古代進獻給皇帝懸掛的月令圖的主題會跟鬼有關嗎? 暑氣正熾時,怎麼就已經進入秋天的節氣了? 昨天是農曆七月初一,民間習俗中的七月有兩個重要節日,一是七夕牛郎織女會,二是中元節普度眾生,或稱盂蘭盆會。
Thumbnail
2023/04/05
十二月令圖系列中,描繪春天的共有三幅,分別是二月「杏園鞦韆」、三月「上巳修禊」、四月「玉堂富貴」。 四月的「玉堂富貴」,我也稱之為「雨中即景」,因為這是十二幅圖中唯一描繪雨景的作品。 作者向觀者展現雨天的方式有兩個: 1. 撐傘的人 2. 躲雨的人,可見這是雨中“即景”,而非綿延的雨日。 3.
Thumbnail
2023/04/05
十二月令圖系列中,描繪春天的共有三幅,分別是二月「杏園鞦韆」、三月「上巳修禊」、四月「玉堂富貴」。 四月的「玉堂富貴」,我也稱之為「雨中即景」,因為這是十二幅圖中唯一描繪雨景的作品。 作者向觀者展現雨天的方式有兩個: 1. 撐傘的人 2. 躲雨的人,可見這是雨中“即景”,而非綿延的雨日。 3.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烈而不熾,是為龍王爺「曬鱗日」。   一早,王府內就開始忙碌,溫總管先是指揮著一干下人在內院中擺上好幾張長案,接著又從書房裡搬出所有書冊卷畫,一一攤平在案上曝曬,以防蠹之。   由於書房中藏書甚多,又須得小心搬運以免損傷,最後花了近半個時辰才將所有書冊卷畫
Thumbnail
  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烈而不熾,是為龍王爺「曬鱗日」。   一早,王府內就開始忙碌,溫總管先是指揮著一干下人在內院中擺上好幾張長案,接著又從書房裡搬出所有書冊卷畫,一一攤平在案上曝曬,以防蠹之。   由於書房中藏書甚多,又須得小心搬運以免損傷,最後花了近半個時辰才將所有書冊卷畫
Thumbnail
高丘禮納焰午日, 經年節序匆匆° 火漆木不似情紅° 無人知此意, 密林吹寒風° 去年一別傷老矣! 智利素馨迎冬° 筆情書愛去年同, 山川橋下水, 夜夜吟夢中°
Thumbnail
高丘禮納焰午日, 經年節序匆匆° 火漆木不似情紅° 無人知此意, 密林吹寒風° 去年一別傷老矣! 智利素馨迎冬° 筆情書愛去年同, 山川橋下水, 夜夜吟夢中°
Thumbnail
不知時圖館選讀 溪照影搖粼光浮 踏尋憶訪攜手情 水月流鏡花不住
Thumbnail
不知時圖館選讀 溪照影搖粼光浮 踏尋憶訪攜手情 水月流鏡花不住
Thumbnail
疏雨斜風摺扇涼。 欲筆新詞, 總費思量。 金萱龍井勸連杯, 茶醉虛時, 枯索愁腸。 月未朦朧夜未央。 滿腹經綸, 大塊文章。 斯篇誰假問天明, 紙上如何? 墨下倉皇。
Thumbnail
疏雨斜風摺扇涼。 欲筆新詞, 總費思量。 金萱龍井勸連杯, 茶醉虛時, 枯索愁腸。 月未朦朧夜未央。 滿腹經綸, 大塊文章。 斯篇誰假問天明, 紙上如何? 墨下倉皇。
Thumbnail
如蓮的容顏,絕色 今夜選用生宣 透白輕絲質感教人一醉雙眸 細撫卻不見有摺痕 冬天是雪,妳是紙 參透千年的秘密卻未見下筆 轉世巳是傳兩晉,唐宋元 翻開芥子園,又見梅花喜神譜 各種姿態欲與風起舞 獨枝含苞待放,傲結新霜 髮如筆,筆蘸墨 山馬於紙上奔馳,所謂筆法 為龍飛鳳舞的仙雅
Thumbnail
如蓮的容顏,絕色 今夜選用生宣 透白輕絲質感教人一醉雙眸 細撫卻不見有摺痕 冬天是雪,妳是紙 參透千年的秘密卻未見下筆 轉世巳是傳兩晉,唐宋元 翻開芥子園,又見梅花喜神譜 各種姿態欲與風起舞 獨枝含苞待放,傲結新霜 髮如筆,筆蘸墨 山馬於紙上奔馳,所謂筆法 為龍飛鳳舞的仙雅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六 暑氣蒸騰 如果我們的視線從下方兩個抬著一甕(酒?)的童子開始,見到一位身著藍袍者正向他們招手。往上,畫面左邊的人物忙著曬書,右邊則在臨塘垂釣,兩個孩子正看著水盆中被鉤上來的魚兒。再穿過花圍牆,已經進入內院,一名婦人向上舉著剛採摘的蓮蓬,樓抱著嬰孩的婦人回應著她。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六 暑氣蒸騰 如果我們的視線從下方兩個抬著一甕(酒?)的童子開始,見到一位身著藍袍者正向他們招手。往上,畫面左邊的人物忙著曬書,右邊則在臨塘垂釣,兩個孩子正看著水盆中被鉤上來的魚兒。再穿過花圍牆,已經進入內院,一名婦人向上舉著剛採摘的蓮蓬,樓抱著嬰孩的婦人回應著她。
Thumbnail
十二月令圖系列中,描繪春天的共有三幅,分別是二月「杏園鞦韆」、三月「上巳修禊」、四月「玉堂富貴」。 四月的「玉堂富貴」,我也稱之為「雨中即景」,因為這是十二幅圖中唯一描繪雨景的作品。 作者向觀者展現雨天的方式有兩個: 1. 撐傘的人 2. 躲雨的人,可見這是雨中“即景”,而非綿延的雨日。 3.
Thumbnail
十二月令圖系列中,描繪春天的共有三幅,分別是二月「杏園鞦韆」、三月「上巳修禊」、四月「玉堂富貴」。 四月的「玉堂富貴」,我也稱之為「雨中即景」,因為這是十二幅圖中唯一描繪雨景的作品。 作者向觀者展現雨天的方式有兩個: 1. 撐傘的人 2. 躲雨的人,可見這是雨中“即景”,而非綿延的雨日。 3.
Thumbnail
十二月令圖中的正月,以十五號上元節,今稱元宵節的逛花燈為主題。這幅明亮、色彩鮮明的十二月令圖──上元即景,畫的可不是白天景色,而是夜色! 可是,該如何證明是夜晚活動?僅憑張掛的花燈推知嗎? 答案是?
Thumbnail
十二月令圖中的正月,以十五號上元節,今稱元宵節的逛花燈為主題。這幅明亮、色彩鮮明的十二月令圖──上元即景,畫的可不是白天景色,而是夜色! 可是,該如何證明是夜晚活動?僅憑張掛的花燈推知嗎? 答案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