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去旅行・首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11.22~26,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了趟東京。

這是第一次,一家四口的長途旅行。


哥哥滿2歲前,當時只有他一個小孩、疫情未起、機票便宜(小孩的)、玩心正盛(我們的),我們帶著哥哥去了日本3次。

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四大兩小,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當時哥哥1歲3個月。

第二次和娘家人一起,有阿姨舅舅陪玩,哥哥大概1歲7個月。

第三次則是我們一家三口,趕在哥哥正式滿2歲前,去了趟名古屋。


現在問起來,關於這3次旅行,他的記憶,其實是很模糊的,可以說幾乎沒有。

而現在想起來,關於這3次旅行,我的感想,其實也就是換個地方育兒吧!


「旅」的部分不太多,但增加了很多「行」的回憶。


名古屋回來後不久,懷上了弟弟;

再不久,疫情來了,一時間,我們好像哪也去不了,哪也不能去。


這次,暌違四年多,隊友決定衝一把,帶著兄弟一起飛。

規劃旅遊行程,算是隊友的興趣,也算是替他高壓的工作日常中,放置一點期待和雀躍在前頭。


旅行,就是那根晃呀晃的蘿蔔。


討論行程的時候,不知為何,總覺得哪裡不太對。

直到出發前天,我總算來了感覺(也太晚!)。

以前總覺得帶小孩旅行,不過是換個地方帶小孩。

仔細想想,這樣的想法,蘊藏著私人情緒上的委屈。

事實上,無論是帶著小孩還是老人,只要是和他人一起出門,就不會只有「自己」。

既然如此,這次旅行的主角,本來就不是自己,因為我現在的身分是家長啊!

同行的人是孩子,他們才是主角,他們快樂,就可以賓主盡歡。

當:帶著小孩,是能逛個鬼喔!的心情不存在。我彷彿豁然開朗。


然後隔天,我們就出發了欸。哈!

(隊友表示:…… -.-?)


關於旅行中的感受,後面的篇幅再做記錄,我想直接聊聊第五天回台後,我在哥哥身上看到的餘韻。

五天的行程,到了第二天晚上,我想到可以用IG內建連續短片的方式,為每一天留下一點簡短的回顧。

回台後,我將所有短片,依序投影到電視,和孩子一起回顧這五天的行程,玩了什麼、吃了什麼、走了好多路、弟弟走到鐵腿後一直討抱等等。


那個晚上睡前,哥哥眼眶含著淚被我發現,

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捨不得五天的旅行就這樣結束了……

(老師請播放動力火車《當》謝謝,因為爾康出現惹)


前面三次,在他還小的時候帶出去玩,

對他來說,只是換個地方跟爸媽相處,

就像我覺得自己只是換個地方帶小孩一樣。

現在大了,有自己感觸、有自己的記憶、

還是個纖細的男孩,感受大大不同了。


也是,大約是這樣,

出發前,我們大約就知道的,這次的旅行是試水溫,

我們也很好奇,四個人一起長途旅行時,會是怎樣?

(有啦,第五天上飛機前,在機場的最後一餐,我有浮現一種,都最後一餐了能不能讓老娘好好吃頓飯!的無奈感,但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的感受都從自我出發,合理)


哥哥很棒,五天幾乎自己走,前三天平均一萬三千多步,

看著弟弟動不動就掛在爸媽身上,雖然眼饞身體饞,

但後面兩天,也只有在真的很累的時候,才會跟我們撒嬌討背一下。

甚至,我們不需要特地找地方讓他睡午覺,他真的已經是個很棒的小旅伴了!


結束旅行後的第一夜,睡前,他的眼淚,讓我有一種,啊……這次好像做對了!的感覺。

這次,在他的心中,應該不再朦朧,而是真的有留下一些美好回憶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本屋雜記鋪的沙龍
20會員
32內容數
養著孩子,我彷彿自己又重新活了一回似的。所有育兒時產生的體悟,都放這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3.11.22~26,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了趟東京。 這是第一次,一家四口的長途旅行。 哥哥滿2歲前,當時只有他一個小孩、疫情未起、機票便宜(小孩的)、玩心正盛(我們的),我們帶著哥哥去了日本3次。 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四大兩小,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當時哥哥1歲3個月。 第二次和娘家人
Thumbnail
2023.11.22~26,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了趟東京。 這是第一次,一家四口的長途旅行。 哥哥滿2歲前,當時只有他一個小孩、疫情未起、機票便宜(小孩的)、玩心正盛(我們的),我們帶著哥哥去了日本3次。 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四大兩小,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當時哥哥1歲3個月。 第二次和娘家人
Thumbnail
哥哥上小學第一天,我在臉書寫下這段話。 我感覺當父母好像就是這樣, 一直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點, 練習,漸漸從孩子的生活裡,退場。 尚不知未來的日子會如何, 總之,慢慢地走吧。 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橋; 平行、但並肩,親密依舊,不會落下誰。 這確實就是這幾年的育兒生活
Thumbnail
哥哥上小學第一天,我在臉書寫下這段話。 我感覺當父母好像就是這樣, 一直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點, 練習,漸漸從孩子的生活裡,退場。 尚不知未來的日子會如何, 總之,慢慢地走吧。 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橋; 平行、但並肩,親密依舊,不會落下誰。 這確實就是這幾年的育兒生活
Thumbnail
回加三週半,我終於可以細細的回想這個夏日。才驚覺已經到了從帶著女孩們旅行,到跟著她們旅行的階段了。 夏日跟著女孩們再訪日本關西,其實是她們兒時就曾帶著去玩過幾次的地方,卻是第一次缺了隊友,只有我們三個女生到訪。曾經還帶著她們看古蹟/走寺廟/穿和服,到現在她們自己找餐廳/景點帶我玩,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Thumbnail
回加三週半,我終於可以細細的回想這個夏日。才驚覺已經到了從帶著女孩們旅行,到跟著她們旅行的階段了。 夏日跟著女孩們再訪日本關西,其實是她們兒時就曾帶著去玩過幾次的地方,卻是第一次缺了隊友,只有我們三個女生到訪。曾經還帶著她們看古蹟/走寺廟/穿和服,到現在她們自己找餐廳/景點帶我玩,是截然不同的體驗
Thumbnail
印象中,我的童年過得最快樂的部分都是在出門旅行時,即便我們家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每到暑假爸媽總會帶我們到台灣各地旅行,學期中的假日也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不同的地方玩。爸爸開著一台小車載我們一家五口上山下海,那個年代沒有導航,爸媽也不會安排沿途景點,所以我們幾乎都是鎖定一個目標之後就沿途玩過去。那時候在車
Thumbnail
印象中,我的童年過得最快樂的部分都是在出門旅行時,即便我們家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每到暑假爸媽總會帶我們到台灣各地旅行,學期中的假日也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不同的地方玩。爸爸開著一台小車載我們一家五口上山下海,那個年代沒有導航,爸媽也不會安排沿途景點,所以我們幾乎都是鎖定一個目標之後就沿途玩過去。那時候在車
Thumbnail
大家許久不見,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回香港過年,久違地跟家人聚會。離開香港後,又跟家人短遊日本,再自行回台,過了一個為期7日的獨遊。不得不說,這一陣子過得非常充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連回顧都來不及就進入再次忙碌的生活。所以這次我想借著文字,把回憶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大家許久不見,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我回香港過年,久違地跟家人聚會。離開香港後,又跟家人短遊日本,再自行回台,過了一個為期7日的獨遊。不得不說,這一陣子過得非常充實。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連回顧都來不及就進入再次忙碌的生活。所以這次我想借著文字,把回憶好好記錄下來。
Thumbnail
早在幾個月前就在規劃過年家族旅行,其實早一年前就要成行,因為疫情攪局只好延後,所以今年無論如何一定要成行,不過想像都是美好的,真正成行時,才是考驗耐心、愛心、毅力的開始,還有時不時的突發狀況隨堂考,完全就是激發潛能訓練,尤其因為已在 PM 寫作,一方面要帶團、一方面要找路、一方面找寫作題材
Thumbnail
早在幾個月前就在規劃過年家族旅行,其實早一年前就要成行,因為疫情攪局只好延後,所以今年無論如何一定要成行,不過想像都是美好的,真正成行時,才是考驗耐心、愛心、毅力的開始,還有時不時的突發狀況隨堂考,完全就是激發潛能訓練,尤其因為已在 PM 寫作,一方面要帶團、一方面要找路、一方面找寫作題材
Thumbnail
要不要帶小孩出國旅遊?想起疫情以前每次帶小孩出國都會被說:「他那麼小以後不會記得啦!」(疫情前小孩未滿兩歲)他記不記得真的不重要啊!帶小孩出國,那些回憶是屬於全家人的,他記不記得不是重點,重點是身為爸媽的我們永生難忘。
Thumbnail
要不要帶小孩出國旅遊?想起疫情以前每次帶小孩出國都會被說:「他那麼小以後不會記得啦!」(疫情前小孩未滿兩歲)他記不記得真的不重要啊!帶小孩出國,那些回憶是屬於全家人的,他記不記得不是重點,重點是身為爸媽的我們永生難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