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的,從來只是歷史的碎片-《奧本海默》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下涉及劇情。

《奧本海默》中有眾多精湛演出,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不是原子彈爆炸,不是小勞勃道尼的老謀深算,不是與愛因斯坦對話的餘韻,更不是讓電影成為R級的裸露橋段。

而是當奧本海默,在實際投彈到廣島與長崎後,對杜魯門總統說:「我覺得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杜魯門拿出手帕,惡狠狠地瞪著奧本海默:「沒有人在意是誰發明了原子彈,大家只在意是誰下的令。」並示意奧本海默,如果你覺得手髒了,就自己擦擦吧。

為什麼杜魯門決定投原子彈到日本?即便日軍高層明白大勢已去,仍無法接受無條件投降的屈辱,希望能敗得更有尊嚴,不願同意波茨坦宣言。若不使用更強力的武器,戰爭勢必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而日軍高層打算戰到一兵一卒不剩,這點在硫磺島戰役已做了相當的示範。

於是,投放原子彈與否,成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電車難題。

即便看完《奧本海默》後,能體會奧本海默並不認為,投放原子彈是值得讚揚的正義。但除了發明者與下令者的立場,也許我們能從投下第一顆原子彈的執行者-飛行員保羅‧蒂貝茨的想法中,映襯奧本海默的矛盾。

「雖然我們殺死了很多人,但我們拯救了更多人,他們包括日本人和美國人。」、「我和我的部屬在執行原子轟炸任務時堅信——我們將結束戰爭,這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晚年的保羅無悔表示,若歷史重來,仍會照常執行任務。

遍尋關於保羅的資料,滿滿的愛國情操。不禁也會有另一層假想,保羅是否放棄了自己內心的發言權?人心是謎,他人不得而知。但不同於奧本海默最終,因菸癮得到喉癌死於62歲,保羅則活到了92歲。

回到更本質的問題吧。投放原子彈是讓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主因嗎?美國於1944年10月便開始對日本進行大規模空襲,至1945年3月已採用燃燒轟炸,造成日本人民的重大傷亡,其殺死的人數比原子彈還多。已被空襲到習以為常,殺紅了眼想與對方玉石俱焚的日本,真的會只因爆炸規模更大的兩顆原子彈,乖乖無條件投降?

有一派歷史學家認為,關鍵是投放第二顆原子彈到長崎的前一天,蘇聯向日本宣戰。8月6號廣島遭投放第一顆原子彈後,一直未有討論動作的日軍高層,直到8月9號,才針對無條件投降進行討論,同一天,美軍緊接著又對長崎投放了原子彈。

若此時序為真,確實從被投彈的時間接點上,看不到日軍對於原子彈轟炸的急迫性。8月9號的投降討論,則其實可能是針對8月8號午夜的蘇聯宣戰。

蘇聯對日宣戰後,滿洲隨即被佔領,日本的無條件投降,與偽滿洲國的滅亡,幾乎是連鎖反應一般,使二次大戰得以終結。

而後發生的,與《奧本海默》如出一轍,是各式各樣的政治角力,沒有生命的原子彈,有了自己的正義與邪惡。日本則得以原子彈的殘暴,自稱被害者,忘卻南京大屠殺。

即使諾蘭花了三年,讓觀眾們花上三個小時,沉浸於奧本海默的世界,所能拾起的,仍不過是一丁點的碎片。但藉由電影這個載體,在人們的內心中產生連鎖反應,觀眾也才有機會,隱約看見歷史這塊拼圖的完整樣貌。

raw-image


環遊這廣闊的世界,與每個有趣靈魂相遇, 搭上陌生人的便車,沙發衝浪到某人家裡, 或是在某個荒郊野外,睡在自己的帳篷裡。 窮遊所帶來的不是匱乏,而是惜福知足, 旅行的意義,是更認識自己, 帶著音樂,與世界溝通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世界有著森羅萬象的日常,有著萬花筒般的人生故事,在這趟旅途中,那些璀璨都如書本一章一章地被我閱讀。我不禁慶幸此刻仍有許多時間,可以慢慢閱讀世界這本大書。
沒有給出明確解答的,才是讓人能持續思考下去的「解答」。正因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所以只要你的心是怎麼感知這一切的,它都能是一種答案。
樂聲響起,旋律推進,雋永的呢喃歌聲,在整個空間裡迴盪。「快樂是指南」當最後一句歌詞的旋律劃過耳際,心已出發到了遠方,黑夜轉眼成了白晝。
說到底,是不是因為做什麼都太有目的感,所以漸漸失去了享受的能力呢? 自從去年九月發完
你很渺小,但始終紮實地存在著,只要歲月沒有奪走你的一切,你仍舊可以出發。
想傳達給世界或自己的 都成了滄海一粟
這世界有著森羅萬象的日常,有著萬花筒般的人生故事,在這趟旅途中,那些璀璨都如書本一章一章地被我閱讀。我不禁慶幸此刻仍有許多時間,可以慢慢閱讀世界這本大書。
沒有給出明確解答的,才是讓人能持續思考下去的「解答」。正因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所以只要你的心是怎麼感知這一切的,它都能是一種答案。
樂聲響起,旋律推進,雋永的呢喃歌聲,在整個空間裡迴盪。「快樂是指南」當最後一句歌詞的旋律劃過耳際,心已出發到了遠方,黑夜轉眼成了白晝。
說到底,是不是因為做什麼都太有目的感,所以漸漸失去了享受的能力呢? 自從去年九月發完
你很渺小,但始終紮實地存在著,只要歲月沒有奪走你的一切,你仍舊可以出發。
想傳達給世界或自己的 都成了滄海一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成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終於在日本上映,國際媒體都去廣島採訪,當地民眾掙扎著去理解原爆之日本觀點和美國觀點....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成
#3月10日 #3月10号 #3月10日东京大轰炸 一说起美军和日本的战争,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著名事件,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美国就曾在1945年对日本进行过一次比肩原子弹的东京大轰炸,当时美军投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让东京瞬间成为了一片火海,造
Thumbnail
這是去年就打的觀後心得,由自己的社群媒體轉載過來。 戰爭 就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短短只有20年的間隔來看,人類的確擅長遺忘,但至今已過了七十年卻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聽起來雖然諷刺,但結束二戰的原子彈,似乎確實嚇阻了下一場大規模戰爭,那從天而降的死神,帶著不公平的審判與毀滅之光,不僅給予日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