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G的信(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你很開朗跟我不一樣,我跟初次見面的人,沒辦法主動交流,更別說言談中就自然飆出髒話。也就這樣,在那個高度壓抑,除了剝削年輕人的熱情和青春歲月以外,給不了什麼心理或情緒支持的地方,你會活得那麼痛苦。

有部國產軍教片,一段老掉牙台詞:「我們是悍衛民主的部隊,ˊ而不是民主的部隊;我們是維護自由的部隊,但不是自由的部隊;我們是保障人民福利的部隊,但不是福利的部隊......」過去覺得很八股,工作經驗多了非常能體會,很多宣稱要解放人類的組織,內部是非常極權、壓迫、剝削的。以前在學校社團讀不少左派理論,不知道如何實踐?之後自己讀歷史,才知道左派鬥爭殘酷,除了中共、蘇聯,歐美國家或第三世界的左派,也是在小圈圈殺得你死我活。去年底在台北光點看了某影展,裡面很多描寫「日本赤軍」殘酷鬥爭的電影,為了內部清算,可以把人活活折磨死。突然想到,以前T常常說最終目標,是發展成日本共產黨的組織模式,希望他的理想不是折磨死人。

看了你打算向某工會投訴的文件,先說抱歉,收到快一年了,說要回覆意見卻拖到現在。總之,閱讀過程不甚愉快,就是「替代性創傷」,不光是一廿年前還在工運、社運的時候,甚至一直到現在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還會在心裡打轉。

你在文件最後,問自己跟那個組織是什麼「關係」?顯然你跟工作之間理不清,造成最大困擾。你的位置從來就不是一份純粹的工作,主要原因:1.你跟組織裡面成員不是單純工作關係,本來是朋友,後來甚至像家人;2.工作性質不像一般上班族,單純只領薪水過日子,你是為了理想性和抽象價值在工作,類似宗教。

關於第一點,曾經有人資專家說過:「不要去親戚朋友公司上班,如果是熟人介紹工作,順利就職就避免在工作提到熟人,頭幾年要減少跟介紹工作的人互動。」這樣做主要避免工作以外的人際關係,干擾公私之間的分際。

我目前狀況也跟你類似,現在的老闆也是工作之前就認識雖然不算熟,但我們曾被同個老師教過,算來自同一個學術脈絡。

這種狀況之下,很難「公事公辦」。你在工運比較久,很熟悉某些資方嘴臉,員工要求合理待遇和權益,就說:「你居然跟我計較這些,我們是一家人耶!」、「從來沒有把你當員工,我們不是朋友嗎?」類似語彙,居然也出現在勞權團體內部的糾紛。

第二點,我已經沒有在社工、社福、非營利組織的領域了,但還是在廣義的「不純粹賺錢」的機構工作。尤其我老闆,他算是某個知名「社運+學術」大派系教出來的,對於機構也是滿口理念、理想,寫了一大本碩士論文,還有媒體採訪,講得蠻像一回事。至於實際狀況如何,容我賣個關子,總之,理想和現實總是有落差。

在這領域混了10幾年之後,經常想如果在營利企業上班不好嗎?起碼大家都清楚公司成立是為了賺錢,自己在公司也是為了錢而作事,不用談什麼理想還是抽象價值的東西,雖然現代的企業常常愛玩「願景」那套。

以前在某大身心障礙福利團體工作,有位資深主管常常罵人一句:「你好像是來上班的」、「我看你們就是一副來上班的樣子」那時搞不懂,不來上班那是做什麼?來玩嗎?之後才理解,我們在這種地方工作,顯然不被當成單純的「上班」、「工作」,也許因為那裡有基督教背景,所以算是「事工」?「奉獻」?

我還看得到T的限友文時(被他UNFRIEND很久了),他常常抱怨:「現在年輕人都抱著工作、上班心態來組織,我不希望這樣,而是一種夥伴關係,如果用勞資關係看待彼此,很多事作不下去.....」「夥伴關係」?那是什麼?「夥伴關係」就可以不給加班費、特休假?還是可以不加勞健保,甚至規避所有雇主責任?

「夥伴關係」可以幫我們付帳單、房租、貸款嗎?你因為工作弄到精神出狀況,「夥伴關係」幫忙付醫藥費?以前看過很多工運、社運前輩,為了理想搞到家庭破裂、親友離散、貧病交迫,總是想「我別像他們這樣的結局」,但似乎沒太遠,而我們尚且沒有社運前輩那樣的成就、「革命功績」。

很多社運前輩都會說,他們是為了「我們這一代」別再遇到他們「上一代」的遭遇,才努力奮鬥。沒想到「這一代」同樣慘,而且,不知是幸或不幸,我們沒有「下一代」了,因為少子化。說到這個,T是有「下一代」的,而且好像不只一個對吧?所以他再怎麼慘,甚至那天「安息主懷」、「重返天家」(他是基督徒),還有人可以送終,而我們只能存點錢買張生前契約,有個體面告別式算不錯了。

先回覆到這裡吧,還有些話想講,不知道有沒有時間繼續寫,希望能擠得出來,別被「夥伴關係」佔滿我們的生活。


祝 平安健康


若無其事的活著 敬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3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5/23
這幾年有很多社福團體、NGO會舉辦「貧窮體驗」的活動,一部份是參訪性質,像跟著遊民生活一天;或者類似營隊,設計特定的情境,只給很少的資源,包括金錢、食物,要參與者度過幾天,還會找人扮演貧窮者身邊的各種角色,作出歧視或「見死不救」的行為,總之就是讓大家更認識窮人的生活。 參與者有的是一般人,還有
Thumbnail
2024/05/23
這幾年有很多社福團體、NGO會舉辦「貧窮體驗」的活動,一部份是參訪性質,像跟著遊民生活一天;或者類似營隊,設計特定的情境,只給很少的資源,包括金錢、食物,要參與者度過幾天,還會找人扮演貧窮者身邊的各種角色,作出歧視或「見死不救」的行為,總之就是讓大家更認識窮人的生活。 參與者有的是一般人,還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她向我透露所有事情,一開始我們電子郵件來往,接著她有來我們研究所拜訪,親自用著不可思議的領悟力與知識跟我討論這項儀器的改良。」教授邊說表情邊扭曲,他帶著一副歉疚感面對著我說:「所以,實際上,我們已經碰面過數次了,金先生。這麼說無意冒犯,但我要說的是,凡小姐非常努力想與你溝通。」
Thumbnail
「她向我透露所有事情,一開始我們電子郵件來往,接著她有來我們研究所拜訪,親自用著不可思議的領悟力與知識跟我討論這項儀器的改良。」教授邊說表情邊扭曲,他帶著一副歉疚感面對著我說:「所以,實際上,我們已經碰面過數次了,金先生。這麼說無意冒犯,但我要說的是,凡小姐非常努力想與你溝通。」
Thumbnail
每個月過了十號,就開始有忙碌的感覺。從同事間渲染開來,直到每個人身心。 已經接到P雜誌陳桑的電話,他們編輯要先入稿掃正片。 今天的行程是進公司跟幸苹姊拿紫丁香出版的打樣送去,然後接P雜誌的稿。 在公司附近早餐店吃蛋餅,翻著報紙,心頭嘀咕著。在門口對老闆點餐的阿良發現了我。 「欸。你好悠哉喔。
Thumbnail
每個月過了十號,就開始有忙碌的感覺。從同事間渲染開來,直到每個人身心。 已經接到P雜誌陳桑的電話,他們編輯要先入稿掃正片。 今天的行程是進公司跟幸苹姊拿紫丁香出版的打樣送去,然後接P雜誌的稿。 在公司附近早餐店吃蛋餅,翻著報紙,心頭嘀咕著。在門口對老闆點餐的阿良發現了我。 「欸。你好悠哉喔。
Thumbnail
本來以為查帳的事已經告一段落了,結果,昨天「病中」聽到公司郵件提醒,「驚坐起」查看怎麼回事,原來是問了一個「我之前已經回覆多次」的問題。
Thumbnail
本來以為查帳的事已經告一段落了,結果,昨天「病中」聽到公司郵件提醒,「驚坐起」查看怎麼回事,原來是問了一個「我之前已經回覆多次」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的感應分享,來文照登:   第一次的電話請示後,家中得到改善,但非完全,身體的不適,工作不順遂還在。    於是在101年的10月和先生親自到精舍請示,並把我前天的夢境告訴阿伯,夢境當中我到精舍,阿伯開口說:「為何等到嚴重才來?」而當中有位師姐從我頭頂一拍.............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的感應分享,來文照登:   第一次的電話請示後,家中得到改善,但非完全,身體的不適,工作不順遂還在。    於是在101年的10月和先生親自到精舍請示,並把我前天的夢境告訴阿伯,夢境當中我到精舍,阿伯開口說:「為何等到嚴重才來?」而當中有位師姐從我頭頂一拍.............
Thumbnail
最近318十週年,了很多人的回顧文,有點想不起當時的記憶,畢竟我沒被打到,不過當時工作單位在行政院附近,每天下班都會去待個幾個小時才回家洗澡睡覺,期間就會不時遇到久違的同學跟學弟妹,大家都雖然都變成社畜或忙著寫論文,但有空還是都會來現場充當人頭,這種場合人數多才安全,人數少就危險了。
Thumbnail
最近318十週年,了很多人的回顧文,有點想不起當時的記憶,畢竟我沒被打到,不過當時工作單位在行政院附近,每天下班都會去待個幾個小時才回家洗澡睡覺,期間就會不時遇到久違的同學跟學弟妹,大家都雖然都變成社畜或忙著寫論文,但有空還是都會來現場充當人頭,這種場合人數多才安全,人數少就危險了。
Thumbnail
絮絮叨叨說了這些,就像是在對過去說道別,打包放入記憶庫,歸攏架上,等到哪日再翻找出來回味。放下過去,迎向未來,說起來很簡單,但身處其中自有其箇中滋味,因為心中知道,走出去到其他地方,雖然不至於斷了聯繫,但也曉得時間會沖淡這一份熟悉感,慢慢變得模糊直至難以辨認出原始模樣。
Thumbnail
絮絮叨叨說了這些,就像是在對過去說道別,打包放入記憶庫,歸攏架上,等到哪日再翻找出來回味。放下過去,迎向未來,說起來很簡單,但身處其中自有其箇中滋味,因為心中知道,走出去到其他地方,雖然不至於斷了聯繫,但也曉得時間會沖淡這一份熟悉感,慢慢變得模糊直至難以辨認出原始模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