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保險企業2022排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老東家中華徵信所年年都會公佈最新台灣大型企業5000大調查報告。大家知道在疫情後的2022年,台灣的保險業營收前五強是那幾家企業嗎?未來將如何發展呢?

raw-image

以營收淨額來看排在全台灣前50名以內的大型企業中(2022中華徵信所報告),竟然有七家人壽保險業,可以想見壽險的營收佔比台灣總體經濟有多大。排名如上表所示,以國泰、富邦、南山排名前三大;從員工數來看,國泰、富邦員工人數均達2-3萬人。2022年的營收因為疫情影響算是人壽保險業的冬天,在基期低的情形下,2023年國泰及富邦的成長率及財報都可以期待。

上世紀時我仍是中華徵信所市場部的助理研究員,每年也要負責排名報告撰寫,同時也要利用這些具市場價值的資料重新整理協助各家企業進行市場分析,或是協助撰寫上市計畫書,曾經手的公司有櫻花建設、青雲電子、鑽全企業;協助增資的有台鳳、東帝士及長生企業(當時的機場捷運營運商);當時的野村證券也委託中華徵信撰寫台灣加入GATT(現在的WTO)的產業影響報告書,這本報告我在世貿圖書館至少花了3個月日以繼夜才寫完中文版,再由野村總合社與日本交流協會轉譯為日文發行至日本供產業參考。

在中華徵信所上班時,家住三重租屋處,每天與數以萬計的機車族騎車下台北橋至台北市松山區上班,每天9點到班9點下班,當時並沒有週末二日,所以一週至少工作6天,與中國現行盛行的996工作制新興說法相同,根本就是台灣社會新鮮人賣肝的寫實經驗。在低薪與長工時之下,我沒記得賺了多少錢!更沒留下什麼回憶,最現實的就是那二年我開始掉髮,慢慢地失去了年少時的髮量,得不償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ay's Notebook
2會員
20內容數
Delphic Maxims: Know thyself Nothing in excess Surety brings ruin
Ray's Notebook的其他內容
2023/08/05
當你自己為小資的你買保險時,在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之外,有個欄位就是受益人。這個受益人的角色在你生命的歷程之中會時常改變,年青時可能是爸爸媽媽或照顧你的至親,結婚之後可能是你的另一半,有了孩子之後你的最愛就是兒女,到年老之時你卻可能什麼錢都不想給下一代。
Thumbnail
2023/08/05
當你自己為小資的你買保險時,在要保人與被保險人之外,有個欄位就是受益人。這個受益人的角色在你生命的歷程之中會時常改變,年青時可能是爸爸媽媽或照顧你的至親,結婚之後可能是你的另一半,有了孩子之後你的最愛就是兒女,到年老之時你卻可能什麼錢都不想給下一代。
Thumbnail
2023/08/02
有聽過這樣一段對話嗎? 「媽幫你保了一筆人壽保險,二十年後可以領回七十五萬元滿期金,而且終身都有醫療的保障喔,身故還有一百萬元給受益人喔!」;「再來每月你要準備5千元交保費喔,就當做存款,以後你會感謝媽的啦!」 不清不楚的你,從來沒有簽過保險單的你,就在家人的【好意】之下簽了一張保單,等到二十年
Thumbnail
2023/08/02
有聽過這樣一段對話嗎? 「媽幫你保了一筆人壽保險,二十年後可以領回七十五萬元滿期金,而且終身都有醫療的保障喔,身故還有一百萬元給受益人喔!」;「再來每月你要準備5千元交保費喔,就當做存款,以後你會感謝媽的啦!」 不清不楚的你,從來沒有簽過保險單的你,就在家人的【好意】之下簽了一張保單,等到二十年
Thumbnail
2023/08/01
如果你從來沒有用過保單貸款,自信地覺得此事與我無關,仍建議你要用3分鐘看完本文,因為也許那一天你會和我一樣無奈地被逼著處理保單貸款。 發生事情的那一天,是我弟用手機截圖傳來群組的。 「哥,媽的保單竟然有二百多萬的保單貸款!怎麼辦呀?」 已經處理無數家中問題的我雖然心頭一緊,但並不驚訝,風來就擋,
Thumbnail
2023/08/01
如果你從來沒有用過保單貸款,自信地覺得此事與我無關,仍建議你要用3分鐘看完本文,因為也許那一天你會和我一樣無奈地被逼著處理保單貸款。 發生事情的那一天,是我弟用手機截圖傳來群組的。 「哥,媽的保單竟然有二百多萬的保單貸款!怎麼辦呀?」 已經處理無數家中問題的我雖然心頭一緊,但並不驚訝,風來就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新光產物保險公司成立於 1963 年,為台灣前三大產險公司,主要業務為車險、火險、工程險、責任險、傷害與健康險等。 新光產物保險公司是台灣前三大產險公司,2022 年獲利 7.8 億元,EPS 達 6.34 元,創下歷史新高。新產淨值躍居第一,資金實力雄厚,未來市佔率有望提升。
Thumbnail
新光產物保險公司成立於 1963 年,為台灣前三大產險公司,主要業務為車險、火險、工程險、責任險、傷害與健康險等。 新光產物保險公司是台灣前三大產險公司,2022 年獲利 7.8 億元,EPS 達 6.34 元,創下歷史新高。新產淨值躍居第一,資金實力雄厚,未來市佔率有望提升。
Thumbnail
以營收淨額來看排在全台灣前50名以內的大型企業中,竟然有七家人壽保險業,可以想見壽險的營收佔比台灣總體經濟有多大。排名如上表所示,以國泰、富邦、南山排名前三大;從員工數來看,國泰、富邦員工人數均達2-3萬人。
Thumbnail
以營收淨額來看排在全台灣前50名以內的大型企業中,竟然有七家人壽保險業,可以想見壽險的營收佔比台灣總體經濟有多大。排名如上表所示,以國泰、富邦、南山排名前三大;從員工數來看,國泰、富邦員工人數均達2-3萬人。
Thumbnail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開啟了「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造就許多白手起家「創富」的第一代。當創辦人離世,引發家族內部爭權奪利,如:長榮王子復仇記、王永慶家族海外遺產訴訟、泰山家族分裂、金蘭醬油家族險滅門、正新輪胎變天,甚至美福黃家發生令人遺憾的手足相殘命案,這都是白手起家的一代最不樂見的結果。
Thumbnail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開啟了「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造就許多白手起家「創富」的第一代。當創辦人離世,引發家族內部爭權奪利,如:長榮王子復仇記、王永慶家族海外遺產訴訟、泰山家族分裂、金蘭醬油家族險滅門、正新輪胎變天,甚至美福黃家發生令人遺憾的手足相殘命案,這都是白手起家的一代最不樂見的結果。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中信金控股東會亮點:今年獲利會比去年好很多 中信金控(2891)16日舉行股東常會,總經理陳佳文在會中表示,今年整體經濟雖然會比去年差,但預期金控今年獲利會比去年好,主要是「防疫險陰霾已過」,子公司台灣人壽今年前五月稅後盈餘已翻正,「今年每股盈餘比去年會好很多」。此外,他也透露了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中信金控股東會亮點:今年獲利會比去年好很多 中信金控(2891)16日舉行股東常會,總經理陳佳文在會中表示,今年整體經濟雖然會比去年差,但預期金控今年獲利會比去年好,主要是「防疫險陰霾已過」,子公司台灣人壽今年前五月稅後盈餘已翻正,「今年每股盈餘比去年會好很多」。此外,他也透露了
Thumbnail
金融族群是一個整體的產業鏈,在這個產業當中,可以概分為金控股、銀行股、保險股、證券股 保險股可是個很賺錢的職業 門檻不似科技與金融業高 依靠人們對於投保的多方需求 就足以創造驚人的利潤 除了台灣人對於意外險、壽險、醫療險的廣泛認同 產物保險在近幾年發展地極快則是受助於政府立法 家裡的汽機車與房子仍
Thumbnail
金融族群是一個整體的產業鏈,在這個產業當中,可以概分為金控股、銀行股、保險股、證券股 保險股可是個很賺錢的職業 門檻不似科技與金融業高 依靠人們對於投保的多方需求 就足以創造驚人的利潤 除了台灣人對於意外險、壽險、醫療險的廣泛認同 產物保險在近幾年發展地極快則是受助於政府立法 家裡的汽機車與房子仍
Thumbnail
聯準會快速升息、美債大跌,衝擊台灣壽險業,南山人壽一度面臨淨值轉負危機,進而持衝擊有南山股權的潤泰全。 因應危機,潤泰全緊急增資185億,同時也將不動產重新鑑價,提升公司資產價值。截至10月,潤泰全淨值為780億元。 潤泰全Q3 EPS 25.31元,主要來自轉投資認列收益。
Thumbnail
聯準會快速升息、美債大跌,衝擊台灣壽險業,南山人壽一度面臨淨值轉負危機,進而持衝擊有南山股權的潤泰全。 因應危機,潤泰全緊急增資185億,同時也將不動產重新鑑價,提升公司資產價值。截至10月,潤泰全淨值為780億元。 潤泰全Q3 EPS 25.31元,主要來自轉投資認列收益。
Thumbnail
台灣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國泰金控,股票代號 2882   國泰金的子公司陣容也相當龐大,一樣具有銀行、證券、保險三大事業體  其營業占比最高的是國泰人壽與國泰世華銀行,且占比相當高   從基本面再到技術面,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Thumbnail
台灣最大的金融控股公司,國泰金控,股票代號 2882   國泰金的子公司陣容也相當龐大,一樣具有銀行、證券、保險三大事業體  其營業占比最高的是國泰人壽與國泰世華銀行,且占比相當高   從基本面再到技術面,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