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真實自我的旅程, 我都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想來分享一下昨晚和糰子聊夢與潛意識的個人想法與感受:

因為我的夢境大多數是在旅行玩耍,靈魂愛好自由,在眾多色彩繽紛的夢境裡,印象最深刻也最愛的是去夏威夷體驗這熱情的國度、在馬爾地夫悠閒享受湛藍海景、在土耳其的黃昏下看著各種美麗又夢幻的熱氣球緩緩在空中飛行、去美國大峽谷俯瞰大自然的壯麗風光、最特別的是去搭乘鐵達尼號的海上之旅~

所以我挑了一個極少數出現的夢境類型與糰子聊聊。


我的夢境

某個夜晚我身處於一個深度約3-5米的地底洞窟裡,洞口外有月光灑落,讓原本怕黑的我當下只有寧靜、沒有害怕。

突然間有個人出現在洞口喊著我的名字,我抬頭望,對方的五官清晰而我卻不認識,但他給我一種非常熟悉的安心感,他拋下繩索要我拉著往上爬,過程中因為我一直失敗,他最後說:「時間來不及了,我得先離開了,很多事情你也是需要自己學習,但是我會等你。」 說完這段話,他和繩索就都消失了...

這時,我心裡感到很深很深的悲傷,我在夢裡不斷地哭泣,哭到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真的哭濕了枕頭,伴隨而來的是一份說不清卻很難過的情緒。


夢境提問產生新的情緒

即便這夢境是發生在5-6年前,又或甚至更早之前,我在描述的過程還是一直頭皮發麻、眼眶泛淚想哭,哽咽的我把難過的情緒壓抑下來了,這裡不得不說自己的忍功一流,似乎沒被發現表面理性的我,內在正因難過情緒而翻騰。

在糰子一句句提問之下,我看見原本除了寧靜與悲傷的情緒以外,還多出了新的憤怒情緒,我氣那個人為什麼要丟下我?既然最後要丟下我,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出現、不要講那些看似給我依靠的話、不要給我希望。


夢境裡的角色互換

聊到最後,糰子讓我去做夢境裡的角色互換,如果我是洞口外的人,因為Tin一直無法順利爬上來,我最終會對那個Tin說些什麼?

我說:「我需要先離開了,有些事情你也是要自己學習...」

說到這,我愣了一下,不對!我說的話竟然是和夢裡那個洞口外的人相同?我驚嚇怎麼會一模一樣!

所以我趕緊再為自己辯解:「但我是"假裝"離開,不會真的離開,我會很像祕密陪伴那樣,在洞口外觀察Tin的狀況,看看她是不是能自己上來!」

我的用意是既然前面的幫助暫時無效,那我會先暫離,偷偷注意她的狀態,看她是否能靠自己的力量再做點什麼,真的必要時我再幫忙。

糰子接著說:「那或許夢境裡的那個人也只是"假裝"離開呀!他說會等你,或許他並沒有真的離開!」

我的腦袋突然「噹」的一聲,對耶!我怎麼沒這樣想過呢?

這時,我原有的悲傷、憤怒的情緒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溫馨、是感謝。


夢境與現實的關連

接著糰子陪我去回想生活中是否有相似的情境或感受能與夢境有所關連,我的腦海裡大致想到兩個:

關連一、

多年前自己陷入憂鬱情緒黑洞時,當時我覺得身邊的親朋好友都各自在人生中有新的開展,而念舊的我總覺得自己一直原地踏步,我一邊看著過往的美好回憶、一邊看著身邊的人漸漸離我遠去,那時的我覺得很像被全世界拋棄,我很孤獨。

關連二、

在過往的情感關係中,總是與好感對象相處一陣子後,我又會往自我成長、自我探索的方向去玩,我天真的認為對方對於這樣的探索學習沒興趣也沒關係,反正他會在身邊陪我,但實際上我的感情模式時常是:我總是玩著玩著,心滿意足的想回頭跟對方分享時,對方早已不見了,何時漸行漸遠我不知道,所以最後只會留下錯愕與難過的自己。


記憶延伸的想法與自我對話

聊夢結束後,我錄製聲音日記時,再次回想關連的記憶並延伸出來一些想法與自我對話。

關連一之自我對話、

每個人都有無力、需要被支持的時候沒錯,但如果無法為自己嘗試一點改變的話,他人的幫忙也是有限,而且或許那個當下,自己有什麼阻礙真的是要獨自勇敢的去穿越,從中看見學習的課題進而成長。

就像當時憂鬱的我,身邊朋友講的話我也聽不進去,甚至覺得他們無法理解我,那是一種「道理我懂、但實際行動就是很難」的感受,當時的我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腦袋,最後也是自己透過各種嘗試、實驗、與現實反抗衝撞,慢慢讓心透進一點光,才有看見不同樣貌的可能。

所以我明白,適時讓你獨自面對些什麼,不是冷血、不是真的要讓你感受到被拋棄,而是它對某些人來說就是一個成長的必經過程。

對我而言,若一直有人在身邊無微不至的照顧我、給我依靠,我不會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會去往自己內心做更深的探索,於是我就聯想到夢境那個洞口外的人,或許是我的靈魂、或許也能稱為高我,亦或稱之為內在自我本心,那份最深層的內在智慧一直都在,它並沒有真的消失,而是在一旁默默等待,等待我重新看見它。

關連二之自我對話、

我突然想起我的內在小孩,她很單純的就是想去玩、想去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但跑著跑著猛然回頭卻發現那個熟悉的人不見了。

這讓我對應到生活中的心念行為是:

我很愛小孩,無論是在育幼院當志工、安親班陪讀、或是幫忙照顧親朋好友的孩子們,我和孩子們的相處方式都是讓他們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自由的去摸索這個世界、去天馬行空的發想創意、去自在的學習與玩耍,而我的身份是他們的後盾,當他們需要一份安全感的時候,只要回頭,我就會在這裡。

我也想起近期幫家人照顧九個月大的寶寶,有時候寶寶在軟墊上爬行、用小手摸摸周邊進行探索、又或是安靜的玩玩具,我只是安靜在一旁看顧著他,即便我手邊有其它事,我也不會離他太遙遠。

而寶貝可愛的是好幾次他獨自爬著玩著時,會隨時轉頭尋找我的身影,我會對寶貝笑一笑,他就會回我一個甜甜的笑容,然後繼續往他原本的方向爬行前進。

這樣的互動,我更加在心裡篤定的說:「在安全的範圍內,你可以盡情地玩耍、探索,但倘若寶寶你需要一份安心,我都會在。」


這也是療癒自我的過程

這很像孩子某天長大成人,即便會走路了、上學了、出社會了、慢慢成長獨立了,但內心有時候仍然想休息、希望獲得支持與陪伴,那麼他絕對不會是孤單一個人,因為至少有我在。

在療癒自我的過程中,感謝我生命中持續陪伴與支持我的朋友,當我現在越來越能陪伴自己的同時,我也忽然看懂自己曾在願景板寫上「成為陪伴與支持他人的力量」之原因為何了。


結語

夢境藏著潛意識的智慧,若我們能帶著敞開的心去重新感受它,相信一定會有新的看見。

而今日,我看見我重新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我的內心已經足夠強大到可以保護她,如果我遇見曾經的那個Tin,我會告訴她:

探索自我的旅程中,若你需要一份支持與陪伴的力量,我會在。
每個人如同生命之海中的一艘小船,循著內在智慧指引,終將能看見航行方向。(攝於2020 星夢郵輪-探索夢號)

每個人如同生命之海中的一艘小船,循著內在智慧指引,終將能看見航行方向。(攝於2020 星夢郵輪-探索夢號)

avatar-img
4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亭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誰? 好多年前的我曾經陷入一個情緒黑洞,幾乎每天有許多焦慮與恐慌或是很深的悲傷卡在心裡,我覺得好沉好沉...當時朋友們總是告訴我說,我的焦慮是多餘的、恐懼是沒必要的、情緒低落是庸人自擾...總歸一句話,就是「想太多」! 日常生活中,有人能陪伴與傾聽我想說的話嗎?
我是誰? 好多年前的我曾經陷入一個情緒黑洞,幾乎每天有許多焦慮與恐慌或是很深的悲傷卡在心裡,我覺得好沉好沉...當時朋友們總是告訴我說,我的焦慮是多餘的、恐懼是沒必要的、情緒低落是庸人自擾...總歸一句話,就是「想太多」! 日常生活中,有人能陪伴與傾聽我想說的話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關於我親身的催眠體驗分享,正式進入說故事的第一章。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角色,創建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 故事設定 在一個充滿奇幻和神秘的夢境世界中,夢境探險家每晚都會進入不同的夢境,探索未知的領域,解決夢境中的問題,並與各種奇異的夢境生物互動。這些夢境世界可以是任何形式,從美麗的仙境到陰森的迷宮,每個夢境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秘密。 ■主要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在痛苦中身體太疲憊睡著了,於是我就也被轉移到了夢境,進入了潛意識的領域之一中。 我就在夢中,邊經歷夢境、邊探索夢境、邊思考潛意識搞出這些夢的意義以及跟防衛機制失控有什麼關連 當身體醒來後,我從消逝的夢境中回到內部世界,繼續研究大家近期的記憶跟夢境,直至釐清出了,這次潛意識過度保護又增強的線索。
Thumbnail
個案說起她只要遇上某個老師,當天就會夢見「掉進黑洞」的夢境。夢境中的她會不斷地往下墜,沒有盡頭。於是,這次趁著可以用催眠探索夢境,她決定要好好探究一番。 進入夢境時,她的身體便已開始呈現往下墜的狀態。看見自己呈現「大」字型,一臉開心、覺得好好玩,還忽然說起「這輩子還沒試過高空彈跳呢!」下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內在權威很奇妙地幫你和一些不對等的能量區隔。 那一年,我從北京的工作辭職回來,當時回台灣還需要 14 天隔離。回想那段時間,真的是受到了疫情炸裂和工作壓力的摧殘。可以 14 天完全隔離,不用社交、不用工作、不必出門,暫住在一間有廚房的空間,每天睡飽、起來看書、打電動、自己煮飯、做瑜伽,簡直置身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關於我親身的催眠體驗分享,正式進入說故事的第一章。
Thumbnail
▪︎咒語描述: 運用這個角色,創建一個關於他的故事。 ■ 故事設定 在一個充滿奇幻和神秘的夢境世界中,夢境探險家每晚都會進入不同的夢境,探索未知的領域,解決夢境中的問題,並與各種奇異的夢境生物互動。這些夢境世界可以是任何形式,從美麗的仙境到陰森的迷宮,每個夢境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秘密。 ■主要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在痛苦中身體太疲憊睡著了,於是我就也被轉移到了夢境,進入了潛意識的領域之一中。 我就在夢中,邊經歷夢境、邊探索夢境、邊思考潛意識搞出這些夢的意義以及跟防衛機制失控有什麼關連 當身體醒來後,我從消逝的夢境中回到內部世界,繼續研究大家近期的記憶跟夢境,直至釐清出了,這次潛意識過度保護又增強的線索。
Thumbnail
個案說起她只要遇上某個老師,當天就會夢見「掉進黑洞」的夢境。夢境中的她會不斷地往下墜,沒有盡頭。於是,這次趁著可以用催眠探索夢境,她決定要好好探究一番。 進入夢境時,她的身體便已開始呈現往下墜的狀態。看見自己呈現「大」字型,一臉開心、覺得好好玩,還忽然說起「這輩子還沒試過高空彈跳呢!」下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