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有錢!存了6年的照顧金,派上用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父母照顧費多驚人?答案:照顧1人至少500萬起跳。

今天,我想聊聊照顧這個議題。這個議題有點沈重,但卻是我們中年兒女一定會遇到的問題:爸媽越來越老,誰來照顧?照顧費誰出等等。

像我最近就碰到這個問題。我媽媽因為糖尿病引起腳部病變,需要進行手術,手術後右腳無法行走,生活起居都需要別人幫忙,因此必須聘請看護24小時照顧,這個費用非常龐大。

以目前外籍看護費用來說,平均1個月至少3萬元起跳。每個月3萬元的固定支出,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很沈重的負擔。如果短期支出還好,但照顧費往往都是好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支出,有可能壓垮一個小康家庭的經濟。

就以台灣平均餘命計算,女性平均餘命約84.25歲,我們算85歲好了。我媽媽今年77歲,假設照顧費支付到85歲,這9年的照顧費最少總共要324萬,而且這還只是照顧費,如果還要再加上生活費,醫療費,輔具等,應該總支出會超過500萬元。

父母照顧費子女誰出?如何分擔?

還好,我之前就有接觸長照議題,也非常清楚隨著年紀增長,自己也非常有可能會遇到照顧父母的問題,因此我在6年前,就在家庭Line群組中強烈建議,希望其他兄弟姊妹們,大家一起未雨綢繆,預先儲備母親的老年照顧費。還好,那時候,兄弟姐妹都有同意我的作法,並且同意當下就開始存錢。

於是從6年前開始,我們每個人每個月就提撥一點照顧費,預先存到一個獨立帳戶,當作母親老年照顧基金。

沒想到,6年後,我媽媽不幸生病了,病到需要請看護,這筆照顧費也發揮及時雨的作用,派上用場。

所以我都跟我的兄弟姐妹說,真的好險,我們6年前就開始未雨綢繆,每個人每個月提撥的金額不多,但是這些小錢,真的是積沙成塔,發揮了很大的功用,至少臨時要用錢,還有錢可以用,而且未來這幾年,我們都可以不用擔心媽媽的照顧費。

只是既然照顧已經發生,且已經概算出大概的金額,因此我跟兄弟姐妹們還會找時間重新檢視媽媽整體財務狀況,並且推估我們兄弟姐妹每人每個月還要再提撥多少照顧費,讓媽媽被照顧的很好,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預存的照顧費誰管理?如何運用?

如果你跟我一樣,兄弟姐妹眾多,我家有6個兄弟姐妹,你一定會碰到這筆照顧金要由誰來管理?以及這筆照顧金在還沒有動用之前,要放在定存?還是拿來投資錢滾錢?

這個問題在我當時提出一起存照顧金時,就給了建議。我建議存在我個人名下的一個不再使用的郵局帳戶,這個帳戶沒有提款卡,而且每年我都會刷存摺,把存摺裡的金額拍照放在家庭群組內,讓大家知道目前照顧金累積的金額是多少。

由於不知道這筆照顧金何時會動用?也不知道要存多久?有些人一定會想,應該要先拿來投資吧,這樣錢才會必較有效率。

但我的想法卻不是這樣,我跟我的兄弟姐妹說,就是因為這筆錢是給媽媽的照顧費,而且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既然是一定會用到的錢,只是不知道何時會用到,就不應該拿來投資,不應該讓這筆照顧基金承擔任何風險。

尤其不應該把照顧金拿來投資股票,因為股票投資風險較高,波動較大,萬一需要動用照顧金的時候,剛好股票大跌,股票虧損,導致照顧金縮水,那大家還要拿更多錢出來照顧媽媽,但問題是大家還拿得出更多錢嗎?

所以我當時就建議,給媽媽的照顧費承擔不起任何風險,絕對不要投資股票,就乖乖的穩穩地放在一個沒有提款卡的郵局帳戶,專款專用,只做郵局定存就好,不要去計算這筆錢的投資機會成本,因為不是每一筆錢都一定要拿來賺錢,錢滾錢,存錢有時候就是是存個安心,當作緊急備用金的概念,也就是要用錢的時候,立刻有錢可用,而不是要用錢的時候,還要看股票價格,是否可以賣等等。

當然,如果你沒有兄弟姐妹,或是兄弟姐妹只有一兩個,卻要一起分擔父母的照顧責任,那更要趁父母身體還很硬朗的時候,就開始討論這個話題,如果父母也願意一起討論的話,那更好,這樣也可以順便了解一下父母的財務狀況,以及估算可能的照顧費用,以及可能的缺額,萬一錢真的不夠,現在開始可以如何一起準備?

照顧費除了自己準備,政府有哪些資源可以申請?

照顧問題,除了靠自己準備照顧金之外,建議也可以多多去了解政府有哪些長照資源可以運用。例如在我媽媽住院期間,我就請教醫院的志工相關問題,志工就請我上網去看政府成立的長照網站,裡面有整理了很多懶人包資訊,包括長照四包錢,長照諮詢電話等等,相關資訊上網很容易就查到。


那我自己如何準備自己的照顧費?保險+投資

由於我父親過世後,有留一筆錢給我媽媽當生活費,再加上我們有6個兄弟姐妹,所以大家一起分攤媽媽的照顧費算是還可以應付。

但我就想到,如果是我自己呢?萬一我老了,誰來照顧我?我絕對不會想要拖累小孩,也不應該成為他們的負擔,所以我自己是在多年前,就先買定期失能險,保障到75歲,搭配一張終身失能險,買了基本的保險後,剩下的錢,我就拿來投資股票,房地產,萬一真的需要錢,就是賣股票賣房子,至少自己還有錢照顧自己,不會拖累子女。

照顧,雖然是一個沈重的議題,但是相信,很多家庭都會碰到,既然都可能碰到,而且碰到的時候,就是一筆龐大的支出,不如就趁現在父母還健康,子女都還有賺錢能力時,未雨綢繆,花點時間想想因應對策,存錢對策,這對父母,對子女,對大家其實才是最好的財務規劃。

以上就是這集淳錢照顧分享,如果你也有照顧問題,以及任何存錢問題,都歡迎在底下留言,我們下次見,88。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次在臉書Po文,照片是我的房子,一位大學同學看了,在底下留言:這是在炫富嗎?後來,朋友被我封鎖了。 又有一次,在跟同事聊車子,聊到我買的雙B,同事突然說:你是在炫富嗎?後來,我就不跟這位同事聊投資理財了。 我很訝異,我居然有一天,會被人家說我在炫富。而炫富這個名詞,聽起來好刺耳,好負面的感覺。
今天晚上跟兒子在球鞋店吵架,因為買球鞋之前,約定好買1500元以內的特價鞋就好,但進到球鞋店後發現一雙標價2060元的球鞋,真的很帥,很好看,看他很喜歡,我就跟他說我願意把預算提高到2000元,兒子聽了很開心,歡歡喜喜地請店員拿鞋子讓他試穿。 但是結帳時店員告知,標價的2060元,是要買到第三雙,才
美股,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飆起來,沒有漲跌幅,短期賺1倍,不是夢。但恨的是,跌也是沒有極限,而且還是萬丈深淵,跌5成跌7成,不是不可能,去年2022年美國高科技股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原本大家還在習慣美股持續下跌,誰知道,一月就突然暴漲,許多個股反彈超過3成,真是令人看了傻眼。 當然,這個兔然
每年過年,小孩大約可以領到1萬多元的紅包。我跟他們約定,每年不論領到多少紅包,都只能拿10%出來花用,剩下的90%要存起來。 當小孩拿走10%紅包後,剩下的紅包,我就立刻找了便利商定的ATM,把錢存進銀行帳戶,再轉去小孩的證券戶,當作今年一整年定期定額買0050零股的本金。通常他們的紅包都足夠扣一整
公公過世後,留給先生一間房子,這間房子位於台北市某個捷運站旁邊,算是黃金地段,價格不菲,至少以我的薪水來說,是一間我買不起的房子。 這間房子,先生目前是暫時免費借給親戚住。 最近聽親戚說,這間房子因為是舊公寓,管線老舊,有許多老鼠,常常咬斷電線,咬破東西,有時還會聽到老鼠們在天花板裡跑來跑去。 聽了
昨天大掃除,一邊刷油漆,一邊聽書,剛好聽到一本講述幸福經濟學的書。書中問道:越有錢越幸福嗎? 是的,我以前確實這麼認為,我以為只要我努力存到千萬,每年創造50萬被動收入,每年帶著孩子出國看看世界,就是幸福。 但,千萬目標早已提前達成,每年被動收入也達成目標的6成,每年更是有多餘的錢帶孩子出國去玩,但
有一次在臉書Po文,照片是我的房子,一位大學同學看了,在底下留言:這是在炫富嗎?後來,朋友被我封鎖了。 又有一次,在跟同事聊車子,聊到我買的雙B,同事突然說:你是在炫富嗎?後來,我就不跟這位同事聊投資理財了。 我很訝異,我居然有一天,會被人家說我在炫富。而炫富這個名詞,聽起來好刺耳,好負面的感覺。
今天晚上跟兒子在球鞋店吵架,因為買球鞋之前,約定好買1500元以內的特價鞋就好,但進到球鞋店後發現一雙標價2060元的球鞋,真的很帥,很好看,看他很喜歡,我就跟他說我願意把預算提高到2000元,兒子聽了很開心,歡歡喜喜地請店員拿鞋子讓他試穿。 但是結帳時店員告知,標價的2060元,是要買到第三雙,才
美股,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飆起來,沒有漲跌幅,短期賺1倍,不是夢。但恨的是,跌也是沒有極限,而且還是萬丈深淵,跌5成跌7成,不是不可能,去年2022年美國高科技股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原本大家還在習慣美股持續下跌,誰知道,一月就突然暴漲,許多個股反彈超過3成,真是令人看了傻眼。 當然,這個兔然
每年過年,小孩大約可以領到1萬多元的紅包。我跟他們約定,每年不論領到多少紅包,都只能拿10%出來花用,剩下的90%要存起來。 當小孩拿走10%紅包後,剩下的紅包,我就立刻找了便利商定的ATM,把錢存進銀行帳戶,再轉去小孩的證券戶,當作今年一整年定期定額買0050零股的本金。通常他們的紅包都足夠扣一整
公公過世後,留給先生一間房子,這間房子位於台北市某個捷運站旁邊,算是黃金地段,價格不菲,至少以我的薪水來說,是一間我買不起的房子。 這間房子,先生目前是暫時免費借給親戚住。 最近聽親戚說,這間房子因為是舊公寓,管線老舊,有許多老鼠,常常咬斷電線,咬破東西,有時還會聽到老鼠們在天花板裡跑來跑去。 聽了
昨天大掃除,一邊刷油漆,一邊聽書,剛好聽到一本講述幸福經濟學的書。書中問道:越有錢越幸福嗎? 是的,我以前確實這麼認為,我以為只要我努力存到千萬,每年創造50萬被動收入,每年帶著孩子出國看看世界,就是幸福。 但,千萬目標早已提前達成,每年被動收入也達成目標的6成,每年更是有多餘的錢帶孩子出國去玩,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30-40歲這群人,是職場、家庭的中堅份子,卻也是負擔最重的三明治族。試想一份薪水同時要付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父母孝親費,又要存錢投資,如果這時有保險業務員問你要不要買長照險,到底該如何決定呢?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年薪75萬的護理師故事,如果儲蓄率達到30%,到55歲整個職涯將可投入1570萬左右,套用過去33年標普500的歷史回報率,55歲的他可以獲得6300萬的本利和。如果使用人生週期投資法,事實上這兩種投資法的曝險總值是一樣的,但是人生週期法有較高的總收益,同時在人生週期的後半段手邊有較多可使用的現金。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當家中的長輩年紀漸長,身體漸漸衰弱,病痛與其他問題難免會找上門。但是子女們往往被忙碌的工作搞得兩頭燒,無法及時照顧長輩,所以很多家庭會尋找臨時看護服務,但市面上的價錢與項目鄰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撩亂,許多臨時看護大都沒有受過照服員訓練,更不用說領有合格證照。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我們都會變老,或因某些意外而需要有人長期照顧我們,這都有可能的 一旦進入長照狀態,長照費用每月3~5萬,被照護的時間平均會超過8年 算一算,至少需要300~500萬元才夠用 試問自己,你作好準備了嗎?或是你覺得長照還離你很遠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30-40歲這群人,是職場、家庭的中堅份子,卻也是負擔最重的三明治族。試想一份薪水同時要付生活費、子女教育費、父母孝親費,又要存錢投資,如果這時有保險業務員問你要不要買長照險,到底該如何決定呢?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年薪75萬的護理師故事,如果儲蓄率達到30%,到55歲整個職涯將可投入1570萬左右,套用過去33年標普500的歷史回報率,55歲的他可以獲得6300萬的本利和。如果使用人生週期投資法,事實上這兩種投資法的曝險總值是一樣的,但是人生週期法有較高的總收益,同時在人生週期的後半段手邊有較多可使用的現金。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當家中的長輩年紀漸長,身體漸漸衰弱,病痛與其他問題難免會找上門。但是子女們往往被忙碌的工作搞得兩頭燒,無法及時照顧長輩,所以很多家庭會尋找臨時看護服務,但市面上的價錢與項目鄰瑯滿目,讓人看得眼花撩亂,許多臨時看護大都沒有受過照服員訓練,更不用說領有合格證照。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我們都會變老,或因某些意外而需要有人長期照顧我們,這都有可能的 一旦進入長照狀態,長照費用每月3~5萬,被照護的時間平均會超過8年 算一算,至少需要300~500萬元才夠用 試問自己,你作好準備了嗎?或是你覺得長照還離你很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