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淺談長照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最近與一位在保險業服務的朋友閒聊,他跟我談到長照險的重要,於是我請他介紹一下。大致的內容如下,我知道版上也有不少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如果有錯誤的地方請不吝指出,或是有任何想法要補充,歡迎留言。


以下是○人壽的長照險說明:


理賠條件:

  1. 失能:衣, 食, 起居, 移位, 沐浴, 如廁, 以上有三項以上無法自理(參考巴氏量表)。
  2. 失智:人時地有兩樣無法辨識(CDR量表單項達2分以上)。
  3. 全殘:雙目, 雙手, 雙腳, 其中2樣失能, 譬如一眼一手(完全失能等級)。

以上理賠規定請詢問各自的保險公司,我會將相關表格貼在文章最下方。


費用(以44歲為例):

  • 月給付3萬元,20年期還本型的年繳保費是$60,695,不還本型年繳保費$38,491。
  • 月給付3萬元,30年期還本型的年繳保費是$43,552,不還本型年繳保費$28,263。
  • 以上還本型還有一次性給付18萬,不還本型一次性36萬。
  • 月給付3萬元,20年期還本型,符合理賠條件一次性給付1.02倍的已繳保費,並開始給付,年繳保費$93,163。
  • 各種方案的給付金額會逐年增加2%,36萬 -> 36.72萬 -> 37.44萬(是以36萬為計算基礎,不是累計)。
  • 最高理賠總計15年。
  • 一旦符合理賠條件即獲免保費,但要狀況持續90天以後才會開始理賠。


其他補充資訊:台灣國民年均壽命80歲,健康餘命71歲,有9年差距可能是不健康需要有人照顧的。


以20年期還本型月繳$60,695為例,20年總繳保費為$121.4萬,若長照金額領9年,總領金額為$342萬,若領滿15年,總領金額為$558萬


交叉評比:

  • 沒投保/沒用到:沒差
  • 沒投保/有用到:自己負擔每年36萬 -> 退休金可以支應多久?
  • 有投保/沒用到:退還所繳保費121.4萬 -> 變類似壽險理賠
  • 有投保/有用到:最多領到558萬 -> 每個月多3萬元收入


以上看起來,似乎滿划算,若以還本型為例,最多總共繳費121.4萬,若有用到可能可以換到300萬、500萬的保險理賠金,若沒有用到,會於離世時退還年繳保費總額。


如果我真考慮要買的話,我的第一優先選擇會是不還本30年期的。


第一,我本來就比較偏好不還本的保險,除了還本與不還本的年繳保費差了約1萬以外,還會考量到還本是於身故時領回,假設身故時是85歲,距離現在試算的44歲還有約40年的時間,40年後領到的130.6萬(43,552 x 30),折現(以下都用年均通貨膨脹3%計算)到現在的價值大約是40萬元。


所以不要以為你可以把130.6萬領回來,實際領到的價值只有約現在的40萬而已。當然,繳了30年的每一年保費也要折現,總繳保額大概是現在價值的88萬而已。


至於理賠金額我們也需要考慮通膨,但是我們就不去折現拿來跟所繳的保費做比較了,因為保險不是為了要賺錢的,最好是用不到,你需要考慮的是實際用到的時候,譬如20年後,你現在買的理賠金額夠不夠? 以現在請外籍看護為例,一個月少的約3萬元,20年後以3%通貨膨脹計算,大約會升值至一個月5.5萬元,理想上,你需要投保的月理賠金額應該是6萬元。但實務上,我們實在沒有辦法評估是10年後還是30年後會需要用到,又或是永遠都用不到。


第二,會選30年期多繳一點保費的原因,是因為如果繳費期間符合長照狀態,就會立即豁免後面的保費,若90天後還是符合長照條件就會開始理賠,我有多十年的時間有機會獲免保費。如果再將保費折現,雖然名目上30年期的總繳保費會比20年期的多繳7.8萬,但實際將保費折現後比較,30年期的保費折現(57萬)還比20年期的保費折現(59萬)還少2萬元。


(補充:該保單新的規定,如果身體健康恢復到不符合保單理賠條件,就會停止理賠,並需要開始繳交保費。如果是斷斷續續符合條件獲得理賠,理賠累計時間最高為15年。)


raw-image


其他的年期方案,各位有興趣可以自己試算一下。


接著,投資人應該都會想到另一個方式,如果我把繳保費的錢拿來自己投資,20年後能不能自己給付自己的長照費用呢?


我就以30年期年繳保費$28,263為例,若每年存下這筆保費並投入你所規劃的股債配置,假設投資30年後的年化報酬率為7%,30年後總共可以累積到285.6萬元,這筆錢若同樣要用來支付每個月3萬元的長照理賠費用可以用多久呢?


raw-image


這筆錢如果放在銀行不生利息,每年領出36萬元,最多8年以內就會用盡了。如果本金繼續放在可以產生4%現金股利的資產裡,每年一樣領36萬元,這筆資金可以用多久呢? 答案是9年後就快用完了,就算是5%的現金股利也撐不到10年,計算請參考下表。


raw-image


所以如果是自己將保費用來做投資,也只能給付8~9年的費用,而保險公司可以給付最多至15年,而且自己的投資還有很多前提,譬如年化報酬率要有7%以上,中途不能停下或挪作他用,每年都會如實存入該筆金額進行投資。如此看來,用同一筆錢自己投資的準備方式並不划算,唯一划算的情況就是沒有發生失能需要長照的情況,那這筆錢就可以留給小孩,或是在很後期挪作退休金使用。


基於以上幾點考量,光從數字上計算,這個長照險似乎還算划算,而且我還沒有計算保險公司每年會多2%的理賠金額。但我們要考量的點應該不只是數字,而是實際可能的需求。


我們考量幾種情況(同樣以44歲投保考慮):



  1. 剛投保幾年就符合理賠狀況:人生上最不幸,金錢運用上最划算。繳幾萬塊的保費就換到最高600多萬的理賠,超級划算的一筆投保。
  2. 投保滿26年,在70歲時符合理賠狀況,理賠10年:繳了75萬的保費,總理賠金額是428.4萬,於人生需要時有用到,還算划算。
  3. 投保滿30年,離世前都沒有用到:繳了85萬的保費,沒有符合理賠情況,應該算是幸運的人生,繳掉的保費也等於少掉了285.6萬的退休金,如果你退休時的退休金有超過3千萬,那少這10%的退休金機會應該也還好。
  4. 可不可以自己準備? 退休金夠用嗎? 前面的計算結果,用同等保費來存可能的長照金額,應該是不夠的。



但有一點必須要在強調一次,就是長照險的理賠條件,必須符合以下其中一種。


理賠條件:

  1. 失能:衣, 食, 起居, 移位, 沐浴, 如廁, 以上有三項以上無法自理(參考巴氏量表)。
  2. 失智:人時地有兩樣無法辨識(CDR量表單項達2分以上)。
  3. 全殘:雙目, 雙手, 雙腳, 其中2樣失能, 譬如一眼一手(完全失能等級)。

而且未來新的保單,理賠條件也可能會變動,詳細理賠條件與細節,請直接詢問你的保險業務員。


衣, 食, 起居, 移位, 沐浴, 如廁, 以上有三項以上無法自

衣, 食, 起居, 移位, 沐浴, 如廁, 以上有三項以上無法自


巴氏量表片段DD

巴氏量表片段DD

CRD表片段

CRD表片段

完全失能條件

完全失能條件



有些人可能會誤以為只要行動不便或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就會啟動長照險理賠,這是錯誤的想法。你必須要符合保險公司的理賠條件:全殘、失智、或是失能其中之一種情況,才能獲得理賠,至於理賠的可能性有多高,各位請自行判斷,未來就是無法預料無法計算。


這長照險比其他失能險的理賠範圍更廣,除了因雙目、手、腳失能以外,只要符合以上敘述的失智或其他失能狀態也都可以理賠。


以上是我對於長照險的想法,若有資料錯誤是想分享不同觀點的,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喔。


網友補充解釋


補充一:

長照跟失能標準是不一樣的,勞保失能等級是15級221項,商業失能等級是11級80項,長照是六個狀態需符合三種。


簡單說,商業失能等級涵蓋大部分的勞保失能相同性很高,失能是經核定且理賠後就開始啟動且不需要後續再開立診斷書,長照必須每年回診開立巴氏量表有符合才能繼續領長照金。舉例:氣切患者,可以食衣住行浴廁方面,除了不能吃固體食物以外,其他都能自理,在長照就不符合,可是失能卻是全殘理賠,保險本來就是買一個風險管控的概率,險種各有長項。


補充二:

因神經障害導致失語、失認、失行的狀態,如阿滋海默氏症造就了常常忘了自己要去哪、要做什麼事情、醫生開了診斷書、且終身無法再從事工作、就適用第三級(失能表神經類第三級-中樞神經系統機能遺存顯著障礙、無工作能力為維持生命必要之日常生活活動尚可自理者。


文章中的失能是長照要符合巴氏量表、六項符合3項、或分數大於兩分、且每半年(或一年)都要鑑定ㄧ次、而失能險不用每半年鑑定、差別後者診斷到1~6級保費不用再繳了、只是很多銷售不做過度的解釋。


補充三:

失能險與長照險的理賠判斷標準不同,一般人無法預期哪一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比較高,所以不能說哪一種險比較好,主要還是要考量你現在的家庭狀況比較需要甚麼,兩種險種的出發點不同,是需要一筆錢彌補無法工作的收入來源呢? 還是一筆錢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也想留意長照險,似乎很多70歲以後都不保。但以家母來說,家母失智發現時已經74歲。 於是就想,如果我43歲保30年,但74歲鑑定失智,豈不是白做工?長照險是不是晚一點再開始保比較好? 就如您寫的,建康年齡是71歲,我們需要的保險不就是希望能在建康年齡到平均壽命結束的這些年有更多保障?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3
保險基本上應該是越早投保保費越低,但就我知道的長照險應該都是保障終身的,您指的應該是保險公司不接受投保了,因為年紀太大,我印象中文章說的保險只接受到好像55歲還是60歲以前可以投保。 如果您越晚保,保費可能會貴到根本買不下去,保險公司都精算過這些理賠率跟費用的關係了,如果有這方面需求,特別是有相關的家族遺傳史,建議您還是找保險業務員詢問評估一下。
劉穎中-avatar-img
2022/03/02
寫的很不錯 但長照是每年需回醫院評估而不是半年。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2
謝謝您的補充,半年的資訊是網友補充的,可能各家保險公司規定不同? 我再將您的意見補充上去 :)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88會員
386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8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22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第一種:壽險 - 留愛給家人 壽險是一項常被忽略的重要保險,特別是如果你有家人或其他依賴你的人。當您離開這世界後,這種保險會提供金錢給付給你的受益人,以幫助他們應對日常開支、債務和其他生活費用。 規劃的建議額度(簡易計算) = 你的年薪*10倍+身上的債務
Thumbnail
第一種:壽險 - 留愛給家人 壽險是一項常被忽略的重要保險,特別是如果你有家人或其他依賴你的人。當您離開這世界後,這種保險會提供金錢給付給你的受益人,以幫助他們應對日常開支、債務和其他生活費用。 規劃的建議額度(簡易計算) = 你的年薪*10倍+身上的債務
Thumbnail
在台灣該怎麼買保險? 台灣「人壽保險」沒有競爭優勢。台灣「醫療險」在費用上卻很有競爭優勢。預算有限時,在台灣建議只買定期壽險,最好鎖定20-30年期,保費預算透明度高。其他儲蓄險、生死合險,等預算充裕時再考慮。
Thumbnail
在台灣該怎麼買保險? 台灣「人壽保險」沒有競爭優勢。台灣「醫療險」在費用上卻很有競爭優勢。預算有限時,在台灣建議只買定期壽險,最好鎖定20-30年期,保費預算透明度高。其他儲蓄險、生死合險,等預算充裕時再考慮。
Thumbnail
取名字這件事情真的滿重要的 終身+醫療=終身醫療 這商品名稱給人的感覺就是 終身:繳費完之後就一輩子有保障 醫療:轉嫁醫療風險 合計:轉嫁一輩子的醫療風險 但...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取名字這件事情真的滿重要的 終身+醫療=終身醫療 這商品名稱給人的感覺就是 終身:繳費完之後就一輩子有保障 醫療:轉嫁醫療風險 合計:轉嫁一輩子的醫療風險 但...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定期險後期保費很貴,老了沒有工作了繳不起怎麼辦? 這個問題大概是我在行銷上最常遇見的問題 我們受的教育很自然而然的都會叫我們用選擇題做抉擇,而不是訓練我們一個獨立思考的模式,分析哪個方法比較好/比較差,進而做出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 在規劃保險也是,例如: 買終身險vs買定期險
Thumbnail
定期險後期保費很貴,老了沒有工作了繳不起怎麼辦? 這個問題大概是我在行銷上最常遇見的問題 我們受的教育很自然而然的都會叫我們用選擇題做抉擇,而不是訓練我們一個獨立思考的模式,分析哪個方法比較好/比較差,進而做出對自己更有利的選擇 在規劃保險也是,例如: 買終身險vs買定期險
Thumbnail
面對退休生活的醫療支出,保險經常會成爲大家討論的選項之一,尤其是近幾年來備受矚目的「長照險」。
Thumbnail
面對退休生活的醫療支出,保險經常會成爲大家討論的選項之一,尤其是近幾年來備受矚目的「長照險」。
Thumbnail
最近與一位在保險業服務的朋友閒聊,他跟我談到長照險的重要,於是我請他介紹一下。大致的內容如下,我知道版上也有不少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如果有錯誤的地方請不吝指出,或是有任何想法要補充,歡迎留言。 以下是○○○○的長照險說明: 理賠條件: 失智:人時地有兩樣無法辨識。 費用(以44歲為例):
Thumbnail
最近與一位在保險業服務的朋友閒聊,他跟我談到長照險的重要,於是我請他介紹一下。大致的內容如下,我知道版上也有不少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如果有錯誤的地方請不吝指出,或是有任何想法要補充,歡迎留言。 以下是○○○○的長照險說明: 理賠條件: 失智:人時地有兩樣無法辨識。 費用(以44歲為例):
Thumbnail
2025年起邁入超高齡社會,投長照險為人老體衰時有足夠的資金負擔長照支出,不會拖垮兒孫的經濟。評估自身需求為自己或親人選十大人氣長照險,以及注意「免責期」。
Thumbnail
2025年起邁入超高齡社會,投長照險為人老體衰時有足夠的資金負擔長照支出,不會拖垮兒孫的經濟。評估自身需求為自己或親人選十大人氣長照險,以及注意「免責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