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其實不差-電影🎬超難搞先生

活著其實不差-電影🎬超難搞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raw-image

你會用什麼態度來跟難搞的鄰居相處?

你會對獨居個性尖銳的鄰居給出多少關心?

從好意用來敦親睦鄰的食物,牽起鄰居太太瑪莉索一家人跟難搞先生Otto的陪伴之情,看起來多事的瑪莉索,讓喪偶後一心想結束生命的難搞先生,慢慢感受到活著其實不差


從瑪莉索做的食物-Otto嘗到美味也嘗到關心,

從教瑪莉索開車時-因為後車對新手學開車的瑪莉索不煩煩,Otto大罵對方"她正在學開車,你不必學開車嗎?"

以及當瑪莉索說自己開車遜斃了, 他回"you are learning!"雖然態度不是溫暖的,但背後的意思是鼓勵, Otto對瑪莉莎說: 你生過兩個孩子,現在要有第三個了,你從那麼遠的國家來,學了新的語言,把整個家照顧得好好的,這世界那麼多笨蛋都能學會開車,你也可以,你不是笨蛋"

我對這段場景的對話很有感受,我們常常在學習新事物時,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或自我批判自己做不到,但其實我們只是在學習啊!很簡單的道理,卻也提醒了現在也在學習的我,放掉無所謂的自我批判

而從這段,Otto或許感受到其實自己有能力給別人些什麼

從不知哪裡來的貓,硬是待在Otto家,最後成了一起過生活的夥伴

從跨性別者馬爾坎告訴Otto,他的妻子是第一個沒有把他當怪胎的事,就似乎在提醒Otto,能為他人做的一點點小事,都可能讓人永記於心,而他的妻子曾經也這麼做

從幫忙瑪莉索顧家陪著兩個小朋友中,Otto曾經跟妻子也有期待過生兒育女, 但後來命運奪去還沒出生的小孩及妻子失去行走能力後,這成了不想去回想的過往,但隨著瑪莉索新生命誕生,Otto成了阿公,抱著新生命,他再次感受到活著能體驗到的美好

然後Otto開始加入社區鄰居這個大家庭,也喚起他心裡真正的自己,他其實是個心裡溫暖擁有很多愛的人,但因為摯愛的離世及感受到某些人的惡意及生命的不友善,心裡開始築起牆,跟人保持距離也是一種想要保護自己的人之常情.

電影後段Otto決定幫鄰居好友安妮塔及魯本保住了房子,他對魯本說自己是笨蛋,只糾結於自己的煩惱,不再為別人著想,他找到把人生繼續下去的力量


我想人生中很多時候我們都面對著求而不得,甚至生無可戀的時期,因為各種原因,心裡的痛苦的黑洞已經大到把人吞沒,心中求的只有不想讓痛苦繼續,但生命往往不是只有痛苦,也有那麼一些些美好,若能有人願意在某些困難時刻陪在我們身邊,是不是一切都能經歷的不那麼痛苦一點點呢?甚至能讓我們想起來,曾經有過的時光,是不是就能長出一點點的力量.

avatar-img
騷人墨客的沙龍
15會員
31內容數
我是Eve, 很熱愛學習 在這裡談談生活及職涯諮詢和相關的觀察,工作在人的一生中,佔據了很多時間,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快樂且充實的生活,而生活的一部分跟工作牽連一起,希望能陪伴仍在尋找方向的你們,寫出自己的故事。 also,我也是個芳療愛好者,把閱讀當成生命中很重要的事:)能跟大家分享交流是很開心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騷人墨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中感到焦慮、壓力大的你,不妨透過香氣療癒,找回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文章推薦幾款舒緩情緒的精油,例如薰衣草、佛手柑、岩蘭草和大西洋雪松,並說明其功效與適合對象。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接納」,探討如何接納生活中不如意及負面情緒。作者以海洋和浪的比喻,說明我們如同海洋,可以接納所有波瀾起伏的情緒。文中強調我們生而完整,不需依賴他人填補缺失,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與付出。此書適合不同人生階段的人閱讀,引人深思並帶來內在平靜。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Stutz)是一部深刻的紀錄片,探討Jonah Hill與治療師Phil Stutz的對話,並介紹Stutz的獨特療癒工具。本文結合電影與Stutz和巴瑞.麥可斯合著的書籍《逆轉無力感的情緒修護工具》,探討電影中關於人生痛苦、不確定性和持續努力的哲學思考。
在職場中感到焦慮、壓力大的你,不妨透過香氣療癒,找回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文章推薦幾款舒緩情緒的精油,例如薰衣草、佛手柑、岩蘭草和大西洋雪松,並說明其功效與適合對象。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接納」,探討如何接納生活中不如意及負面情緒。作者以海洋和浪的比喻,說明我們如同海洋,可以接納所有波瀾起伏的情緒。文中強調我們生而完整,不需依賴他人填補缺失,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與付出。此書適合不同人生階段的人閱讀,引人深思並帶來內在平靜。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Stutz)是一部深刻的紀錄片,探討Jonah Hill與治療師Phil Stutz的對話,並介紹Stutz的獨特療癒工具。本文結合電影與Stutz和巴瑞.麥可斯合著的書籍《逆轉無力感的情緒修護工具》,探討電影中關於人生痛苦、不確定性和持續努力的哲學思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