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也花錢,活在當下也儲存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40歲前的我,生活多少是壓抑的;

40歲後的我,生活終於是解放的。


理解生活,也抱怨生活,偶有負面情緒卻也能其中慢慢自我調適,最後找到自己覺得舒服的狀態。


年輕時,因為對金錢的焦慮,讓我對金錢有莫名的執念,認為存錢就是存未來。


然,從青年到中年這一段路,也體會生命的美好與脆弱,所以進入中年後的我,重新選擇這樣子的路線「存錢也花錢,活在當下也儲存未來」。


金錢的目的,其實不僅是生活的安穩,還有給自己跟家人幸福。

活在當下,好好花錢,如果當下能讓你快樂的事物,在衡量能力後覺得餘裕的空間,思考後再做出購買的決定。


儲存未來,對生命的看法來自周遭生活的刺激,基於對未來負責,我們還是有一定比例的金錢存下來,這樣子才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舉例,我希望存錢也希望帶家人去旅行,今年的家庭財務目標是存下20萬,實際上你可能超額達成存下22萬塊錢,我的選擇會是存20萬後,把2萬塊錢做一個運用,例如暑假時全家人來場熱血的環島之旅,或者在淡季時找優惠飛往離島小旅行。


生命是美好的,我們珍惜它,偶爾負面的情緒,我們也接受它;

生活是幸福的,我們感受它,偶爾不順的折挫,我們也面對它。


把自己的生活,活成好故事

avatar-img
17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茉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打從我兒子有資產後,偶爾因為外出現金不夠,我跟兒子周轉一下,通常1到2天內我就會把錢還給孩子。 咦,不是妳的孩子,錢也要算這清楚嗎? 因為信任感,孩子願意把自己的錢臨時性借給爸媽,那麼這筆錢就是屬於孩子的財產,借用時,本來就應該要歸還。 假設是集資購買東西,孩子說他也要參一腳,我先
回想我們在孩子這個年紀,是不是也跟他們做一樣的事情呢? 我媽把一輩子的希望都寄託兒女,總抱著孩子能出息的期待,但是兒女回報給她的卻和期待背道而馳,那時,他們也是希望孩子能體會父母的苦心。 然,被保護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沒有經歷過父母的過程,真的很難做到理解父母這件事,我是當了父母才開始理解父母。
在最初沒有固定零用錢的階段,採用做1件事情可以累積1點,10點可以換10元,後來孩子變成只要做事情就會跟大人索取報酬,我當時想了想,覺得這樣子的方式只能適合在初期使用。 於是調整為周薪,一個禮拜5塊錢慢慢調薪變成10元,再轉換為月薪50元,現在則是100元。 #初期的項目就是鼓勵孩子自理
早上的菜市場大概12點左右就會收攤,11點半走過去,很多攤商都會「便宜賣喔!」 禮拜六的戰果: 原價150雞肉>100 原價小盒豬腳80>2盒130 原價半熟食透抽100>3盒200 黑糖饅頭10個>70,買回家先放冷凍,2個孩子能吃好幾天。 14顆蘋果200,不小顆也不大顆,水果攤25
打從我兒子有資產後,偶爾因為外出現金不夠,我跟兒子周轉一下,通常1到2天內我就會把錢還給孩子。 咦,不是妳的孩子,錢也要算這清楚嗎? 因為信任感,孩子願意把自己的錢臨時性借給爸媽,那麼這筆錢就是屬於孩子的財產,借用時,本來就應該要歸還。 假設是集資購買東西,孩子說他也要參一腳,我先
回想我們在孩子這個年紀,是不是也跟他們做一樣的事情呢? 我媽把一輩子的希望都寄託兒女,總抱著孩子能出息的期待,但是兒女回報給她的卻和期待背道而馳,那時,他們也是希望孩子能體會父母的苦心。 然,被保護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沒有經歷過父母的過程,真的很難做到理解父母這件事,我是當了父母才開始理解父母。
在最初沒有固定零用錢的階段,採用做1件事情可以累積1點,10點可以換10元,後來孩子變成只要做事情就會跟大人索取報酬,我當時想了想,覺得這樣子的方式只能適合在初期使用。 於是調整為周薪,一個禮拜5塊錢慢慢調薪變成10元,再轉換為月薪50元,現在則是100元。 #初期的項目就是鼓勵孩子自理
早上的菜市場大概12點左右就會收攤,11點半走過去,很多攤商都會「便宜賣喔!」 禮拜六的戰果: 原價150雞肉>100 原價小盒豬腳80>2盒130 原價半熟食透抽100>3盒200 黑糖饅頭10個>70,買回家先放冷凍,2個孩子能吃好幾天。 14顆蘋果200,不小顆也不大顆,水果攤25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生活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但你可以選擇成長。你想要的理想生活是甚麼樣子?今天閱讀的「最美好的投資」裡面談錢但更多談論的是幸福感。人生的重要資產是金錢、時間與健康,財務自由固然重要但是身心靈的富足更是重要...
Thumbnail
金錢的未來價值與我們的日常決策息息相關。透過了解複利與時間的力量,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讓現有資產增值。適度的通膨有助於經濟活力,鼓勵消費與投資,然而通縮則可能導致經濟停滯,進而影響年輕一代的財富累積與工作機會。當我們找到當下享受與長期投資之間的平衡,便能在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為未來財務自由打下堅實基礎。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會同意,賺錢是辛苦的,但有時存錢比賺錢更加辛苦,手上有一筆餘錢,看到想買的東西總是要天人交戰,到底要買下來犒賞自己,還是存下來為未來做準備,說是為了存退休金,但計畫跟意外不知道何者先來,還是先滿足自己好了? 很多人有類似的心聲,我知道越早開始存錢,我每個月須要存下的金額就可以比較
Thumbnail
"50歲不是結束,而是重新規劃未來的開始,現在投資,未來無悔。" 5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節點,無論是工作、家庭還是健康,都帶來新的挑戰和反思。特別是對於未來的退休生活,你可能開始擔心:「我存夠退休金了嗎?老後的生活能安心無憂嗎?」這些問題在夜深人靜時會變得格外清晰。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今年年初看了三本書,對我的三觀以及人生的選擇有所影響。 二本是勸人存錢的書,分別是"最強儲蓄體質:只要存下20萬,人生就會從此改變!","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 有一本則跟前面二本不同的是叫人要存體驗的,書名叫做"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他是勸說人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存錢,人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用在把你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生活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但你可以選擇成長。你想要的理想生活是甚麼樣子?今天閱讀的「最美好的投資」裡面談錢但更多談論的是幸福感。人生的重要資產是金錢、時間與健康,財務自由固然重要但是身心靈的富足更是重要...
Thumbnail
金錢的未來價值與我們的日常決策息息相關。透過了解複利與時間的力量,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讓現有資產增值。適度的通膨有助於經濟活力,鼓勵消費與投資,然而通縮則可能導致經濟停滯,進而影響年輕一代的財富累積與工作機會。當我們找到當下享受與長期投資之間的平衡,便能在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為未來財務自由打下堅實基礎。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會同意,賺錢是辛苦的,但有時存錢比賺錢更加辛苦,手上有一筆餘錢,看到想買的東西總是要天人交戰,到底要買下來犒賞自己,還是存下來為未來做準備,說是為了存退休金,但計畫跟意外不知道何者先來,還是先滿足自己好了? 很多人有類似的心聲,我知道越早開始存錢,我每個月須要存下的金額就可以比較
Thumbnail
"50歲不是結束,而是重新規劃未來的開始,現在投資,未來無悔。" 5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節點,無論是工作、家庭還是健康,都帶來新的挑戰和反思。特別是對於未來的退休生活,你可能開始擔心:「我存夠退休金了嗎?老後的生活能安心無憂嗎?」這些問題在夜深人靜時會變得格外清晰。
一直以來沒有思考過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不知道金錢留不住的原因在哪? 你從未檢視過消費習慣,或嘗試思考過卻找不到貓膩? 沒有深入思考過自己與工作的關係,不知如何開始? 你已經很努力賺錢卻永遠靠近不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跟錢好好相處》,從你的錢怎麼來,到你的錢怎麼去,都有全面性的檢討,他適用任何人。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安穩的生活,我想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沒有人到老了還要為了💰來煩惱。人到了一個年紀階段都會想放下身邊事物,好好放鬆去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想去外面世界去看看,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好好沈澱自己的心態,面對未來的日子。有時候常常會想人為什麼而活著,我到底在現實還是夢中。如果真的是夢,那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快給我醒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今年年初看了三本書,對我的三觀以及人生的選擇有所影響。 二本是勸人存錢的書,分別是"最強儲蓄體質:只要存下20萬,人生就會從此改變!","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 有一本則跟前面二本不同的是叫人要存體驗的,書名叫做"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他是勸說人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存錢,人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用在把你
Thumbnail
我站在40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回顧著自己一路走來的成長和轉變,深感人生多姿多彩,每個階段都讓我成長。無論怎樣匆匆流逝,人生始終屬於我自己,記錄著夢想和足跡。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這就是我想對自己說的。未來的路還長,但屬於我的人生旅程永遠繼續,我正在活著,歡迎開啟新的一天,繼續我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