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看了三本書,對我的三觀以及人生的選擇有所影響。
二本是勸人存錢的書,分別是"最強儲蓄體質:只要存下20萬,人生就會從此改變!","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
有一本則跟前面二本不同的是叫人要存體驗的,書名叫做"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他是勸說人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存錢,人活著的目的就是要用在把你的錢在死前的那一刻用光。盡量把你的人生使用在創造體驗,因為你存了再多,你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你能帶走的只有滿滿的這一輩子的回憶,以及跟家人的共享時光的回憶。
看上列這兩種書有時會不小心被洗腦,比方說叫你存錢的書,就會叫你不要亂花錢,要先存第一桶金,存了第一桶金之後要開始投資。這就是固定的模式,這個模式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會提出這種模式的人(或是寫這種書的人),他們通常都是很省的很會存錢的人,像我身邊也有很多這種朋友,他們的人生目標就是要存退休金,所以他們的共通點就是身上存了一大筆錢,但是他們的生活卻是相當的內卷跟單純。
而我身邊也有生活過得多彩多姿的那種人,她們其實賺得不少,也因為賺得不少所以很享受生命,像這類的人共通點就是沒什麼存到錢,因為他們把每個月賺的錢都用在吃喝玩樂跟生命的體驗上了,我沒有說這是不好的,因為這都是個人的選擇。
"最強儲蓄體質:只要存下20萬,人生就會從此改變!"跟"30歲開始理財不焦慮"二位作者分別是日本人跟台灣人,不能否認的是這些接受過儒家思想的東北亞人很愛存錢也很愛買房,這是相同的文化背景。而且這二本書的作者背景都很像,都是單身男子背著學貸,所以他們出了社會之後的人生第一個目標就是還學貸,以及過著斷捨離的生活,他們不太交際應酬,過著這樣無欲的單純生活,所以有辦法自信滿滿的把錢存下來。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的作者是位美國人,他本身是一個投顧專家,本身己經是有著一大筆資產而且賺錢也很快的美國人,對於美國白人來說他們比較處於社會的菁英地位,所以他們花錢的態度跟東北亞人相當不同,他們比較不在意欠債,他們在意的是人生的體驗價值。
各個民族對錢的不安全感的意識是不同的,所以才會造成為價值觀的不同。對我們亞洲人來說要存第一桶金要花好久的時間,但是對西方白人社會來說,他們的最低薪資就隨隨便便一桶金了。
而西方都會有那種GAP YEAR,但是台灣人哪有可能,如果我們有一年的GAP YEAR,對我來說不如先去賺錢存錢,哪有時間玩吶。
但是這樣就失去了在人生最青春最單純的時光裡,失去了用初心去體驗世界的可能性,對於現在中年的我來說才有餘裕去參訪世界,但是我也失去了用最初心去參觀世界去旅行的機會了。
我看完了這兩類書之後自己的結論是,錢也要存,體驗也要去品嚐;做好財務的分配後,去追求平衡的人生。
不要因為想要存錢就把自己的人生寶貴時間都花在賺錢,但也不要因為想要體驗人生而把自己努力賺來的錢給梭哈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體驗而不是為了存退休金,但是為了要體驗人生所以才要用錢來讓自己存活才能體驗更多。
因為要存錢而不能喝拿鐵的人生太痛苦了,我們要的是在可以爽爽過日子的情況下還可以存到錢,存到一筆固定的錢之後,還可以體驗人生,照顧到身邊的人。
現在的社會有很多的價值觀,也會因為各種價值觀而產生出不同的書籍,我們不能看了一本書就完全認同這本書的觀點,我們要從不同觀點的書當中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來實施。我看了存錢的書,覺得存錢是很好的,但是不要因為存錢而造成你什麼事都不敢做,怕因為要花錢而失去了很多人生的體驗跟夢想。人生很短,以及你現在一定是最年輕的,在最年輕的時候去做那個年紀可以體驗的事,才算值得。有些體驗在該體驗時一定要去體驗,有時候年紀一過就體驗不到了。像是澳洲的打工度假我就肯定是做不到了呀!因為我的年紀己經過了。
但是失去的就是失去了,我沒有辦法去悔恨我失去的東西,悔恨也沒有用,那都是沉沒成本;不如好好的賺錢存錢,有機會體驗人生我就不放過,這樣才不會後悔自己來到地球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