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問,面對人生倒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主學習——10個培養孩子提高學業品質的超強學習法〉——石田勝紀

再次細讀,驚覺這本書不止寫給孩子,雖然書名是超強學習法,提供了許多在學習上可以讓大腦不斷升級的方法,就像手機更新軟體一樣,透過提問,讓大腦優化也更有利於學習。這是這本書受用的地方。

但當你以自身經歷套入時,會發現,職場上也一樣可以受用,因為我們必須讓大腦在思考的狀態,直觀感受、反觀反思,工作狀態其實跟學習一樣,或許沒有了拼升學的壓力,但卻有了在社會上生存的壓力,或許說得有些浮誇,但當自己深刻經歷過不公不義卻能力不足以反擊時,才發現平時自己仍是太少於思考。

最近經歷職場上的法律風暴,關於教師的工作權、關於校方能不能無故解聘教師,雖然在這起事件當中,我並非遭到不合法對待的當事教師,但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旁時才深深了解到自己對於法律知識有多麼的不足,身為教師多年竟沒有好好讀清楚教師法的法條,等到事情發生時才來慌張與不知所措,深深感受到這樣的態度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們理應對於自身權益有充分的了解與認識,才得以在需要用到時能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保障自己的權益,減少發生被有心人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倒灶事。

溫水煮青蛙

人人都想過得安逸,希望工作生活平順,但事實是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如自己所願,例如身為私立高中教師,明知少子化已經是趨勢,招生勢必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會面臨到困難,且現下狀況是全台已經陸續有幾所學校面臨必須退場的窘境,說實在,身在類似情境的工作環境,我們早該有問題意識,但卻因為眼前的招生沒有問題而覺得這件事不會那麼快發生在我們身上,但天算不如人算,除了招生問題,還會有人事的問題,因此懈怠的想法就像是溫水煮青蛙,等到煮熟時才發現早已要任人宰割了。

於是就會思考到,當哪天不得度離開原本安逸的工作時,我有沒有能力可以馬上為自己找到下一個出路?也反省著,安逸度過的這些年,有沒有讓自己持續在學習,讓自己的能力、競爭力持續提升?最後是,若能在事態下有所警覺,能多思考各種可能性,我想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保護。

對每件事抱持疑問

關心時事、趨勢、身邊的事、自己身上的事⋯你不會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麼,但能有自己的底氣才能應付外界的變化。

為什麼?

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遇到這個困難?

提出為什麼,強迫大腦開始思考。

有什麼想法?

針對事件有什麼看法,以及別人的看法是什麼?

我可以怎麼擷取他人的想法不去影響自己的想法?

遇到事情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但通常是以自身立場為出發點,這時是最容易人云亦云的時候,更需要釐清自己的觀點。

該怎麼做比較好?

有沒有前例?別人遇到時都是怎麼處理的?

同樣情境若套在自己身上,別人會怎麼做?而我會怎麼做?

總而言之,重點是什麼?

對我而言,我做在意的是什麼,我做的決定是出於理性還是被情緒給左右?以及這個決定能符合自己的想法嗎?

真是如此嗎?

釐清事情的真相原委,才有辦法真正做出判斷。

經歷學校的事件,換個角度想,也是讓我提前思考接下來的人生走向,雖然這個思考真的持續了好長好長的時間。若停滯不前可以繼續安逸,但你無法保證可以安逸多久,若提前做好準備,那自己可以掌控的的狀況也就更多了,透過提問,強迫大腦思考,人的大腦很容易處於偷懶的狀況,可以舒舒服服的何必自找困擾?但人生許多事並非能那麼順遂,有時不如意時也未必就是倒霉事,也可能是一個讓自己可以突破的訊號。

歡迎收聽~

歡迎收聽~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說


avatar-img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記得這本書是在六年前肚子裡懷著女兒時買的,當時就有聽過『胎內記憶』這個詞,但不是很確定是什麼意思,這本書的作者池川明是日本知名婦產科醫師,他深入訪談了三千多組的親子,發現有百分之33的孩子都回答『有胎內記憶』…
人的一生中有三次叛逆時期,分別是2-3歲、7-9歲,以及青少年叛逆12-18歲之間,叛逆時期會出現許多父母看似無法溝通的行為,其實都可視為孩子們開始重視個人的主控權並且試圖奪回主權的表現,因此也容易在這時候發生親子衝突,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書中提出的關鍵問題很有趣,也是我們在求學階段人人心中都曾經有過的疑問,那就是:同一個班級裡不論如何總會有成績高下之分,那為什麼上一樣的課、讀一樣的書,有些人的成績就是名列前茅,有些人就是怎麼都追趕不上呢?
工作時都想著要放假,但真的放一段長假時卻會感到空虛?你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從小的學習過程中似乎對莊子的了解不太多,長大後才發現,莊子的話句句有感、句句扎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內心的自由與否操之在己。
我記得這本書是在六年前肚子裡懷著女兒時買的,當時就有聽過『胎內記憶』這個詞,但不是很確定是什麼意思,這本書的作者池川明是日本知名婦產科醫師,他深入訪談了三千多組的親子,發現有百分之33的孩子都回答『有胎內記憶』…
人的一生中有三次叛逆時期,分別是2-3歲、7-9歲,以及青少年叛逆12-18歲之間,叛逆時期會出現許多父母看似無法溝通的行為,其實都可視為孩子們開始重視個人的主控權並且試圖奪回主權的表現,因此也容易在這時候發生親子衝突,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越來越不聽話了!
學習怎麼來?從好奇而產生學習的慾望。年幼的孩子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每個小孩總是有十萬個為什麼, 若我們希望孩子能在將來的學習上有所成就、能夠熱愛學習這件事、十萬個為什麼不要只在年幼時出現的話,從小培養起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就十分重要了!
書中提出的關鍵問題很有趣,也是我們在求學階段人人心中都曾經有過的疑問,那就是:同一個班級裡不論如何總會有成績高下之分,那為什麼上一樣的課、讀一樣的書,有些人的成績就是名列前茅,有些人就是怎麼都追趕不上呢?
工作時都想著要放假,但真的放一段長假時卻會感到空虛?你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從小的學習過程中似乎對莊子的了解不太多,長大後才發現,莊子的話句句有感、句句扎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內心的自由與否操之在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建立主動提問的好習慣,可以幫助人際關係更和諧,並使生活更加精彩。教會他人如何解決問題,能讓他們增加自信且珍惜得來不易的事物。
Thumbnail
因為特價才買的書,因為我跟另一本「精準思考」搞混了,然後這本書算很標準的日本人科普書,也就是說,會有大量的重複內容……總之,日本科普書我通常評價不會太好…… 這本也是如此,我是說,就內文編輯或呈現方式,不過資訊內容又是另一回事,基本上這本書有其實用性,或者說,正好符合我的需要。 簡單說,因問年紀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我受現代教育遺毒太深了!當別人請教我問題時,我總是會先從前因後果幫對方分析、為對方講述該去思考的問題點,希望循循善誘、教導對方釣魚技術,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人~WTF!這完全是錯的!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建立主動提問的好習慣,可以幫助人際關係更和諧,並使生活更加精彩。教會他人如何解決問題,能讓他們增加自信且珍惜得來不易的事物。
Thumbnail
因為特價才買的書,因為我跟另一本「精準思考」搞混了,然後這本書算很標準的日本人科普書,也就是說,會有大量的重複內容……總之,日本科普書我通常評價不會太好…… 這本也是如此,我是說,就內文編輯或呈現方式,不過資訊內容又是另一回事,基本上這本書有其實用性,或者說,正好符合我的需要。 簡單說,因問年紀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我受現代教育遺毒太深了!當別人請教我問題時,我總是會先從前因後果幫對方分析、為對方講述該去思考的問題點,希望循循善誘、教導對方釣魚技術,成為一個能獨立思考、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人~WTF!這完全是錯的!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